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9 10:02:00 我要评论
来源: 大众网冯桂梅生前照片
她33岁的年轻生命,在5个人身上延续;她残疾的身体,撑起的是一个伟大的灵魂
本报通讯员 徐健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题记
冯桂梅,五莲县洪凝街道冯家坪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她是自去年全国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以来,山东省首位人体器官捐献者。
照片中的她,脸庞白皙、笑容恬静。33岁的生命,就定格在那里。
她是一位身有残疾的农村妇女,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捐献自己的器官和遗体。
她用自己的肝脏和两个肾脏挽救了3个人的生命,用自己的眼角膜给两位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带来了光明……
面对生活的磨难,她总以笑容相对
命运对她太不公平。1978年冬,她的降生给家庭带来的不仅是喜悦,还有愁容:她患有先天性足疾。
即便这样,她仍是村里人夸奖的好孩子:聪明、漂亮,甜甜的笑容天天挂在脸上。上小学,她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农忙时,她在自家开的小卖部当“掌柜”,卖货算钱“一口准”。
但不幸在14岁那年再次来临———正上初二的她被查出患上了脊柱侧弯。家人带她四处求医,诊断结果让人心寒:手术治疗仅有5%的成功率,失败则可能导致终身瘫痪!
已经懂事的她哭着要回家,父母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她不得不退学回家养病,一边进行简单的保守治疗,一边在家里自学。两年后,病情的发展让她不得不含泪告别了“上学梦”。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脊柱畸变成了“S”形,身体严重左倾、后仰,根本干不了体力活。
人生的花季,却是生命中最灰暗的日子里,她承受着别人难以体会的生理、心理双重痛苦。
她依然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好学的她跟村里的姐妹学会了勾花,钩针翻转间勾出一件件小巧别致的工艺品。
行动不便,家里的收音机便成了她最亲密的朋友。她从收音机里瞭望外面的大千世界,感受现代文明的熏陶。
“开朗,乐观”,提起她,乡亲们总少不了这几个词,“光听她说话、讲新闻,根本不会想到她是个身体有残疾的人。”
2001年11月,经人介绍,23岁的她与几十里外的山里汉子郑世堂结婚了。
“她打小身体就不好,但心眼很好,我看重她的就是这点。”憨厚敦实的郑世堂说。
结婚时,父母不放心她走远,丈夫便把户口迁到了她家。
他们不愿再拖累老人,坚持从父母家搬了出来。
没钱盖新房,他们在小村里“新潮”了一回——— 成了村里第一个租房住的家庭。
婚后,她就在家做些简单的家务,地里的农活儿有父母帮着,丈夫农闲时到周围的村镇打工,政府还将他们纳入了低保。日子虽然有些艰辛,却也其乐融融。
33岁生日那天,她收到了3个“生日蛋糕”
她渴望有个孩子,根本不顾身体的不便和亲友、医生的善意提醒。
怀胎十月,对一个四级肢体残疾、脊椎严重变形,仅仅能够自理的女人来说,该是一个多么严峻而漫长的考验!
她幸福地享受着这份煎熬。2002年12月,他们的女儿降生了。
婚后第四年,他们用积攒的7000元钱买下了四间土石房子。
生活充满阳光。她深深地爱着这个属于自己的家。
丈夫每天起早贪黑,骑摩托车翻越20公里山路到邻近镇上打工。她把家收拾的井井有条,让丈夫晚上回家能吃上热饭,睡前有热水泡脚。邻居们说,小两口感情很好,十年来没见他们吵过嘴。
女儿是她的希望。家里不宽裕,她做水饺、捏包子、烙油饼,变着花样给孩子改善生活;新衣服不多,但她总把女儿梳洗打扮地干净利落。
2009年,女儿要到4公里外的完全小学上学。每天早晨,村里人都会看到她笑眯眯地领着女儿来到村前,送上校车。傍晚,她又会早早来到路边等女儿放学归来。上学的日子几乎天天如此,严寒酷暑,风雨无阻。
不足200米路程,她得走十多分钟。看着无忧无虑、蹦蹦跳跳的女儿,这是她每天最快乐的时候。
2010年11月19日,是她33岁生日。在还不流行吃生日蛋糕的小村里,她却收到了 3个“生日蛋糕”——— 那是女儿画了送给她的。稚嫩的笔迹写下了孩子的祝福:“祝妈妈开开心心每一天!”
