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0 08:16:43 我要评论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了备受关注的7月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今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较6月份2.2%的涨幅收窄了0.4个百分点,创下自2010年2月30个月以来新低,在两年半的时间里首次跌破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连续5个月负增长,创2009年11月以来新低。
针对市场对于中国经济通货紧缩的担忧,接受本报采访的专家均表示,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风险。 CPI重返“1时代”并不意味着已进入低物价时期,只能说现在进入了一个物价的低增长时代。
翘尾因素影响减弱是主因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导致CPI回落的原因有三:一是去年来国家的宏观调控见效,通胀得到控制;二是现在经济低迷,市场需求被遏制;三是欧债危机等因素使投资者信心不足,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现在经济增速出现一定下滑,所以潜在的社会总需求呈现一定程度的减弱。这既是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原因,同时也是导致CPI下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翘尾因素回落0.47%,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去年物价高涨的影响正逐渐减弱。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分析称,负增长的PPI的传导影响也是CPI的下降因素。原材料尤其是能源材料下滑厉害,例如煤价,这些传递至PPI,最终影响到CPI走势。
对于PPI降幅明显低于预期,连平认为,这表明生产供求逐渐企稳,“这是一个好现象,表明生产资料价格下行正在趋缓。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利好”。
无需担忧通货紧缩风险
受到物价水平持续走低的影响,市场普遍担忧中国经济很可能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有分析称,我国CPI从今年2月份进入“3时代”,到6月份进入“2时代”,再到7月份的“1时代”,时隔仅半年时间。对于新兴经济体CPI增速一般以3%作为均衡点而言,我国CPI如此急速下滑,令人忧心。
针对此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通缩是与通胀相对应的物价持续走低的现象,它通常是与货币供给量大幅减少和经济衰退或者萧条相伴生的。上半年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6%,新增加人民币贷款4.86万亿元,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在8%左右,在以适度的速度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很难得出通缩的结论。”
左小蕾表示,CPI下降不等于通缩。高通胀与经济过热联系在一起,通缩与经济衰退联系在一起。只要今年“稳增长”的目标能够实现,今年不会有通缩的风险。
此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是停滞性通货膨胀,并非通货紧缩。目前来看,货币供应量仍处于超发状态,流动性依然存在,只是还未进入到实体经济中,通胀的隐患依然非常大。
年内CPI回升概率大
“CPI是假摔,不是真跌!”著名学者马光远表示,7月份CPI在2%以内,但这绝非意味着价格的实质回落,而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导致。随着国际粮价、国际油价的上升,加上因国内暴雨导致的菜价的上升,猪肉价格探底回升,CPI年内将回升,年底重回3%概率大。
对此,连平表示,我们维持下半年CPI同比上涨约2.2%的判断。他认为,9月、10月CPI将继续回落,将成为年内低点,11月份、12月份会企稳回升。
也有分析认为,随着国家货币政策的不断放松,CPI步入“1时代”或是昙花一现,CPI“1时代”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在CPI下行时,我们尤其要警惕物价反弹。
有分析报告称,国内通胀水平虽处于下降通道中,但第三季度通胀将面临由降转升的拐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一定会传导到国内,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CPI同比的回升速度,从而推高今年底和明年初的通胀水平。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