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绳牵出的故事

2012-08-23 15:13:00作者: 张琛 马高超来源:鲁南在线--枣庄晚报

8月16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陈允华家门口时,这位已经六十九岁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门口乘凉。陈允华老人告诉记者:“那时厂子里也有专门负责销售的人,我们只要按要求给客户打绳就行了。

  8月16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陈允华家门口时,这位已经六十九岁的老人,正坐在院子门口乘凉。当记者上前向他问好时,陈允华老人的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他的老伴李庆爱告诉记者,因为年纪大了,陈允华听力有些下降,有时候要靠她传达。在李庆爱的帮助下,陈允华向记者介绍了他和“麻绳”的不解之缘。

  圈里村因打绳闻名

  圈里村地处滕州市鲍沟镇,现有人口1700余人,土地2000亩。圈里村原来是打绳专业村,家家户户都打绳。而记者采访的陈允华老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圈里打绳的传承人,他从十八九岁就会打绳,到现在已有五十多年了。 陈允华老人告诉记者,圈里人打绳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末清初年间,圈里一陈姓人在讨饭时,学来的打绳技术,后来自己就干起来了。因打绳不需要太多的文化,并且易学好掌握,还有就是工具也不是多复杂。男女老少一看就会,所以这门手艺在圈里村很快就传开了。之后,该村一直就是打绳专业村,所打出的绳子被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收购。“这不用专门学,我们是门里出身,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陈允华告诉记者。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圈里大队也成立了一个绳经加工厂,陈允华在厂子里做副业保管,全村的人都在厂子里打绳。之后,该村一直就是打绳专业村。陈允华老人告诉记者:“那时厂子里也有专门负责销售的人,我们只要按要求给客户打绳就行了。”
  1980年,加工厂解散,各家各户开始单干,陈允华说从那时候开始“个人赚个人的钱”,而绳子的销路很广,销量也很可观,因此村上有三百多户人家从事纺绳加工。有时他们需要托亲朋好友往外销,销路好时他们只要在家打好绳子,等着人来收就可以了。当记者问到打好的绳子都销往哪里时,陈允华老人激动地说:“当时全国各地都来这里买绳子,像黑龙江,青海,好多地方的都来。”
  在滕州,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对行为不端人的歇后语:叫圈里人摆手——到劲了。原来是打绳的摆手——到劲了。因为圈里人原来一个村子都打绳,所以就改成了圈里人打绳了。

  打绳带动全村人致富

  当记者问到打绳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序时,陈大爷和老伴告诉我们:“最初的原材料是苘,要先把苘收了放到水塘里沤七八个小时,去皮。然后放水里摆洗干净,晒干就是苘批子。”据陈大爷介绍,打绳就是把这些苘批子买来,一般来自江苏邳州,一年只买一次原材料,一次就是一万斤。
  然后把买来的批子先用纺车纺成经子,然后再把经子扯到绳车上,再按着一个方向摇绳车,给其上劲,等到劲道足了,有一人拿着马子,把三根经子或四根经子放进马子的凹屮里,也就是从上劲车开始向绳车推走,走过去,一条绳也就出来了。打好的绳出来后,还要做最后的整理,就是把绳头用小细绳扎好,这样才算把一根绳打好。然后几股绳子绞成一根,一般三四股,最多十二股。 改革开放之前,圈里村打的绳子用途很广,尤其是在建筑方面,用在构建框架的环节,建筑工人把绳子一截一截地绑在架子上,用完再拆下来。陈允华还说:“绳子的质量很好,建筑队绑了拆,拆了绑,能用两年,而且越用越结实,越遇潮越结实。”正因为那时全国各地对纺绳的需求量很大,公社时期的圈里村也相对富裕,就连圈里村所在的鲍沟镇公社也安置于此。后来,厂子解散,开始分田单干的时候,全村也是每家每户都有纺车,几乎男女老少每人都会纺绳。陈允华老人告诉记者:“年轻的时候,一天能纺两三个‘经蛋’,一个‘经蛋’二十多斤,一百多米,一天能纺四五十斤,按斤卖的话,一斤也要一块钱。”圈里打绳这项手艺带动了全村人发家致富。

  手艺传承面临危机

  “我们是从去年才开始不打绳子的。”当被问及原因时,陈允华无奈地说:“现在原材料贵了,以前苘批子三毛钱一斤,现在涨到三块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有了尼龙绳就抵了一部分,建筑队也都用钢管架,谁还来买我们的绳子?用的人少了,收入就不如以前,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如此看来,原料贵、销量不好是圈里村人放弃打绳的关键原因。
  陈允华有三个儿子,但记者只见到两位老人。他们告诉记者:“现在打绳不赚钱,儿子们都出去打工了。大儿子在江苏常州服装厂干活,二儿子在滕州建筑队里,小儿子在玻璃厂。”
  记者还了解到,以前圈里村有三百多户人家打绳,现在仅剩下四五家,坚持打绳的大都是老年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赚钱,最近四五年原料涨价,打出来的绳子不好卖,所以这两年老年人也不怎么干了。
  记者希望陈允华老人为我们演示一下打绳过程,他欣然接受。两位老人为了更好地给我们展示打绳,先是不辞辛苦地去亲戚家借纺车,却发现亲戚不在家。后来又从自己家房顶把看起来比较旧的纺车用绳子吊下来为我们演示。整个采访过程中,陈允华老人虽然有时候听不清问题,但他的目光却始终炯炯有神,并且面带微笑地听老伴“传达”后细心向记者描述,两位老人都十分热情,对打绳的历史更是侃侃而谈。

责任编辑:王晓亮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