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初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齐飞

2012年12月23日 12:32作者: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实现GDP40685.76亿元,同比增长7.9%,先于全国呈现基本回暖态势,同时单位GDP能耗为0.55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5.33%,下降幅度高于国家要求广东的“十二五”期间年均下降3.89%的节能进度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43%。总体能效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实现GDP40685.76亿元,同比增长7.9%,先于全国呈现基本回暖态势,同时单位GDP能耗为0.55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5.33%,下降幅度高于国家要求广东的“十二五”期间年均下降3.89%的节能进度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43%。总体能效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汪洋同志曾如此论述“加快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加快转型升级,必须强化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潮流,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战略主动。”

如今,广东的实际成效有力地印证了上述论断。广东正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绿色转型升级,初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齐飞,走上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正道,也为经济率先并继续回暖提供了后劲。

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

11月下旬以来,冷空气携雨频繁入粤,呼呼的北风也为阳江海陵岛畔的风电场带来了充足的风源,错落在山岭的风车不断欢快地转动。

“每个风电机组一分钟大概可以发13度电,这里33台年上网发电量可达43981.9兆瓦时,每年可以减少标准用煤1.34万吨。”国电阳江海陵岛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正浩告诉记者,这是国电南方分公司去年开始运营的首个风能源项目。由于广东的电力需求量大,海岸风力资源丰富,国电仅阳江市就布局了两个类似的风电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西电送广东的水电量达55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9.8%,节约标煤约83.6万吨。不仅有效缓解了广东的用电压力,而且为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

这是广东通过构筑绿色安全的能源防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缩影。正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所说,广东的绿色发展较快并且节能减排效果较明显,与能源结构比较优化密不可分,除了从省外调入天然气、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广东还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等清洁新能源。

这从一组组数据可见一斑:“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内风电装机总容量增长了6倍;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规模增长了5倍,核电装机容量、在建容量均为全国第一。总计起来,仅“十一五”期间,广东非化石能源发电机组累计发电2700亿千瓦时,替代原煤约1.1亿吨,仅这一项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亿吨。

这种趋势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仍然持续。截至上半年,广东核能发电229.40亿度,增长10.6%;风能发电9.70亿度,增长43.8%;风力发电机组114.15万千瓦,增长63.3%。

一方面是能源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对原有能源的优化也大刀阔斧。“十一五”至今年上半年,广东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近1250万千瓦,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目前,在广东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2005年的23.4%上升到32.7%以上,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2005年的35.5%上升到43.1%以上。这不但对广东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贡献巨大,也有利于降低广东经济增长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

借力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双赢

如果说优化能源结构主要着眼于降低排放来源的“输血”,那么如何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则关乎广东能否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率先回暖的“造血”。

广东是全国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环境压力较大、能源资源紧缺的省份,未来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期。

在这种形势下,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如何兼顾?潘家华揭开了其中的秘密,“广东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并且一直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以广东的能源利用效率高,单位GDP的排放低。”

今年来,广东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较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6月,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提高到22.9%、48.3%和12.0%,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增长11.9%,新能源产业增长13.4%。

省政府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陈勇也认为,除了在新兴产业布局上高瞻远瞩,绿色发展不是要抛弃传统产业,而是要按节能、生态的要求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

如中山小榄镇的金利宝公司,为了处理生产不干胶涂布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引进了高温裂解装置并进行锅炉改造。“这些改造措施投入了上千万元,但循环回用之后每年也为企业节约了近千万元。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在政府引导下率先绿色升级,几年下来,改造的成本在今年全部收回,还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当时的忍痛得到了回报。”公司董事长陈先生说。

目前,节能家电、绿色食品、低碳陶瓷……以技术改造、品牌带动,广东一批优势传统产业走向了低碳转型之路。

同时,通过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对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严格把关,“十一五”至今我省关停污染企业1.8万家,一批低水平重复建设被挡在门外。

一系列转型升级调结构的举措之后,广东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6.3∶50.4∶43.3调整为今年上半年的4.4∶50.4∶45。预计到2015年,广东将初步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创新机制,让绿色发展更可持续

有了前瞻的产业布局,如何发挥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让绿色发展成为顺应市场规律的可持续自觉行为?经过实践,一系列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也为我省经济提供了良好动力。

今年9月11日,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省份。当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揭牌,并且完成了中国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首宗配额交易。

这源于2010年国务院批准包括广东在内的五省八市开展低碳试点。两年来,广东加快探索碳排放交易,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在低碳发展的体制创新上找到了“钥匙”。除了在国内碳交易上试水突破,近一两年来我省新获国家批准的国际碳交易清洁发展机制项目21个,累计获批项目已达90个。

此外,近年来我省还提出了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绿色保险、排污权交易和绿色贸易等7项政策,有力地通过环境经济政策推动发展转型。

今年11月,省政府印发了酝酿已久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该规划将全省17.98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功能区划令广东进一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开发格局。

雄关漫道真如铁,广东迎难而上从头越。

按照国家的要求,我省“十二五”节能任务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8%,比“十一五”期间高2个百分点;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

而在此期间,按照广东“十二五”规划,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到2015年约6.7万亿元。压力当前,正如省经信委负责人所说,我省“以退促降”的空间逐步缩小,节能减排应更加注重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业态、新产品,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强化管理,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广东建设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只能继续坚定前行。(谢庆裕)

责任编辑:李润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