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滨州职院院长石忠:学生月薪三万 打破"唯学历论"

2012-02-29 08:08:00     作者: 陈宏发 尹玉涛 盛堃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滨州 职业学院 学生 唯学历论
[提要] 2月28日下午,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职业学院院长石忠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畅谈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他表示,学院要围绕“黄蓝”战略为滨州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把学生培育为高薪“金蓝领”。

滨州职业学院院长石忠

滨州职业学院院长石忠谈职业教育问题

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职业学院院长石忠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谈职业教育

    大众网滨州2月29日讯(记者 陈宏发 尹玉涛 盛堃)2月28日下午,滨州市政协委员、滨州职业学院院长石忠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畅谈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他表示,学院要围绕“黄蓝”战略为滨州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把学生培育为高薪“金蓝领”。
  谈两会:压力很大,为“黄蓝两区”培育实用人才
  谈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身为政协委员的石忠院长直言“感觉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从何而来?石忠向记者介绍说,地方经济的发展,下一步后劲关键是在职业教育,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特别是高新企业,离开职业教育根本就行不通。
  作为全国骨干高职院校,滨州职业学院要主动肩负起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任。石忠告诉记者,学院要主动对接“黄蓝两区”建设,“到县区去、到企业去,到需要教育的地方去,为各个企业,特别是新办企业做好人才储备和培养。再一个,为老企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提供一定的支持”。石忠说,去年学校重点建设了“黄河三角洲人才培养中心”和“黄河三角洲高技术人才实习实训广场”,这两项基本建设“完全是比照黄蓝经济建设需要来建的”。
  在学校“十二五”规划中,学院基本基调就是围绕当地经济建设转,“地方经济向哪方面转型,我们专业设置就往哪儿靠”,石忠说。
  谈办学:与企业“订单”式培养 ,学校按需招生
  据了解,滨州职业学院共有54个专业,但每年学院招生控制在38至40个左右。这在全国大中专院校大规模扩建招生的情况下,显得有些“不可理解”。对此,石忠解释说,学院的专业要围绕经济建设而设置。比如:滨州经济发展以制造业、化工为主,学院就多招这两个专业学生。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学院马上要从文化产业做突破。除此之外,学院还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由企业下用人“订单”,定向培养学生。
  在这种“按需招生”的模式下,一些在其他学校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在滨州职业学院反而相当热门。“我们好多专业的毕业生,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就开始被定出去了,供不应求。”石忠举例说,学院软件专业与齐鲁软件园一起合作办班,学生毕业之后直接带走就业;上海浦发银行的数据处理中心一共450人,有150人是该学院的学生。
  谈职业教育:学生月薪过三万 打破“唯学历论”
  本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高职学生遭受学历限制,这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学生就业遇到的突出问题。对此,滨州职业学院开设人生规划课,让学生“准确定位人生目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航天飞机很尖端,但是每个部件都是我们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去做的。”石忠要求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
  “我们学院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培养职业人。”石忠认为,职业人必须有一技之长,没一技之长的人不会有什么好的职业。
  “现在好企业招人是按照能力来定工资的,按照效益定工资。我的学生在平安保险总部,有人开到月薪三万,不比研究生少。浦发银行数据处理中心,前年有个学生去了,他第一个月就八千块钱。”石忠认为,就业中学历不是最重要的。当然,社会还存在认识问题,比如说招公务员之类的,还有一些“唯学历论”,“这是不对的,我想社会进步,总会打破这个事情。”
  谈人才引进:不求人在滨州 只求为滨州服务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石忠院长本身也是滨州市引进的博士人才,对于滨州人才引进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求人在滨州,只求为滨州服务。”
  石忠认为,引进人才要针对滨州主导产业,定向引进,团队整体引进。引进人才不一定要人在滨州,“可以把他的工作室放在北京,也可以放在美国,只要对滨州的企业有贡献,对滨州的企业发展有贡献,我认为就可以。”
  滨州职业学院也秉持这样的办学理念,不求教授是学院的,只要能来为学生授课就好。“我们滨州市最大的设计院,就是规划局的规划建设设计院,他所有的工程师都是我的兼职老师,他们的讲课受学生欢迎,学生能学到实在的东西。”

魏鹏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