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2 14:29: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农村大众
记者 段新勇
回冠县老家过年,乡里乡亲坐在一起,谈起来总是哪家挣钱多,干什么能挣钱。这几年,老家经济发展得还不慢,村边大大小小也有了几个厂子;靠着邻近的轴承市场,不少人南下广东江浙,做起了轴承生意,其他的,能打工的出去打工,不能出去的在家也找零活干。有了想“富起来”的热情和实干,乡亲们的口袋里有钱了。
有了钱,就得花,尤其在过年的时候。
祖宗“坟前”花费多
老家过年,家家户户堂屋里都要挂家谱,摆上八仙桌,桌上摆碗筷上供。请来祖先,才能挂家谱;送走祖先,才能卷家谱。因此,大年三十上坟,恭请祖先回家过年;年后初三上坟,恭送祖先上天,这两件,是老家过年最重要的仪式。
前几年上坟,无论请祖先还是送祖先,烧点纸钱,点点爆竹,跪下磕头,到此结束,仪式顶多几分钟,简单得很。这几年上坟,花费多了。纸钱烧得越来越多,爆竹点得越来越长,加上大号的“ 二踢脚”,乒乒乓乓,烟灰四散,煞是热闹。村里一户较大的家族,由长辈率领长长的队伍上坟,都要指定几个年轻后辈点放爆竹。
以前春节上坟只是表示对祖先的怀念,现在却成了比谁家坟前声响大,响得时间长,有了点较劲儿的意思。
娱乐成了赌钱
出门拜年,和亲戚的亲戚们坐一起喝酒聊天。一位在座的长辈说,儿子闺女在外打工的工作的,都成了家,过年领着小孙子外孙回来,初一早上拜年,小孙子孙女也跪下磕头,站起来不走,看着你。抓把糖分分,人家不要。儿子虎了脸说,哪有给爷爷奶奶要钱的!这才明白昨晚忘了给压岁钱,现在小家伙是要钱的。赶紧让老伴开柜拿钱,二十五十拿不出手啊,就一百两百地给,掏这钱不心疼,倒是担心这么小的孩子拿那么多钱不牢靠啊。
以前给压岁钱,十块二十到了头;现在农村跟着城里的价,水涨船高,一百二百不算多。
除此之外,不少农户买烟花也不小气。在外做生意的,往往满载一车烟花回家。记者的一位朋友在广东开轴承门市,一年能挣二十几万,效益不错,年下光买烟花就花了两千多。按他的说法,这不算多,在外做生意,图个红火,年三十一个晚上就“ 放”几千块钱的,很正常。
农村娱乐少,过年大家凑在一起,喝茶聊天看电视,没别的事,年轻人一撮合,摆上了麻将、 扑克。 玩“清”的没劲,就带上钱。赌注有大小,输赢有多少,吆吆喝喝,几圈下来,几十、几百乃至上千块就流动了起来。赌还上瘾,记者看到,有的家里,表兄堂弟来拜年,说着话就挪到了牌桌上。 有的因为输赢起了争执,一吵一条街,确实有点煞风景。
手机话费“不差钱”
老家的手机越来越多。买手机得花钱。年纪大的就图个便宜、好用、结实,价位在三四百块钱的居多;年轻的就比牌子,比款式,价格过千的较多。
随着手机的普及,固话的收费标准在降,但村里固定电话还是用得少了,手机话费充值倒成了一项固定支出。拜年间隙,记者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民话费消费做了粗略统计,发现年龄偏大的农民手机话费少,一个月 30多元就够了。 越是年轻人手机话费越高。用手机上网下载音乐、图片,发彩信,玩游戏,聊天,这些“花样”让父辈目瞪口呆的同时,也提高了话费的额度。
事实上,农村手机话费也有让人看不懂的“猫腻”。记者的一位长辈,买了个“山寨机”,点开服务菜单,什么起(改)名字、看日子相关的“项目”还真不少。一不小心按错键,话费就被扣除了。农民很少上营业厅去查话费单,真不知道这钱怎么扣,更不知道为啥手机上还有这些“服务”。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