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重晚晴
2013年03月20日 11:35来源:
听闻垦利县出了一位“全国敬亲孝老之星”, 2013年1月31日,笔者来到垦利县康力老年公寓采访。“这位是高主任。”工作人员介绍说。仔细打量面前的这位“大姐”,皱纹早已爬上了额头,利落的短发,几缕时尚的染发似乎在提醒着大家,她还年轻。
听闻垦利县出了一位“全国敬亲孝老之星”, 2013年1月31日,笔者来到垦利县康力老年公寓采访。“这位是高主任。”工作人员介绍说。仔细打量面前的这位“大姐”,皱纹早已爬上了额头,利落的短发,几缕时尚的染发似乎在提醒着大家,她还年轻。
“我带你到处转转吧。”从三楼到四楼再到五楼,用了半个多小时,跟随着高主任巡查了60多位老人的房间,笔者的额头有些冒汗。
“还要锻炼呐!小伙子。”高主任开起了玩笑,“我每天跑三趟,都没你这样。”
一天三趟??????
七年来,她重复着七千多个来回,悉心照顾老人;
七年来,她没有节假日,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老人有需要,不管多晚,她都会随叫随到;
七年来,她带着她的护理部,伺候过192位老人,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亲闺女”??????
从她的工作牌上,笔者记下这样一个名字——高荣叶。
一次偶然的选择,将七年的付出变成平淡的执着
高荣叶开朗健谈,她始终觉得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人缘”好,她将自己定位成一个适合从事服务行业的人。
1960年11月,高荣叶出生在垦利县西宋乡邵家村,至今老邻居们还能想起那个聪明懂事的小姑娘。1978年,高荣叶从县卫校毕业后回村当起了赤脚医生,一干就是八年。2006年,46岁的高荣叶迎来了人生的一个转折,垦利县康力老年公寓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她决定去试试这份“伺候人的差事”,面对着丈夫的担心,她安慰说:“谁都有老的时候,我去学学,将来好伺候你!”
垦利县康力老年公寓由山东康力置业有限公司出资建设,占地51亩,建筑面积13300平方米,2007年9月被东营市民政局批准为社会福利机构。高荣叶刚来时,老年公寓尚在筹备之中,“空空荡荡一个楼,三间板房住里头。”当时的情景高荣叶至今还记得一清二楚。“一来了啥都没干,就是拔草,足足拔了一个月,手套磨坏三副。”
2007年,公寓正式运营,公司总裁李小华觉得高荣叶能吃苦并且有过当乡村医生的经历,便任命她为护理部主任,负责餐厅和老人们的日常护理。辛苦得到了认可,高荣叶更是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按照康力老年公寓“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服务理念,她带领大家为入住的老人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对每一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及个人喜好都了如指掌。护理员杨敏在这里工作三年了,她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她刚来时高荣叶对她说过的一句话,“咱们要让老人们觉得,来咱这里跟在自己家一个样。”
这些年,老年公寓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目前,公寓有62位老人常住,年龄最大的老人已有104岁高龄,21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在这些老人眼里,高荣叶是他们最善良、最辛苦、也是最疼爱他们的女儿,她的付出是很多亲生儿女也未必能做到的。
工作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先后有26个护理人员在这里落脚后又离开,院长也换了3个。工作累、压力大、待遇低成了很多人选择离开的原因。她却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七年,和她工作时间一般长的还有在厨房做饭的两位女“师傅”,她们戏称自己是老年公寓的“钉子户”。
如果仅仅是找一份可以赚钱的工作,一个月两千出头的工资会让她同别人一样选择离开,让她执着地留下来的,是她对养老事业的挚爱和对社会养老业发展的信心。
“我觉得社会养老是一种朝阳行业,会有更多的人了解、理解、需要,身在其中,我的价值可以得到最大程度地实现。”高荣叶这样描述着她对养老事业的认识。
心之所系的事业,将宁静淡泊铸炼成人生的烙印
“老年公寓初建之时,只有两位老人入住,当时招的六个护理员中,年纪最小的小张卫校刚毕业,两个厨师都是附近村的中年妇女,九个人围着俩老人转,被老人们戏称为‘九朵金花’。”高荣叶笑着告诉笔者。
公寓正式运行后,每天早上,高荣叶会骑上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到菜市场采购米面、时令蔬菜。老人们牙口差,她会特意选购一些容易做地“烂糊”的蔬菜,“都习惯了,现在做饭还是会做地很‘烂糊’,家里来客人吃饭,吃完总会问上一句,你牙口不好吗,菜做地这么‘烂糊’。”殊不知,高荣叶早已把老人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深深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如今,每天七八十人的伙食早已不是当年的小三轮所能负担,但是每当看到有自己擅长的菜品,她仍旧会“忍不住”亲自下厨。赵振锷夫妇就特别喜欢她做的菜,老是“关照”厨房,“有高主任炒的菜,记得给俺多弄些。”
