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0 21:23:00 我要评论
来源: 光明网消费篇
10年前,我买一件衣服要坐车半个小时到大商场去。
10年后,我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等着卖家送货上门。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在这10年间可谓是突飞猛进。从淘宝到当当,从京东到亚马逊,再到团购,中国电子商务的火热发展间接带动了物流业、第三方支付等多行业的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2012年中国网上购物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2011全年网购规模达到8090亿元,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网购人数达到2.12亿,网上购物在网民中的渗透率提高到41.5%。下一个10年,电子商务的将从粗放转向差异化发展,电子商务的未来依旧前景广阔。
金融篇
10年前,每次去银行都要拿着存折和身份证
10年后,我的信用卡绑定了储蓄卡,每月会为我自动还款。
银行作为百姓财富管理者,在这10年间推出的金融产品不胜枚举,从存折到银行卡再到信用卡的发展,记录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轨迹。
不仅如此,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以及伦敦成为继香港后第二个离岸人民币中心,再到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都意味着以人民币为主导的中国金融及资本市场对全球的影响力逐渐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在这10年间走得稳健而快速。
进出口篇
10年前,我热衷于去西餐厅吃饭。
10年后,我习惯在超市买了进口调料自己做西餐。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据商务部数据,10年来,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GDP增长了两倍多。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超过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10。过去10年,中国每年平均进口7500亿美元,给其他经济体提供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10年来,中国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新增34.7万家在华投资企业。这些数字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消费,不论是苹果手机还是进口调料,都证明着“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科技篇
10年前,家里的电视机29寸,电视机柜特意买了个宽的,怕放不下这个厚重的大家伙。
10年后,56寸的液晶电视挂在墙上,居然还能看3D电影。
10年前,彩屏手机刚刚面世,我就买了一个,兴奋地和朋友炫耀、
10年后,我的智能手机能玩网络游戏。
10年前不管是液晶电视还是彩屏手机,还都算得上是稀罕物件儿。普通百姓大多还用着“电箱子”看电视,而手机也是仅作为通讯工具而存在。
现今,液晶电视已经基本取代了老旧电视机,成为城市日常家用电器中的一员。手机则更是印证了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其功能已经由单纯的通讯工具变成了集娱乐、购物、相机、上网等多元一体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工信部电信研究院4月发布的《移动终端白皮书》显示,2011年我国智能终端出货量达1.1亿,实际的移动终端出货总量达4.55亿,超过2011年的总和;这意味着,中国手机用户有超过10%的人用的是智能手机。电视和手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随着时代发展及科技进步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互联网篇
10年前,用电脑上网要用电话拨号,一上网就没办法打电话。
10年后,wifi和3G让我的手机和电脑都能随时随地无线上网。
10年前,我和笔友通信一次要半个月。
10年后,我们在网上不仅能随时聊天,还能视频。
很难忘记10年前电脑拨号上网需要占用电话线这一事实,而今,随着整个互联网的急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和依赖,网络已经如同电力一般称为了我们生活的必须品之一。
今年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手机网民达3.56亿。几大电信运营商早早嗅到了网络商机,无线信号覆盖随之悄悄在城市中兴起,未来,互联网的发展还会让我们的生活发生怎样的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交通篇
10年前,我骑自行车到公交车站坐公交上班。路上花费1个小时
10年后,我家门口就是地铁站,中间换乘一次,总共花费半个小时。
10年前,从北京坐火车到上海只能在火车上睡一夜。
10年后,从北京坐动车一上午就到上海了。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其奔跑速度几乎一样快。不论是地铁还是高铁,其覆盖都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有朋友经常喜欢周末从北京到天津购物,坐上动车22分钟便能到达天津这在10年前是几乎无法想象的。而今,地铁让区县之间的距离近了,高铁让城市之间的距离也近了。日前,铁道部印发《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二五”铁路发展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左右,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观念篇
10年前,我骑自行车上下班为了省钱。
10年后,我依旧骑自行车上下班为了低碳。
随着地球不断变暖,城市二氧化碳排放过量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兼顾环境和谐。“节能减排”在政府带头,企业跟进的措施中已经慢慢深入人心。以北京为例,从首钢搬离到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中国,正努力建设“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