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阳: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建议

2013年01月09日 15:32作者:来源:

狠抓运行机制,垃圾常清化。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实行开放式的市场运行,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也要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在农村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个“美丽中国”是针对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来说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农村建设以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目标的有效途径,“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保证和基础。

  据笔者调查,当前农村的环境污染、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村日常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的种类也愈加丰富,随处丢弃垃圾的现象十分普遍,农村垃圾治理迫在眉睫。

  一、目前农村垃圾的现状

  1、没有固定的场所,垃圾随意丢弃、堆放。大部分农村垃圾的倾倒地点是屋边、路边、河边、田边、塘边、村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倒在企业附近。

  2、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比较严重。一是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边;二是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处理成本太高,投入太大,养殖户根本承受不起。

  3、粪便污染不容忽视。如今农民种地施肥多用工业化肥,农家肥使用的很少,多数农户不再养殖生猪,猪圈实际成了人的露天厕所,粪便得不到无害化处理,任其自然渗透、排溢,污染了空气。

  4、农药瓶、农膜随意丢弃。农民喷洒农药后的农药瓶随手扔在田边,收获庄稼后,农膜也不进行捡拾,直接翻耕到地里,很难自然降解,对自然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破坏了生态平衡。

  二、农村垃圾的危害

  1、造成水资源的破坏。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洗衣粉、塑料制品的依赖性比较高,这些日用品所产生的大量污染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排放,加之农村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残留地膜、农药瓶、塑料废弃物因其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长,对环境产生长久影响,渗透到地下,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当前农村的饮用水中氟砷超标、铁锰超标、苦咸等现象大多由此引起。

  2、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若农村生活垃圾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瓜果蔬菜腐败,死鸡死鸭腐烂产生的恶臭污染以及其它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细菌和病毒影响身体健康。近年来农村突发心脏病、脑溢血患者增多,以及其它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与此有很大关系。

  三、对农村垃圾治理的建议

  1、搞好宣传教育,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保护环境的促进者。

  2、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安排专人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

  3、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形成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对于那些乱堆乱丢垃圾、污染生活环境的农户、养殖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4、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

  5、认真贯彻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遵照“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垃圾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措施。

  6、狠抓运行机制,垃圾常清化。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实行开放式的市场运行,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也要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在农村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责任编辑:司君波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