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铁牛

2011-08-26 09:33:00     作者:    来源: 人民网-山西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遗址 蒲津渡 黄河大铁牛 黄河铁牛 西厢记
[提要] 蒲津渡遗址位于永济市区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东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与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

  蒲津渡遗址位于永济市区西18公里的蒲州古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东与《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相依,西与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相望,处于旅游黄金线上,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

  1988-1991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省、地、市文物部门组成了联合考古发掘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科学地清理发掘,完整出土了唐开元12年铸造的铁牛四尊、铁人四尊、铁山两座、铁墩四个、七星铁柱一组、明代防护石堤70余米、明正德16年(1521年)记事碑一通。

  黄河大铁牛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城西的黄河东岸,是当时蒲津浮桥的镇桥之宝。铁牛是用作拴铁索用,铁索连舟便成了浮桥。四尊铁牛气势磅礴,威武有力,每尊铁牛旁都有一个牵牛铁人,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分别代表四个不同的民族。黄河铁牛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桥梁架设、冶炼铸造以及黄河变迁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牞有很大的历史考古价值牞并称为国宝。

  四尊铁牛,是至今我国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份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渡口维桥铁牛,是中华古代文明成就的又一重大发现。

  蒲津渡遗址的发掘,尤其是开元铁牛、铁人等物的出土,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我国桥梁史、冶炼铸造工艺、黄河古道的变迁、水文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作者唐寰澄先生见到气势磅礴的铁牛后,十分激动,他在向国外宣传报道铁牛时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再现蒲津渡浮桥

 

见习编辑刘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