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南海问题国际化是战略短视

2012-05-10 15:41:00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南海 压力 人民日报 联合军演 霸主
[提要] 南海成为个别地区国家及其背后外部力量表演的舞台已有时日。南海问题国际化意味着胁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不负责任地将自身压力转嫁给他国;南海问题国际化意味着请来外部力量仲裁亚洲事务,给那些试图重温“霸主”美梦的人可乘之机;

  南海成为个别地区国家及其背后外部力量表演的舞台已有时日。这场大戏越演越热闹,甚至给人目不暇接之感:接二连三的石油勘探开发项目,颇有象征意义的登陆岛屿联合军演,紧锣密鼓的外交协调和“对表”,一唱一和制造舆论氛围……

  毫无疑问,这台戏是演给中国看的。几声喧闹的锣鼓自然无力胁迫一个大国放弃原则立场。对这一点,表演者自己也清楚得很。不过,在他们看来,倾力忙乎至少可以赚点人气,中国应对之举会进一步“放大”其对外部世界的“冲击和威胁”,遏制中国崛起的大网将编织得更加密实。走向成功的臆想给表演者带来十足的快感,一些人已经开始煞有介事地谈论中国的“被动”和“孤立”了。

  给这出闹剧起个名字并不难,七个字足矣南海问题国际化。或因为底儿虚,或慑于中国的实力,一些表演者眼下还没有勇气喊出这一嗓。不过,他们内心深处是中意“南海问题国际化”这个剧名的:简洁的语汇不乏全球治理的时髦色彩,甚至有保护弱者免遭大国欺负的“道义感召力”。

  南海这点风浪掀不翻中国外交大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热爱和平、真诚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中国不可能四面楚歌。中国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蕴含着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和自信,也是中国把握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做出的宏大判断。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的确很艰辛,但中国不缺乏非凡的气度和战略眼光。那些起劲谈论中国“压力”与“现实窘境”的人,实在是过虑了。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有自己的原则立场,这一立场是明确的,也是不可动摇的。争议问题只能通过声索国之间的双边谈判解决,南海问题不能国际化。

  南海问题国际化意味着将个别国家之间的矛盾扩大化,破坏来之不易的地区合作成果;

  南海问题国际化意味着胁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不负责任地将自身压力转嫁给他国;

  南海问题国际化意味着请来外部力量仲裁亚洲事务,给那些试图重温“霸主”美梦的人可乘之机;

  南海问题国际化意味着局势更加复杂,甚至有可能滑向不可控的边缘。

  某些国家不是以莫须有的南海航行安全问题为由炒热南海问题吗?一旦南海航行真的成为问题,不难想象整个世界将受到怎样的冲击。到那时,面对严峻挑战的不只是中国,也不只是南海地区国家。那些在南海问题上跃跃欲试的外部国家有勇气打乱世界发展进程,面对危害无穷的混乱局面吗?

  南海问题国际化是一种战略短视,是以破坏和平稳定大局为代价的情绪放纵,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破落户心理,是企图扰乱一个大国和平发展进程的冒险。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余梁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