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票房已破4.5亿元 徐峥:我早就该当导演了
在连连创下华语片票房纪录之后,徐峥的导演处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突破了4.5亿元票房。对这部投资不到3000万元的中小成本喜剧片来说,现在唯一的悬念,只是最终会破6亿元、8亿元还是更多……每个人都想知道这样一匹“大黑马”成功的诀窍,但羊城晚报记者独家对话徐峥,却发现原来真正的诀窍只是规规矩矩地为观众拍一部影片。徐峥甚至坦言,《泰囧》还不够大胆和创新,这个缺点他想在自己的下一部影片中加以弥补。
在连连创下华语片票房纪录之后,徐峥的导演处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突破了4.5亿元票房。对这部投资不到3000万元的中小成本喜剧片来说,现在唯一的悬念,只是最终会破6亿元、8亿元还是更多……每个人都想知道这样一匹“大黑马”成功的诀窍,但羊城晚报记者独家对话徐峥,却发现原来真正的诀窍只是规规矩矩地为观众拍一部影片。徐峥甚至坦言,《泰囧》还不够大胆和创新,这个缺点他想在自己的下一部影片中加以弥补。
这次观众是被憋到了
《泰囧》12月12日公映,迅速打破多项华语片票房纪录。对于徐峥来说,这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意料之内,因为贺岁喜剧片在过去曾经红极一时,到了今年却成了“稀缺品”。
羊城晚报:
你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泰囧》会有出乎意料的票房表现的?
徐峥:
其实我在上片之前就有一点感觉,我发现所有人都有一股子劲儿,一种被憋到了的感觉。上片之后那个周五开始突破纪录,我觉得市场对这类型的片子确实有饥饿感。
羊城晚报:
确实,这个档期没有别的喜剧片。
徐峥:
这几天我也在翻一个网站的专题,盘点这十年来的贺岁片。我突然发现原来标准类型的喜剧片已经很长时间都没出现过了。上一部还是《疯狂的赛车》,但那部片子跟《泰囧》还不一样,我们的主题相对更通俗一些。
羊城晚报:
这个片子原来就盯准贺岁档吗?
徐峥:
原来真没想过做贺岁片。去年我弄剧本,4月在泰国开拍,拍好之后一算,后期做完应该是11月或者12月,碰到贺岁档了。
羊城晚报:
贺岁档是一年当中竞争最激烈的档期。
徐峥:
当时确实想了好多,有不少担心,但做完片子是11月底,时间碰到也没办法。这个时间有很多大片,我们是小片,就想着提前一点点吧。有今天这个成绩,我只能说是“赶巧”了。
羊城晚报:
你觉得这几年没人拍喜剧贺岁片是为什么呢?
徐峥:
别的导演都在想什么,这个我真的不知道。对我自己来说,只是因为想拍,就去拍了,就这么简单。
做演员经常有挫败感
徐峥是个很有表达欲的演员,这表现在他去探老婆陶虹的班,都会拿起对方的剧本说:“这话不通顺,我帮你改改。”因此,当导演掌大权,对他来说其实只是早晚的事。只是,按原定计划,他的导演处女作应该是《人在囧途2》,而不是今天的《泰囧》。
羊城晚报:
据说你是一个很难搞的演员,对自己参与的作品总是很有想法,所以最终去拍了一部完全由自己主导的片子。
徐峥:
我是一个比较有想法的演员,但我不是一个难搞的演员。如果在我和导演怎么都说不通的情况下,我不会变成“戏霸”。通常情况是这样:我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案,看你采纳不采纳。你采纳了,对你的片子会有帮助;不采纳,我也不会去强迫你。但说实话,确实有很多片子,我自己演完了之后会很有挫败感。因为我知道这个片子可以更好,但我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最终我就想,如果我自己做,或许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羊城晚报:
是否可以说,你做演员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徐峥:
我一直在瓶颈,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我很挑剧本,但就是找不到好剧本。我觉得自己做演员很失败,或许早就应该去当导演了。自己当导演,是好是坏,作品都是自己的孩子,你全部贡献,也全部负责。
羊城晚报:
《人在囧途》之后,你曾经打算拍《人在囧途2》,听说是因为跟制片方理念不合,最终这个片子你没拍成,才改拍了《人再囧途之泰囧》。
徐峥:
我觉得吧,不存在理念合不合的问题。从某种角度看,每件事情都有它的机缘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没拍《人在囧途2》,就是机缘没到。我跟《人在囧途》的制片方合作过,这次没有合作成,但或许以后还有机会合作。这个圈子抬头不见低头见,我特别不愿意因为合作与否的问题,就从朋友变成不是朋友。
羊城晚报:
你想过如果拍了《人在囧途2》会怎么样吗?
徐峥:
每部戏都有自己的命运吧,我就是阴差阳错走到今天。拍《人在囧途2》是什么结果?或许没有今天,或许也不比今天差。因为事情没发生,我永远都不会知道。
我做的只是回归传统
《泰囧》为何红?徐峥自己都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按照他的想法,他只是依照喜剧片的常规模式,拍了一部正常的片子。如果一定要说特别,那或许就是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让观众觉得舒服。
羊城晚报:
除了类型的原因,你觉得《泰囧》受欢迎是因为什么?
徐峥:
我一直在总结这个事情。我知道,这个片子一开始我就是为观众拍的,我非常照顾观众的感受。但说实话,即使那样,这部片子热成今天这个程度,还是出乎我的意料。因为最早拍片子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票房什么的。如果顾虑太多,肯定就会束手束脚。我觉得自己反正是新手,这部又是处女作,那就把自己当小学生看待吧。
羊城晚报:
第一次当导演还缺乏经验,你用什么来衡量所谓观众的感受?
