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老屋 老布艺
7月16日,记者一行来到山亭区山城街道枣树岭村,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亭布艺品的传承人——77岁的刘清兰老人。昏暗潮湿的老屋只有老人一个人居住,屋内最显眼的除了那台放在门口已经斑驳的老式缝纫机,就是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了。
7月16日,记者一行来到山亭区山城街道枣树岭村,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亭布艺品的传承人——77岁的刘清兰老人。在村口记者向村民打听刘清兰的住址,村民对刘清兰的名字似乎并不熟悉,但当记者提到做布艺的时候,热心的村民马上说出了老人的住址。
昏暗潮湿的老屋
进村后,路变得狭窄难行,记者一行步行前进时,一位身材瘦弱的驼背老太太远远地迎了过来,她走路很快,像是很着急的样子。原来她就是刘清兰老人,和记者说话时她还是气喘吁吁。原来记者在联系老人的时候她正在河边洗衣服,接到记者的电话,她就匆匆赶往家里,来见记者。
记者在老人家门口看到了她刚刚洗的一三轮车的衣物,其中还有床单和被罩。她吃力地推着三轮车进了院子,并对记者说:“我今天刚回家来,前几天一直住在儿子家。老房子住了几十年了,前几天下大雨,屋漏了,灶台的小棚子也塌了,我只能在儿子家住着,昨天儿子刚买了块塑料布把屋顶漏的地方给盖上了,今天回来看到屋里潮得不行,只好把淋湿的被子晒上,又去洗洗那些淋湿的被单。”院子里晒了三床被子,老人坐在小板凳上一副很累的样子。
昏暗潮湿的老屋只有老人一个人居住,屋内最显眼的除了那台放在门口已经斑驳的老式缝纫机,就是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了。老人缝制的虎头鞋、虎头枕、绣花鞋垫等布艺品堆放在几个大小不一的箱子里,颜色艳丽,生动可爱。老人说,以前自己的作品的样数很多,但是现在都不全了。记者看到的这些只是剩下的一小部分了。
她和布艺的故事
老人一边回忆,一边和记者讲述着她和布艺的故事。有些心酸,有些苦楚,但现在它是老人所有的寄托。“十来岁时看到村里有人做虎头鞋,绣花样子,我就跟着学。但那个时候家里穷,饭都吃不上,哪还有心思做这个。我十六岁父母就没了,跟着叔叔、婶子过,在那年我和村里几个不识字的妇女上了几个月的识字速成班,当时我年龄最小,但是我学得最快也学得最好。没有人教过我,我是看着别人做,自己琢磨的,我琢磨着做鞋、画花样子、绣花,一家人的鞋都是我给做。嫁人后,有了孩子,小孩的衣服、鞋子,包括大人的衣服,各种样式的我都会做。说实话,真没有人教过我,大人的衣服我都是看着样子自己琢磨的。其实也是没办法,生活逼得,自己不做就没穿的啊。”老人和记者说着她过去的日子。
老人说,“年轻的时候做这些都是给自己家人用的,大概在十几年前,我开始去赶集卖我的作品,因为那个时候做得人少了,我就带着一些自己缝的虎头鞋、虎头枕、绣花鞋垫和小娃娃穿的布兜到山亭集上去卖,买的人还不少。我的腰一直不好,但还是陆陆续续地干着。直到三年前自己摔了一跤,伤了胳膊才停了下来。大概半年以后,滕州那边一个姓徐的人找到了我,想买我做的鞋。他说从滕州一路找到山亭,都没有我做的这样的鞋。他叫我别出门赶集了,就在家里做,他定期来收,不论我做什么样的他都要。那人一年来了两三趟,买走了我的作品,后来他就给我打电话,有人专门找他定样子,老人的寿鞋、过去小脚妇女穿的缎面绣花鞋,我做好他就来拿。我现在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做的活一般都是人家定好的,别的也没时间做了。”老人绣在鞋上的花样栩栩如生,很难想像这都是老人凭着想像自己画出来的。
真不想手艺失传
老人戴着老花镜坐在缝纫机前,干着针线活一丝不苟,她说,这活这辈子是丢不下了,干到自己不能干的那天再停。老人的缝纫机有的地方漆的颜色都磨掉了,“这台缝纫机是我37岁那年买的,当时是用票的,花了一百三十一块三毛钱。”老人清楚地记得。
说到手艺的传承,老人摇了摇头:“有五六个小闺女跟我学过,有我们村上的,也有别的村的,她们只要来学我都教,我还管她们吃饭,但是她们都是学会一点绣花,就不学了,就走了,听说都去外地打工了。说来也是,打工多挣钱啊,我做一双小孩的虎头鞋得两天的时间,一双鞋能卖二十五块钱,人家在外地打工一天就挣好几十啊。再说年轻的小孩,也坐不住,如果不是真正的喜欢,一天对着针线也是很无聊的。俺孙女就跟我学过,学会了就不干了。我很想收个徒弟,把我会的都教给她,但就是没人愿意学。”老人的眼神充满了渴望,她真的不想让自己的手艺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