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画家孙大威官方网站>艺海拾贝

孙大威:水墨行者与陶瓷的完美邂逅

2016

/ 12/1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宗阳 张大卫

手机查看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张大卫

  你可曾定义过一座山、一江水的感觉,面对山峦瀚涛,成于眼中,疾笔落于“瓷”上。世间的大山大水尽纳于一器,需要的不是眼前的景致,而是心中的山水。画家孙大威,便是这样一位胸有山水的人。

  今天上午10点,《景行·路——碰撞与亮相》孙大威陶瓷艺术2016年展在山东省文化馆开幕。(记者 王宗阳 摄)

  12月11日,《景行·路——碰撞与亮相》孙大威陶瓷艺术2016年展亮相山东省文化馆。大众网记者对画家孙大威进行了专访,聆听这位水墨行者讲述他与陶瓷的完美邂逅。

  以瓷为纸,一发不可收拾

  孙大威直言,艺术多源于自然,他擅长以彩墨之法描绘大自然的色彩。多年游历,孙大威纵览祖国山川美景,多年的积累和感悟给予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作画未必要花红柳绿,自然是最包容的,能容纳一切的色彩,而只要你对色彩的感悟能够与自然和谐。”

精美的瓷器作品。(记者 王宗阳 摄)

精美的瓷器作品。(记者 王宗阳 摄)

  纸上作画如此,瓷中作画亦然。谈到自己为何会在瓷器上作画,孙大威表示 “实属偶然”。过去,他都是用宣纸作画,偶然的机会,他尝试以瓷瓶、瓷板作为艺术载体,把国画泼彩和泼墨的技法运用到陶瓷上,这种水、墨、彩自由融合的感觉,让他豁然开朗。“这种让人开心的感觉,是非常偶然的,后来我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在瓷上,我能奔跑起来”

  在中国,谈到瓷绕不开景德镇。中国历代的书画大家,也对在景德器中作画趋之若鹜。笔锋在泥坯上百转千回,再置于窑中千锤百炼,出窑成器,这瓷中的山水画作,自是别有一番味道。

孙大威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

  去年,孙大威受邀前往景德镇作画,并参观被誉为“众窑之首”的“柴窑”开窑仪式。在水墨间行走20余载的孙大威,以瓷为纸,以釉为墨,面对初具器形的泥坯,屏息驻足,凝神构思,不消片刻,寥寥数笔,一会是肆意天地间的山水,一会是似真似幻的绮丽自然……他笔下的瓷,却又不同于青花的静谧,总有一种灵动和跳跃。

一位观众在山水长卷前驻足欣赏。(记者 王宗阳 摄)

一位小朋友忍不住“惊叹”。(记者 王宗阳 摄)

  孙大威说,这种“灵动”是后来在瓷上出现的,并非提前构思。过去用宣纸作画,时间久了总有一些审美疲劳,自己作画便缺少了冲击力。“偶然在瓷器上作画,好像给了我一个新的天地,在它上面,我能奔跑起来了。”

  不满意的坚决要“砸掉”

  孙大威介绍,本次展览分为4篇,共展出了他创作的100余件作品。其中第一篇瓷板画26幅,第二篇青花28幅,第三篇瓷瓶20件,第四篇国画10幅,以及其他陶瓷艺术品。他笔下或水墨或泼彩的江河山水,或云遮雾绕或幽深静远的山林,或空旷无垠或孤鹰飞雁的大漠丘沙,无不表达着自己浸入生活感悟人生的情趣,以及放眼世界放眼人生的豪迈。

  不过,孙大威也有许多“无奈”。时至今日,他已经砸掉了许多好瓷器,只因对自己的下笔不够满意。“毁掉作品是很无奈的,但这并非行为艺术。”。文人墨客多伴儒雅,而孙大威却十分“性情”。他说,每个艺术家首先要尊重自己的作品,“拿不出手”的硬拿出去,这是一种十分不负责任的态度。“我很反感如今美术界一些‘应付两笔’的做法,我认为艺术不能调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