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2012专题汇总
本站搜索:

“海葵”强度减弱 安徽江西等地积极应对台风灾害

2012-08-10 06:16:37     作者: 刘毅、潘跃、钱伟、王慧敏、顾春、江南、陈仁泽、励漪    来源: 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海葵,江西东北部,台风灾害
[提要] 据民政部、国家减灾办9日16时初步统计,“海葵”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4省(直辖市)4人死亡,214.6万人紧急转移。9日14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安徽省近期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台风已造成4人死亡

  □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

  □东航梯次决策恢复航班

  今年第11号热带风暴“海葵”已于9日12时在安徽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由于其强度明显减弱,中央气象台9日18时解除了台风蓝色预警。预计“海葵”将在安徽南部回旋,强度缓慢减弱。但受“海葵”残留云系影响,安徽、江苏、江西等地仍将有持续强降雨。

  受“海葵”和南下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9日夜间到10日白天,山东东南部、江苏中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1日,上述地区的强降雨还将可能持续。

  受强降雨影响,9日8时,太湖平均水位涨至3.59米,超过警戒水位0.09米,为今年以来首次超警,并将继续上涨。太湖周边河网地区29站超警0.06米―1.07米。

  据民政部、国家减灾办9日16时初步统计,“海葵”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4省(直辖市)4人死亡,214.6万人紧急转移。9日14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安徽省近期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据安徽省民政厅报告,受“海葵”影响,省内沿江、江南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造成黄山、宣城、六安等9市48个县(区、市)175.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8亿元。专家预测,最近两天安徽仍面临着强降雨压力,尤其是江淮南部、大别山地区将有暴雨天气,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压力进一步加大。目前,安徽危险区域内所有老弱病残幼人员已经转移至安全地带,安徽省水利厅全力投入防台风防汛工作,省国土资源厅、气象局、水文局启动应急预案Ⅱ级响应,省民政厅启动救灾预案Ⅲ级响应,省国土资源厅向宣城、黄山、池州三市发布地质灾害红色预警,督促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截至8月9日8时,台风“海葵”已造成浙江直接经济损失145.3亿元,491.8万人受灾。目前,杭州、宁波、温州三地机场航班基本恢复正常;封航45个小时后,杭州航区9日上午取消防台一级预案,钱江全线恢复正常通航;发生塌方的甬台温高速公路奉化段已清理完毕,逐步恢复通行。

  9日一大早,宁波各级政府便组织群众展开了生产自救。不到8点钟,电力抢修人员便来到“海葵”登陆点宁波象山县鹤浦镇。下午,包括鹤浦镇在内,象山所有乡镇已经全部通电。现在刚好是葡萄收获季节,在鄞州区的农田里,记者看到很多农户在地里忙着围起泥坝,再用泵抽水出去,抢收葡萄。在镇海区,农业重镇九龙湖镇农业基地近3600亩葡萄、西瓜地和1396亩蔬菜地遭受水淹,目前,镇里正抓紧对受淹农田实施抽排水作业,镇干部已分组进驻受灾村慰问农户,组织恢复生产工作。

  在应战“海葵”的过程中,东航是取消航班最少、滞留旅客最少、恢复生产最快的航空公司,靠的是“科学分析、梯次决策、动态调整”12字保障。东航运行控制中心的气象支持专家组是“科学分析”的来源,参照各路气象消息,结合自己对“海葵”路径、强度变化和影响范围的监控,提前预判,为“梯次决策”提供依据。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率先恢复航班,尽快安排旅客出行,是东航应对恶劣天气的重要原则。8日18时,台风“海葵”刚刚减弱至符合飞机运行的第一时间,东航即恢复了两大机场的生产保障工作,使抵达机场候机楼的5000多名旅客顺利出行。经过8日的通宵运行,9日航班已全部正常出行,公司全天预计执行1884个航班,仅16个航班有2小时左右延误。其中在上海两大机场正常进出港的航班达到760多班次。(综合本报记者刘毅、潘跃、钱伟、王慧敏、顾春、江南、陈仁泽、励漪报道)

system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