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和新:多举措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倍增

2013年01月07日 10:00作者:来源:

提供农业贷款支持,一些季节性的农产品,如秋季露天种植的白菜、大葱、萝卜、土豆、菜花还有鲜食的糯玉米等,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恒温库(提供无息贷款),应季储存,错季销售,对一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采取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予以扶持,既能杜绝应季“菜贱伤农”,也能在淡季的时候保障市场供应,避免“菜贵伤民”。

近年来 三农问题成了每年两会的重要议题,要想让农民得到实惠,首先对农业和农村要加大科技投入。

一、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作用,积极和农业科研院校合作,把他们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1.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合作社和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引进他们新培育优质高产的小麦良种,进行育种并建良种基地,再由农业部门或者大的种子公司以保护价回收,由政府全额补贴(原来对农民的良种补贴取消)免费分发给种粮农户,农民既增产又增效,还加快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快速推广。

2.引进新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新型肥料,通过合作社团购直接用在老百姓的地里进行对比性使用,让老百姓能亲眼所见,并体会到只有科学种田才是农民增产增效的关键。

3.在农村选择条件适合的合作社,建立农业科研院校的科研实验基地和技术推广基地。

二、送科技下乡,送技术到田间地头,不走形式,选择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农广校分校或教学点,长期及时的向农民免费传授农业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让农民真正的科学种田,在同一块土地上,投入同样的人力物力,能有一个更好的收成。

今年由于天气异常,强对流天气多和肥水过大等原因,造成了不同幅度的倒伏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减产。现在农村粮农年龄偏大,45岁以上的才在家种地,年轻的都外出打工了,使得管理跟不上,新技术不能推广,这样下去,造成了年轻人不种田,中老年人种田不赚钱的现象。 技术推广不到位,现在许多乡镇农技员,不到地里,不到田里。在办公室里搞报表,搞技术,这样农民用传统方法种地,麦子能不倒伏吗? 只有农技人员切实到田间地头服务,真正帮助农民科学种植和管理。才能让老百姓丰产也丰收。

三、继续加大派驻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进村帮扶的力度

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对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薄弱的村庄,继续加大派驻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 进行帮扶的力度。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通过他们所学的知识支农兴农。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文化、有激情,朝气蓬勃,思想敏锐,思维活跃,进取心强,把学到的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发展新理念、致富信息等输送给当地群众,增强农民致富的信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为其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干的好不好,不能光组织部说了算,要根据他给村里每年带来的变化和业绩,让老百姓给他们打分,纳入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的年终考评,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引导,通过建农业生态示范园,引领农民走生态农业之路,既能让农民增产增效,又能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质绿色安全的农产品。

1. 政府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对现有的土地进行科学的规划,避免重复投资,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在群众自愿的情况下,把原有的零星小块合成大块甚至合成一块地,便于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

2.扶持部分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生态农业示范园。养殖区必须配套沼气池,这样既能把畜禽的粪便充分发酵,也保护了环境,同时还为农业种植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创造一个宜居的美丽环境。种植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

五、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要更有针对性,要惠及大部分社员,在给予经济扶持的同时,要给予实物扶持,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向他们发放大型的农机具,由合作社组织对社员提供免费的农机服务,实现真正的农业机械化。

  现在有部分合作社,虽然名叫合作社,实际上只是几个人成立的经济组织。这样的合作社,享受着种植和养殖产品免税、政府扶持资金等好处,盈利却从不搞二次分配。现在还有很多合作社,集中(流转)了大片农田,可对农民来说,得到的只是固定的流转费,是个死钱,农民挣不到更多的钱,就激不起合作热情。如果有人领头,引领他们按照统一种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科学化田间管理的模式,做到统一种、统一收、统一销售 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谁的地还是谁的,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做到优质优价,确保农民丰产又丰收

六、建立信息平台为农民种植提供科学的参考

国内多个政府部门网站也有农产品的统计信息,但基本上是价格信息,如昨日以及今日的价格,这样的信息指导作用有限,因为在价格公布之前,菜农早在2个月或者3个月之前就已经种上了菜。对于菜农在新一年度种植什么,种植面积的预测性信息,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恰恰是空白。首先,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基本原因是供求的变化,那么有关市场供求变化的信息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生产者作为个体很难及时收集到全面的、最新的市场信息,因此很难对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这就需要农业部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准确、详细的市场信息,比如去年全国某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销售价格、消费情况、加工能力以及有何新政策等,帮助农民分析市场需求,把握市场动向,从而促使农民较科学地确定来年种什么、种多少,防止盲目跟风造成损失。

要靠农民自己去应对这个市场变化,他是做不到的。假如说我们全国信息平台建起来了,发布每年我们国家往年种植多大面积,在什么时候上市的,形成一个价格变化的趋势图。这里面自然需要一些相关部门或者人员,想想办法,多从这里面找出一些规律,我们就可以根据信息来预测下一步产业的总体情况。农民自己看,他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汇总结这些情况。这样及早向农民来发布这个信息,正确引导农民种植瓜果蔬菜。

另外商务部细分上海、山东、河南等地产销信息,指导发布山东蔬菜生产、销售、价格等信息,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蔬菜产销地,开通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多层次、多渠道发布蔬菜种植、产量、价格、销量等产销信息。

由于蔬菜还涉及到流通领域、其他省市客菜,因此信息要有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联手统一发布,信息要尽可能全面,涉及到运输费、市场需求量,其他客菜价格等等,对发现的苗头性异动情况,也应及时通过平台发布,及早提出应对预案。

七、减少流通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商务部首先是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通过全省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农校对洽会、农超对洽会,让农民的优质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和高校,可见通畅的销路是很关键的。各地商务部门要针对不同农产品的特点和供求情况,组织流通企业直接采购。保证农民的农产品优质优价。

八、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地方政府在发展农业种植项目时,不要光想着好卖,更要考虑到滞销,在立项之初就应当拿出防备农产品滞销的预警方案来。具体做法:

1.可以由政府协调在市区的居民小区免费为菜农设立便利的售菜点,农民所用的农用车只要不交通违章,建议交警对持证(由村镇出具的自产自销证明)的农民一路放行。

2.提供农业贷款支持,一些季节性的农产品,如秋季露天种植的白菜、大葱、萝卜、土豆、菜花还有鲜食的糯玉米等,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恒温库(提供无息贷款),应季储存,错季销售,对一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采取贴息、减免税收等优惠予以扶持,既能杜绝应季菜贱伤农,也能在淡季的时候保障市场供应,避免菜贵伤民

责任编辑:司君波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