“媳妇高兴得不得了”,丈夫抹着眼角说,“谁知没多久就病倒了。”
受脊柱侧弯的影响,她每年冬天都会患上呼吸道感染,但往年在村卫生室吃点药就好了。而这次比往年严重许多,脊柱严重变形压迫肺部引发了炎症。村里治疗不见好,转到县医院,2011年1月初,又转入市人民医院,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最后的遗愿:“让我的生命在她人身上延续。”
在医院度过了兔年的春节,她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
躺在病床上的她,向丈夫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请求:“我要无偿捐献自己的遗体和器官,帮助更多的人。”
丈夫万分震惊,绝不同意。毕竟,“入土为安”是农村延续了几千年的习俗。但他知道,她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结婚第五年时,她就曾对我说想死后捐献器官。那是她从电视上看到一些新闻后产生的念头。”
她坚持,很执着的坚持。
看着时而清醒时而陷入昏迷的妻子,经不住她一再劝说,丈夫妥协了:“这是媳妇最后的心愿了,不能让她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丈夫向医生要来了一张纸,她戴着呼吸机坚持着写下了200多字的遗书:“……既然我承受这么多痛苦,我就想把我的遗体捐献出来,为医学事业做研究,不想让同样的病人再受折磨。我走后把所有能用的器官无偿捐献出来,让我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续,我的遗体送到医学院,供专家们研究脊柱侧弯的病例,减轻其他病人的痛苦,为我们的医学发展做出贡献。”
2月10日,她感到病情有所好,便回家向年迈的双亲做最后的道别。
“我是个残疾人,这辈子没对社会做过什么贡献,现在想做件有意义的事,想捐献器官和遗体,你们别不同意啊。”她对父母说。
父亲泣不成声:“她从小就受苦,我们没有能力帮她,难道还不能让她‘入土为安’?我们舍不得呀!”但作为女儿最后的心愿,他们又怎能不答应?!
2月15日,她执意要回到医院。“我知道,她有目的。”父亲说,“她怕自己撑不住,不能捐献自己的器官呀!”
2月17日,父母含泪在她捐献器官和遗体的申请书上签上了字。躺在病床上的她艰难地抬起胳膊,向父母伸出了大拇指:“看俺爹俺娘,多通情达理!”
这天是农历元宵节,晚饭丈夫喂她吃了几个水饺。窗外,灿烂绽放的五彩烟花映红了夜空,她久久地凝望着,苍白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2月18日晚7点20分,在与命运抗争了33年之后,她平静地离开了这个让她无限留恋的世界。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见证下,省人体器官捐献获取组织成功获取两个肾脏、一个肝脏、两个眼角膜,她的遗体被送往山东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
2月19日,在济南、临沂相关医院,5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得到了救治。她的器官挽救了3个患者的生命,让两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我女儿是个勇敢的人,能为社会着想,有责任心,我很自豪!”母亲说。
“她让我们所有人感动。”得知捐献者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子,参与捐献过程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董来东说。
“首例成功捐献实现了我省人体器官捐献零的突破。”山东省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省红十字会秘书长玄兴华表示,“‘生命在他人身上延续’,这是非常伟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一种体现。”
生命的高度
谁能想到,全省首位人体器官捐献者竟是一位来自山区的农村妇女?
谁会知道,在那瘦弱躯体里,竟有着如此宽广博大的胸怀!
面对命运的不公,她没有退缩。她的坚强、她的笑容深深印在乡亲们的心中。
她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她那整洁的农家小院里,两只羽毛灰亮的鸽子还在院子里悠然地踱着步子。对于女儿,她付出了比普通母亲更多的爱。丈夫说,她是个难得的妻子。父亲说,她是个有理想的人:她想写书,记录下自己坎坷的人生;她想入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她的肢体是残疾的,她的精神是高尚的。她本应是别人帮助的对象,却用自己的全部帮助了别人。她对生命的爱,是那超越了对个体生命热爱的人间大爱!
相册里,她青春的生命依然灿烂。春天里,她瘦弱的身影已经走远。但她那澄澈的目光,依然在注视着这多彩的世界;她的肾脏和肝脏,仍在支撑着3个坚强的生命。
桂香馥郁,梅曲骨直。这是许多生命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