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 正向深度和广度挺进

2011-10-25 22:38:00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科学发展观;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工作者;文化人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提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发达国家面临着许多难题,发展中国家面临难得的新机遇,进入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今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吉林调研时强调,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繁荣的重要时期。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发达国家面临着许多难题,发展中国家面临难得的新机遇,进入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而中国现阶段,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已到了释放巨大能量的关键时期。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而只有通过更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文化才能真正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它是典型的“朝阳产业”,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只有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资本更强大力量的时候,经济发展才能进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因此,中国此时,已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繁荣的十分关键的时期。

  可喜的是,文化体制改革日益受到了高层的重视,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并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值此六中全会召开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其实已经迈出了关键的步伐,正在向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挺进!

  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当时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文化的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发展的重点议事日程,十六大以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更明确,任务更清楚,意义更明晰。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大胆试点,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通过改革实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改革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推进改革的办法也更细致,采取的步骤也更具体。特别是第一次将文化分成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从宏观目标上为整体的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这是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需要,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所作出的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有利于在文化体制的改革中正确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有利于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既能从宏观上加强对文化发展的管理,又能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的推进,既有利于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提高管理水准,又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多出文化成果。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和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系统阐述,更加突出了文化建设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文化建设被定位为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又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文化保证。这无疑为文化体制改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决定》还具体明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既要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具体说明要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此外,《决定》分别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的文化单位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强调前者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国家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后者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强调要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体制;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首次以中央正式文件的形式明确写入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提法,这说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明确目标。《决定》指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强调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抓紧制定文化发展纲要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005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最高层下文,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点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从政策方针上指明了方向,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提出明确的目标。2006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前一阶段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新确定了全国89个地区和170个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这使文化体制改革在更广的范围推开,稳步改革的成功经验让决策高层有理由有信心有科学的举措推进全面的改革。

  2006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十一五”时期的文化发展,从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实施基本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阐述,这是对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科学的战略部署。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报告代表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特别是第一次阐述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观点,把文化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旨在开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局面。

  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重要产业振兴规划,也是文化产业首次进入国家的宏观规划,它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随后,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创业板上市申请获证监会批准通过,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文化产业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无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今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今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吉林调研时强调,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促进繁荣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责任,深刻认识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意义,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许共城 中国文化研究方面的学者,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新闻中心-中国网)

魏鹏

editor

更多

 
 
 
我要评论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