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推行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发展

2011-08-26 13:47:00     作者: 伍彧彧    来源: 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太钢 减排 饱和蒸汽 AOD炉 余压发电
[提要] 8月6日,在太钢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太钢集成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先后建成膜法水处理、焦炉废水处理、中水深度处理、酸再生处理系统等新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2%。这是太钢推行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向绿色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

  人民网太原8月8日电 (记者 伍彧彧) 8月6日,在太钢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工业冷却用水。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太钢集成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先后建成膜法水处理、焦炉废水处理、中水深度处理、酸再生处理系统等新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2%。这是太钢推行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向绿色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

  太钢还采用高新技术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日处理量达5.5万吨。同时,加快建设钢渣处理线,形成高炉渣、电炉钢渣、不锈钢渣等含铁原料和贵金属回收及尾渣制作水泥等建材的完整产业循环链;建成年产30万立方米的粉煤灰加气砼及2亿块蒸压粉煤灰标砖生产线,所生产的粉煤灰加气砼砌块比传统墙体材料节能65%以上,并被用于世博会山西馆外墙建设,实现了对工业固废的有效利用。

密闭管道输送

  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钢铁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董事长李晓波认为,作为山西省最大的工业企业,又是一个地处省会城市的内陆型钢厂,必须树立以低碳、绿色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增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决转变发展方式。太钢确立了“1124”绿色发展模式,即树立一个理念(钢厂与城市是和谐发展的“共同体”理念)、确立一个目标(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依靠“两个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拓展“四大功能”(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绿化美化),走出一条内陆型钢厂与中心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让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成为太钢新的发展方式、新的效益增长点和竞争力。

  结构调整过程中,太钢高起点实施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淘汰了所有的旧焦炉、小高炉、小电炉及落后冶炼、轧钢装备,建成当今世界工艺技术最先进的7.63米焦炉、450平方米烧结机、4350立方米高炉、160吨超高功率电炉、180吨AOD炉、180吨转炉、180吨LF炉和板坯连铸机、2250毫米热轧、宽幅不锈钢冷轧生产线,实现了工艺技术装备的集成创新和升级换代,实现了全流程工艺技术升级和主体装备的大型、高效、节能和环保。同时,太钢敢于争先,在节能环保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第一。率先建成国内第一座7.63米焦炉、焦炉煤气脱硫制酸和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建成全国处理能力最大的膜法工业污水处理工程,率先接纳城市生活污水和中水。目前正在建设中国第一个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制酸项目,该项目建成后,烟气脱硫率可达95%,年可减少SO2排放1.5万吨,减少NOX排放1800多吨,制备98%的浓硫酸2.2万吨,综合效益显著。

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

  太钢加快推进制造过程二次能源转换,全流程全方位回收余能余热,重点实施了焦炉干熄焦发电、焦炉煤调湿、焦炉煤气脱硫脱氰制酸、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CCPP)、高炉煤气余压(TRT)发电、饱和蒸汽发电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和措施,实现了生产全过程各种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目前,二次能源回收206.54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45%。其中余热、余压发电总装机容量185Mw,年发电量9.5亿Kwh,占总用电量的23%。节能减排项目每年可增加产值16.7亿元,增加效益5.5亿元。

  2000年以来,太钢以“拆旧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为手段,以“增绿、先绿”为目的,开展了大规模的厂容环境整治工作。特别是配合新不锈钢系统工程建设,坚持新建项目绿化工程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步建设的原则,彻底整治现场,扩大绿化空间,同时,充分开发空间资源,向空中要绿,构建公路、铁路、能源介质管网三个绿色廊道,合理配置乡土树种,形成了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营造了“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绿树环绕厂房”的生态景观效果。目前,太钢绿地率达34.4%,绿化覆盖率达39.4%,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园林化工厂。最近,太钢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高炉矿渣超细粉生产线

  2000年至2009年,太钢累计投资63亿元实施了101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2009年,吨钢综合能耗559kg标煤,比2001年的991kg标煤降低了43.12%;吨钢耗新水2.25吨,比2001年的15.9吨降低了85.85%;吨钢烟粉尘排放量0.49kg,比2001年的3.73kg降低了86.86%;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1.4kg,比2001年的7.7kg降低了81.82%;吨钢化学需氧量排放0.036千克,比2001年的1.36kg降低了97.35%。各项指标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2010年到2012年,太钢将再投资40多亿元,完成30余项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全力建设冶金行业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工厂。太钢正在系统规划低碳发展路线图,抓紧建立碳排放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快低碳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力争用更低碳的工艺生产更绿色的产品,引领中国钢铁业低碳发展的潮流。

  按照山西省委袁纯清书记的要求,“十二五”期间,太钢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做强主业,多元发展,延伸发展,到“十二五”末,投资规模达到1000亿元,营业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20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推动全省转型发展的先锋队、跨越发展的排头兵。

见习编辑刘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