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低俗困扰微博健康发展

2011-08-31 18:53:00     作者:    来源: 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微博 粉丝 乱象 铁观音茶叶 名人
[提要] 为了迅速吸引大量粉丝,不少所谓“草根牛博”或利用多个账号互相转发炒作,或忽略版权,海量转载他人原创作品。

  【乱象三】“粉丝”也能当商品 “僵尸粉丝”造泡沫

  (核心网事)网友王子林告诉记者,上微博总是碰到“花钱买V”、“要求互粉”的现象,一些明显是“僵尸粉”,这些“僵尸粉”拥有一张美女头像、一个琼瑶式昵称、“白领”职业信息也很诱人,但除了发布一些转载的信息外,没有任何原创。

  其实,一些博主花钱加V、花钱“买粉”、要求“互粉”就是想抓人眼球、满足出名的虚荣心、或想小投入搞投资收益。

  “中国网事”记者电话采访了一家专门从事卖微博“粉丝”数量的公司。该公司人员介绍,他们卖的“粉丝”不像一般的“僵尸粉丝”,这些“粉丝”是有头像、博文、地址和职业等信息,还会自动发帖更新,跟真的“粉丝”几乎一样,具体价格是1000“粉丝”30元,2000“粉丝”50元,10000“粉丝”是150元,通过网银支付服务费用。

  该公司人员告诉记者,只需要一个软件和一个服务器就可以刷“粉丝”了,公司只提供刷“粉丝”服务但并不出售软件。

  (记者观察)国内微博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微博营销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同时也出现了虚拟“粉丝”的产业链,假“粉丝”制造了泡沫,使占微博绝大多数的普通用户体验下降。

  微博的确可以给企业带来便捷的营销渠道,但是单单追求“粉丝”数量背后的经济利益,通过发帖机或者是“网络水军”来操控微博,就会让微博营销的正面效果逐步淡化。在经历了一段“粉丝就是客户”的疯狂后,相信商家会注意到只有活跃用户才是真正的受众。

  (专家点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乐媛说,许多被冠以“微博营销”名义的公关公司将数以百万计的微博“粉丝”看作是精准广告投放的目标对象。从根上来讲,广告营销的利益是促使贩卖“粉丝”的真正原因,只有让用户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欺骗,相关微博网站从社会责任出发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的乱象才有可能改观。

余梁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