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存而跳的舞蹈 花棍舞

2012-08-23 15:15:00作者: 张琛 马高超来源:鲁南在线--枣庄晚报

近日,记者来到市中区永安乡,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花棍舞的传承人蒋久俊老人。如今,仅见市中区永安乡82岁高龄的蒋久俊老人还在坚持该项目的表演传承,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让这一独特的传统舞蹈形式传承发展下去。

  近日,记者来到市中区永安乡,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南花棍舞的传承人蒋久俊老人。在路边一打听才知道蒋久俊在这一带非常有名,老人的一位亲戚主动把记者带到了他的家中。

  跟着乞丐学花棍舞

  记者一行来到蒋久俊老人家门前,开门的是老人的小孙子,今年只有五岁。“爷爷在屋里。”此时蒋久俊老人正倚在沙发上,跟随着电视上的节奏唱戏呢,表情非常投入,完全不知我们的到来。看到记者后,老人赶忙起身迎客。
  蒋久俊老人雪白的络腮长胡,散发着艺术气质。由于老人今年已是82岁高龄,有些耳背,和记者交流起来略有些不方便。可当记者提起花棍舞时,他按捺不住情绪,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神采奕奕地给记者讲述。“我十来岁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打着花棍舞讨饭的乞丐,我好奇就跟着看,越看越有意思就跟着模仿,他在前面跳我在后面学。我还经常带着其他伙伴一起跳,一起打花棍。”

  几十年的情缘

  据老人介绍,解放后,村里经常搞文艺活动,他的花棍舞便派上了用场。在组织人员演练编排的过程中,蒋久俊又编了十余套,再配上《绣花匾》、《画扇面》等曲谱,使花棍舞的舞蹈能表演20—30分钟的时间,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独立表演舞蹈。一时间花棍舞声名鹊起,享誉十里八乡、鲁南苏北。乡里开劳模会、军属慰问、年终总结联欢会等,蒋久俊都表演他的花棍舞。
  后来,蒋久俊参军入伍,并参加了抗美援朝,复员回乡后,他仍然放不下花棍舞,可以说是朝思暮想。他还不断地研究每个具体的动作,使花棍舞在表演上轻松自如,花样翻新。当时在生产队挣工分,他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要组织10多人排演花棍舞。村里有人说,老蒋玩花棍舞玩迷了。也有的人嘲笑说,他还想借着讨饭的买卖,出出名呢。每次听到这些,他都默默地摇头,他要告诉有这种想法的人,“花棍舞是民间传统的舞蹈,是贫苦大众智慧的结晶。”
  老人回忆,1978年冬季,枣庄市举办文艺汇演,原齐村区文化馆让他排练花棍舞,可当排练到关键的时候,有人捎信说他的孩子生病了,让他赶紧回家。听到后他愣了一会,又排了几遍花棍舞才从文化馆赶回家。到家时已是深夜11点多钟,他匆忙将孩子送到医院输液,忙活一夜后蒋久俊却连口水都没喝就赶到文化馆继续排练。就这样,他所编排的花棍舞获得了枣庄市文艺会演一等奖。
  “1992年,全市青年舞蹈会演,领导决定让我带队由10多名男女青年参演花棍舞。我想社会进步这么快,咱这花棍舞跳了这么多年,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也得搞点改革和创新,让咱的花棍舞越来越好看。”老人给记者讲述的时候始终面带微笑,讲到精彩的地方,他的表情就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使花棍舞更好看,蒋久俊在花棍上挖了一个长方形的洞,将电池放在洞内,两头安上灯泡,穿上铜钱,再用不同颜色的彩纸贴上,演出时切掉台上的灯光,然后打开花棍的电源,花棍随着演员上下前后左右飞舞,闪现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再配上唢呐、笙、笛等各种乐器,产生出极好的艺术效果。对花棍舞改革创新后,蒋久俊老人又在脚步、花棍的拍打上、服装、道具上搞突破,使花棍舞真正成了一套完整的民间舞蹈。

  害怕花棍舞失传

  “教花棍舞的学习班办了好几个了,最近的一次是三年前在薛城的老年活动中心。我的学生都年龄大了,有的都和我年龄差不多,都跳不动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带的那一批学生,现在都成奶奶了。以前我三闺女经常跟着我跳,现在她也五十岁了,我没有年轻的学生啊。现在跳花棍舞的小年轻,应该是我学生的学生吧。”老人笑着说。同时老人也感叹,除了他没有人会编花棍舞了,自己连一个可以倾囊相授的徒弟也没有,真害怕它失传了。

  鲁南花棍舞

  鲁南花棍舞流传于市中区永安乡一带,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俗称“打花棍”,以其舞蹈时使用的道具“花棍”而得名。
  “花棍”由一米长的竹竿制成,中间嵌入几根铁轴,各穿上十三、四枚铜钱,跳舞时拍打身体的各部位,发出“沙沙”的声音,因此,又称“沙拉叽子”。
  鲁南花棍舞起源于乞讨。据《峄县志》记载:鲁南多丘陵山区,明清以来,时有兵匪之乱,加之水、旱、虫等天灾迭起,民生十分困苦。每逢岁荒,常常是“十室九空”,人们纷纷外出乞讨。乞讨者挨家挨户乞求施舍,不仅常常碰壁,而且羞愧难当。因此,不少富有乐感且嗓子好的乞讨人便想出沿门唱歌的方式进行乞讨,俗称“唱门儿”,随着“唱门儿”形式的不断丰富,以“花棍”击打节奏的“唱门”形式产生了。此时的动作非常简单,乞讨人直立唱歌时用“花棍”有节奏地拍打上身,发出“沙沙”的响声。后来,民间艺人将其改编成为系统的舞蹈,在节庆庙会时表演。
  鲁南花棍舞没有独立的伴奏曲目,各种民间小调如《八仙庆寿》、《画扇面》、《绣花灯》等均可用来伴奏舞蹈,伴奏乐器以丝竹唢呐为主。它的舞蹈动作舒展流畅,节奏明快,跳跃性强,旋律时而委婉细腻,时而刚劲奔放,表现出旧时鲁南人民在困苦的人生道路上倔强不屈,豁达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
  鲁南花棍舞有着清晰的历史渊源,它的产生发展如实地反映了鲁南人民二百年来的生活历史,对研究鲁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意识形态等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发掘整理该舞蹈,对研究种类繁多的鲁南传统民间歌舞,抢救我国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重要意义。
  清末民初时期,被当地民间艺人发展为系统的舞蹈,并在庙会和“玩社”时进行表演,当时的单人动作和队形变幻已是多姿多彩。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兴艺术形式的不断丰富,广大民众渐渐对传统舞蹈失去原有的兴趣。再加上鲁南花棍舞没有固定的传承体系和后续传承人,又缺乏系统完整的调查整理,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便逐渐消失。如今,仅见市中区永安乡82岁高龄的蒋久俊老人还在坚持该项目的表演传承,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让这一独特的传统舞蹈形式传承发展下去。

责任编辑:王晓亮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