徐峥:
我靠两点。一是我跟别人不停地讲这个故事,看别人是什么反应。二是靠我自己演舞台剧的经验哪块节奏快一点,哪块应该停一下,哪块大家看了会笑,哪块又应该来点抒情。总的来说,我就是希望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挺舒服。
羊城晚报:
从一开始你就盯准了大众人群?
徐峥:
对!我的观众就是大众,所以我的主题必须是更常规和更普世价值的。《泰囧》这部片子其实不复杂,就是按照三段式的结构去拍,有点像过山车。它有一个公路喜剧片的既定模式,比如一个成功人士和一个傻瓜一起走一路,两个人互相改变,得到心灵启迪。这个模式你在《雨人》和《第八日》这些经典片子里都能看到,它已经很成熟。这就是做类型片的一个好处,你可以去借鉴,然后翻新。因此,你说《泰囧》这部片子有多超越,其实不是,它就是回归喜剧的传统。我所要做的,无非就是把一个已经存在的模式本地化。当然这一点也并不容易,因为“接地气”三个字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最大遗憾是不够深刻
到了今天,徐峥依然每天阅览观众的评论。他很清楚自己的片子确实让观众笑了,但他也清楚,这部片子并不完美。比如,或许还可以更深刻一点。如果有下一部,他说自己会更自信地去创新。
羊城晚报:
这个片子除了用了一些好莱坞的模式,听说你在创作时也走好莱坞的路子。比如你跟编剧不停地碰台词,旁边还拿个DV拍着,全部说顺了才写进剧本,到了现场就不用改台词。
徐峥:
对。我先给出故事大纲,然后大家一起讨论,编剧根据这个再把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写出来,最后我来统。剧本总共只改了三稿,算少的,但之前的故事框架却讨论了很长时间。
羊城晚报:
现在片子很受欢迎,但从创作角度来说,你还有遗憾吗?
徐峥:
我天天都在看观众的评论,因此这部戏的优点和缺点我都很清楚。如果说缺点,主要就在于我本来想表达的中年危机的部分弱了一点,但这个其实最初是我表达的动力。现在的片子是各方面平衡的一个结果,什么都有了,大家也都觉得很好笑,但其实主题的力度有些削弱了。如果那个部分能多保留一些,再往内在化走一点,片子会更深刻。还是那句话吧,每部戏都有自己的命。
羊城晚报:
听说煽情戏原来更多,是你自己删掉了。
徐峥:
我确实作了一定的妥协和让步。原来有些戏拍得很感人,演员都哭得一塌糊涂,但我觉得可能在银幕上放大了,观众看了会觉得不舒服。这些最后都改成点到为止。我始终觉得,相对于自己本身想要表达的东西,观众的观影感受更重要。
羊城晚报:
现在这个版本商业性会更强。
徐峥:
确实,现在的版本会有更多的观众以娱乐的方式去接受它。你知道,观众因为年龄和经验的不同,吸收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像我最近看了一个企业家写的影评,他看片子里我和黄渤最后谈判的那部分就看哭了,因为他的生活就是那样子的,所有的朋友都成了敌人。这些东西,年轻的观众就读不出来。就像我扔出去一个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到。
羊城晚报:
如果还拍下一部,你会弥补现在的遗憾吗?
徐峥:
或许下次再做片子,我就不会那么依赖于模式,我会更自信一点,再搞多点创意的东西。这一次还在学习,就像做了一篇命题作文,出来的结果也是撞大运。
不炒范冰冰是为观众
范冰冰堪称《泰囧》的最大“彩蛋”。这位当红女明星的加盟,一直被剧组“捂”着,直到影片上映。在徐峥看来,真正的专业就是你从每个角度都为观众着想,包括影片本身和它的营销宣传。如果范冰冰早就曝光了,观众看电影时的“爽”就会少了几分。
羊城晚报:
《泰囧》在营销方面有什么可以介绍的经验?
徐峥:
我们宣传的时候,卖点是很简单很明确的。第一支预告片就是告诉你,这部电影是我和王宝强演的,我们俩曾经有个品牌(《人在囧途》),但这次我们都有了新的造型,去了泰国还碰到人妖了,这是一部喜剧片。第二支预告片加入了黄渤,告诉你,这部电影是我们三个人的组合,我们的电影不光是之前品牌的延续,而且还升级了。第三支预告片是说,除了喜剧之外,我们这部电影还有一些动作场面。第四部就是观影指南,是有点打破现有营销概念的,有点恶搞。这些视频放在网上有一个很好的传播效果,但背后我一直坚持的是,所有物料都必须来自电影,所有宣传都必须围绕电影。我一直希望让大家感觉到,我们这部电影是专业的。
羊城晚报:
前期宣传只能影响一部分观众。
徐峥:
对,这批预告片或许只能对第一批进入影院的观众起作用,到了后面的票房就是完全靠口碑了。我始终认为,只有口碑才能最终决定票房。从这点来说,你的电影本身必须让观众觉得好看,这是简单又终极的标准,没有捷径可走。
羊城晚报:
这次范冰冰的加入让很多观众非常惊喜。你们前期并没有宣传范冰冰的加盟,反而一直在回避。
徐峥:
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不能用范冰冰去宣传,我们甚至都没有把她放在海报上去。最后证明,我们完全做对了,因为观众真的感受到了惊喜那种愉悦程度完全超越了大家看到范冰冰出现在海报上。这点我们也早就跟范冰冰沟通好了,她不参加任何宣传,甚至片子前面的字幕都不出现她的名字,但片尾把她放在第一个“特别惊喜”。整个考虑都是为了片子本身,就像黄渤的加入也是,他的戏份其实没我们多,挺委屈他的,但他在这部片子的使命就是增加一种丰富感,但我们不能因为加了一个人就把公路片的感觉破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