考虑到老人们生活乏味,高荣叶经常组织编排“三句半”、京剧选段演唱、小吕剧等节目为老人们演出,变着法地让老人们开心。去年重阳节,她邀请社区管委会来搞活动,乐坏了八十多的李树芬大娘,“一下午光忙着鼓掌了,水果都没顾上吃。”桃花开了,她又忙着组织身体好的老人一同去赏花,一楼的宣传栏里至今保留着他们开心的记忆。每次活动她又是组织又是看护,累地一身汗,有的同事不理解,她也只是笑笑,“人老盼热闹,他们开开心心的,咱受点累怕啥。”
几年来,每天等老人们吃完晚饭,到各个房间巡视一遍后再回家,已成为她的必然工作程序。2009年10月的一天晚上,她安抚下老人后骑电动车回家的路上,被迎面急速行驶的机动车撞出3米多远,经医院诊断为右腿骨粉碎性骨折。许多老人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关怀慰问之情,在他们的心里早已把高主任当成了自己的女儿。然而她的心里更牵挂着老人,勉强在医院里住了72天就拖着病腿上班了。当她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老人们面前时,许多老人高兴地流出了眼泪。大爷大娘们纷纷围着她问伤口是否还痛,患有健忘症的扈大爷竟“埋怨”她,说:“你咋好歹不来了,俺寻思你是不是‘没’了。”
常年不知疲倦地帮老人们穿衣服、换尿布、擦身子以及病中看护,让她患上了失眠、全身骨节酸痛等毛病。2012年7月24日,她中暑晕倒在公路上,电动车滑出了老远,右腿皮肤撕裂缝了26针,主治医师严肃地告诫她,“要好好养养右腿,要不然将来会落下病根的。”她嘴上答应了,但在伤口“拆线”后的第二天,她又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困难没有让她走开,日渐消瘦的高荣叶和自己的团队齐心协力将康力老年公寓推上良性轨道。每当觉得担子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时候,高荣叶就会对丈夫或是两个女儿倾诉一番。她说:“只要闺女、‘老头’支持我,我就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
家人的理解支持,将感恩奉献调和成生命的基调
在高荣叶看来,自己有两个家,丈夫和两个女儿是一个家,这个家支撑着自己站起来;老年公寓是自己的另一个家,这个家需要自己坐下来。
高荣叶的丈夫叫张汉胜,憨厚老实,靠开大车养家,经常是一走一周。每次回来,他会打扫干净屋子,细心地检查妻子常用的药物是否短缺,然后等妻子回来一起吃饭。两个女儿都乖巧孝顺,高荣叶至今还记得送小女儿张强上大学时的情景,懂事的张强抱紧她说:“妈,注意身子,别太拼命,累了就给我打电话。”她觉得女儿长大了,欣慰地“哭”了一场。
去年,高荣叶的父亲也住进了康力老年公寓,老人对这里的服务很是满意,不过在来这里的第二天,父亲叫来高荣叶说:“闺女,给俺把房换成阳面的吧,你说句话就成的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啊。”高荣叶为难了,“爹,现在阳面都住满了人,等空出来咱再搬。”如今,几个月过去了,老人在阴面住得习惯反而不要求搬了。
在康力老年公寓三楼的黑板墙前,有高荣叶开辟的一块“园地”,上面清楚的记着当月老人的生日,“王秀梅,腊月初三、张佃绪,腊月二十六、吴宜堂,腊月二十八、毕爱玲,腊月二十三。”每到老人生日前几天,她就忙着和老人子女联系并给老人订购蛋糕,“康力老年公寓是一个养老机构,更应该是一条亲情的纽带,连接起老人和子女。”高荣叶告诉笔者。
常年的倾情服务感动了许多老人和他们的子女,锦旗、感谢信纷至沓来。东北辽宁龚大娘的儿子是出租车司机,常年在外无暇照顾母亲,听说康力老年公寓不错,就将母亲送了过来。这些来自外地的老人由于生活不习惯,精神状态和体质普遍很差,高荣叶就把老人们轮流接回家里耐心细致地照顾,老人们享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渐渐融入到老年公寓的生活之中。2009年中铁八局慕名发来传真电报,将一对老职工送到这里,并提出今后要长期合作。
七年来,她没有一次回家过个春节,与家人一起在家吃饺子、看春晚竞成为奢望;七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康力老年公寓常年有70人入住,入住率达90%以上,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养老服务机构。2012年11月,高荣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2012年12月29日,从第五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表彰大会传来喜讯,高荣叶被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关工委联合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投身养老工作两千多个日夜,照顾过一百九十二位老人,以后还会更多。她只是一个普通人,全身心地干着自己熟悉的工作,但因着那份执着,她便不再普通。
责任编辑:杨凯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