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携手开拓“金砖”市场 “广货”挖掘出新“金矿”

2012年12月23日 12:30作者:彭国华来源:南方日报

在参展企业中,广东企业的表现尤为抢眼,122家企业占据全部参展企业数量的“半壁江山”,“广货”正在加速走进印度这一“金砖国家”,从而在新兴市场挖掘出新的“金矿”。

为期3天的第十届中国商品(印度孟买)展览会昨日在孟买开幕,来自中国各地的220家企业、300多个展位,7500平方米参展面积,让位于阿拉伯海东岸的孟买掀起一股“中国热”。

在参展企业中,广东企业的表现尤为抢眼,122家企业占据全部参展企业数量的“半壁江山”,“广货”正在加速走进印度这一“金砖国家”,从而在新兴市场挖掘出新的“金矿”。

粤港携手开拓“金砖”市场

昨日,位于Goregaon区西部高速公路旁的孟买展览中心(BCEC)内人头攒动,第十届中国商品(印度孟买)展览会以其浩大的声势、丰富的产品吸引了诸多印度观众的目光。

展馆内,既有空气能热水器、高端音响、风扇等家用电器,也有LED照明、沼气发电等新能源产品,同时还有纺织服装、工艺礼品等轻工消费品。展位前人流熙熙攘攘,印度腔的英语让参展商不得不侧耳倾听才能顺利交流。

在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区)的参展企业中,广东与香港地区的展位最为引人注意,“GuangDong”与“HongKong”两个大大的招牌隔展而望,展区前挤满了前来询问的观众。

据了解,广东参展企业达122家,接近参展企业的“半壁江山”,而首次参加印度展的香港企业也达60余家,粤港两地参展企业达180多家,俨然成为展会的“中坚力量”。

东莞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关小姐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做空气能热水器产品,利用压缩空气后与水交换进行制热,他们来印度参展主要是看中印度的市场潜力。据称,印度的气候环境以及缺电的现状,给该公司的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香港贸发局制造业拓展高级经理梁国浩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来印度参展的香港企业涵盖服装、电子、家用电器、礼品等产品。香港与广东企业占据印度展的“大头”,一方面是由于地缘相近人文相通,另一方面,很多香港企业的工厂本身就设在广东各地,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营销环节都需要开拓新兴市场。

事实上,粤港合作开拓印度市场早在两年前就有先例,其时“2010粤港—印度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成功举办。梁国浩表示,今后将加强开拓印度这一庞大的新兴市场,同时也将继续组织企业进入巴西等市场“掘金”。

瞄准印度中产阶层“掘金”

从2004年的第一届印度展,到2012年的第十届印度展,从第一届的仅仅30多个展位,到今年的300多个展位,中国商品在印度的开拓之路,既印证了中国商品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印度市场的巨大潜力。

来自印度企业Mahesh&Sons(Huf)的Manish M.Rungta,在香港著名小家电Tunbow(东保)的展位前询问良久,他不时地看一看电烫斗、电热水壶等展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Manish M.Rungta表示,中国产品价格比欧美的要便宜很多,同时质量也十分好,很多印度中层家庭都喜欢买“中国制造”的产品。

据广东省贸促会副会长罗丙志介绍,以前印度商品大多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他们对中国商品了解较少,但通过多年的展会,更多的印度人深入了解并亲身体验到中国商品的物美价廉,中国商品特别是“广货”也逐步被印度市场所接受。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告诉记者,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南亚国家中与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国家。同时,印度的中产阶级队伍正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形成,这给了中国企业到印度来“掘金”的机会。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印经贸合作取得长足进步,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不足3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740亿美元,增长近25倍。据印度联合工商协会预测,到2015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将突破1000亿美元。

由于人口众多,印度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据了解,印度年收入在1万—2万美元的中产阶级队伍已超过1亿人,庞大的中产阶级以及金字塔顶端的富人消费能力惊人,巨大的消费能力所形成的商机吸引了中国企业的注意。

来自香港的兰蔻(LucKcode)贸易公司执行总裁李斌,在挂满高档皮草服装的展区内忙忙碌碌。她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做皮草服装生意,尽管每套服装的价格不菲,折合人民币在2万元左右,但印度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有着惊人的消费能力,不用担心他们的购买力问题。

梁国浩表示,尽管孟买素有“棉花港”之称,是全印纺织业的中心,但它们缺乏设计、创意、加工及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的环节,而这些东西正是香港所具备的。同时,印度强大的中产阶级队伍代表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对中国商品有很强的需求。

经济互补催动“龙象合作”

同为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长期以来中国与印度之间所存在的“龙象之争”,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全印度工业联合会总裁Ms.Rupa Naik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由于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如今“龙象之争”其实已变成了“龙象合作”。

Ms.Rupa Naik表示,其他一些国家进入印度往往看中的是时尚、娱乐等行业,但中国专注于经贸合作,因此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与印度主要专注于做服务业不一样,中国在制造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每年都在35%以上,而印度这一数值近五六年来一直在15%左右,但服务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近十年来均超过50%,这比中国高出12—13个百分点。

在双方贸易中,印度对华出口主要以铁矿石、棉纱等工业原材料为主,中国对印出口主要包括家电、工程设备等附加值较高的商品。截至目前,中国有近百家企业在印度设立了办事处或分支机构,而来自广东的多家知名IT企业,如华为、中兴等都已在印度投资设立研发基地和工厂。2011年广东对印度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

然而,由于中印双边贸易结构的不对称,导致贸易摩擦增加。2011年,印度针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了5次反倾销调查,增加税率次数累计达22次。

Ms.Rupa Naik表示,在外界看来,印度市场开放的步伐稍显缓慢,这影响了国外投资者的信心。但在投资与生产领域,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印度非常欢迎国外投资者进入。

Ms.Rupa Naik说,由于中国与印度双方在经济领域具有相当强的互补性,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龙象合作”。

■链接

全印度工业联合会:

邀广东企业进驻“德里孟买工业走廊”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全印度工业联合会总裁Ms.Rupa Naik呼吁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包括广东企业进入印度,特别是进入“德里孟买工业走廊”投资。

Ms.Rupa Naik表示,印度在政治首都新德里和经济首都孟买之间,规划了一条长超过1000公里的“工业走廊”。目前,进驻企业90%都是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等国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并不多。

据了解,“工业走廊”项目区域将跨越6个邦,包括1.8亿人口,计划到2040年建成一座人口达200万的国际新城。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走廊”的软肋,因此建筑成为其重点招商对象,而电子、医药、能源等领域也亟待国外投资者进驻。

(彭国华)

责任编辑:李润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