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9 10:49:00 我要评论
来源: 大众网 在东营,有一位“献血状元”,他在11年时间里,累计无偿献血量12400毫升,相当于3个成年人的全部血量,按照救活一个病人需要800毫升血液计算,他所献的血可以救活15个人,他就是东营供电公司职工韩冬。
近日,东营市直单位,在东营市血站组织了一次无偿献血活动,记者闻讯也赶到了现场。人群中,一位中等身材、体型微胖的中年男子和血站的护士们亲切的打着招呼,“韩冬,看你比以前变胖了啊。”一名护士打趣说。“工作调到这边以后比以前轻松点了就发福啦!”他调侃道。对于血站的医生护士们来说,他显然已经是这里的“常客”了。他叫韩冬,东营供电公司的一名职工,他坚持十一年如一日的无偿献血,12400毫升的献血量足以让人惊叹。
十一年的献血马拉松
韩冬第一次献血是在2000年夏天,当时东营市血站正在进行扩建工作,血站申请了一台变压器,韩冬刚好负责该项目的电力营销工作,在与血站负责机电的工作人员交谈时得知血站血源紧张,医院对各种血型的血都很急求,工作完后韩冬二话不说就站进了等待献血的队伍,从那时开始献血,他坚持了十一年。
在与韩冬交谈的时候他不好意思的告诉记者“当时对无偿献血也不是很了解,我也是后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在与血站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才得知更多的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
从2001年7月份开始一直到今天,韩冬一直坚持保证每年1-2次的献血频率。血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院也很喜欢用献血频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血,因为输血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属于良性血液,在给急需要输血的病人治疗的时候能多一份安全的保证。当血站有病人需要紧急输血或者血源紧张的时候,血站就会给市民发短信或者打电话,看看有没有献血的意愿。以前韩冬在东营海港上班的时候,由于离东营市中心比较远,如果要来献一次血的话就要一天的工作时间。有时碰上病情危急的病人,接到血站电话,在海港上班的韩冬也会安排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前来帮助危在旦夕的病者。有一次,中心医院的一名患者需要紧急输入大剂量的O型血小板,血站的电话通知他后,毫无怨言的便从东营港赶过来为病人义务献血。虽然工作地点的距离给自己的献血慈善事业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他还是会抽出节假日的时间前来献血。
工作能手 公益达人
韩冬扎根电力营销服务一线十九年,他工作勤奋、积极奉献,从基层做起,不怕吃苦。在单位,工作上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先后被评为东营电力青年岗位能手、东营供电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东营供电公司优秀班组长,东营市“十佳电力彩虹诚信服务标兵”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初级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2006、2007年连续两年当选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供电营业服务之星”,2011年被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聘为“总经理联络员”,成为东营电力优质服务的杰出代表……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韩冬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作为一名老资格的青年志愿者他先后20余次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笑容可掬的他成为“海蓬行动”爱心奉献中最抢眼的一名“海蓬子”;他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残疾聋哑儿童,陪他们学习游戏;他到育才等学校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用电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受到孩子们的热情欢迎。他积极参加公司开展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电力彩虹海蓬行动”等主题活动,影响并带动了身边的一批人……
由于坚持连续十一年无偿献血,2010年获得了卫生部和解放军后勤部联合颁发的无偿献血金奖,一打无偿献血证和无偿献血的金银铜奖牌、奖状让同事们刮目相看,这不仅是自己的荣誉,也是自己为社会贡献的见证,自己所献出的每一滴血都有可能帮助一位危在旦夕的病人。(实习记者:万苏辉)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