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回“爹”一养30年
这个超越血缘、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在寿光市清水泊农场一分场家属院,老郭叫郭延山,今年83岁,济阳人;“儿子、儿媳”分别叫李玉金和马龙英,均66岁。
领回一个“爹”一养30年
这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儿子、儿媳无微不至地照料年过八旬的患病老人,一日三餐,端屎端尿,日出而作,深夜而息;然而这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家庭,“儿子、儿媳”和这个老人没有半点血缘关系,30年前的一句:“老郭,你跟着我们一起吃饭吧”的邀请,延续至今,从那以后的32850顿饭,老郭和这家人没有分离过。近些年,老郭走不动了,60多岁的“儿子、儿媳”也老了,但是一日三餐依旧按时奉上,除此以外,还经常带他住院看病,每天伺候大小便。
这个超越血缘、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在寿光市清水泊农场一分场家属院,老郭叫郭延山,今年83岁,济阳人;“儿子、儿媳”分别叫李玉金和马龙英,均66岁。家属院距离市区40公里路,周围被万亩棉花地和芦苇荡所环绕,远离尘嚣,一片静寂。也正是如此,30年来,这个故事并未广为流传,只是在小范围内扩散、熟知。
身边不少人对李玉金夫妇的做法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质疑他们贪图老郭的退休金,有人说他们傻,还有人好意提醒他们是否考虑过后果。对此,他们都一笑而过。摸着良心做事,是他们一辈子的信仰。
领爹 在“免费饭店”老郭吃着吃着就不想走了
在清水泊农场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从公路拐入土路,在尘土中前行十多里路,才在一望无际的土地中,隐约看到了三座崭新的楼房,这里就是农场一分场家属院。
我们到达时,李玉金夫妇刚伺候老郭吃好了早饭,接着,李玉金给老郭打扫房间,马龙英又开始准备午饭。一日三餐,马龙英变着花样给老郭做。老郭行动不便有三四年了,但是身上一直很利索,屋子里也非常整洁。他们拿老郭当自己的“亲爹”。
老郭与李玉金一家结缘还要从30年前谈起。1982年老郭退休后,和李玉金做了近邻。老郭不会做饭,李玉金向他发出邀请:“老郭,你跟着我们一起吃饭吧。”马龙英做的饭菜可口,老郭体验到了从未享受过的家庭温暖。1983年的一天,他主动提出:以后要跟他们生活在一起。他说:“我老了,一个人终究不是办法,总得找一个可靠的人依靠着,你们就不错。”
32850顿饭老郭一直是家里的座上客
“事实上,那时我也做过思想斗争,当时两个孩子都小,每天再加上一个人吃饭,肯定是个不小的负担。”马龙英说,但是丈夫十分爽快,“吃就吃吧,人不是被吃穷的。”
从那以后,每天做好了饭,老郭都被按时叫在桌上。不久,李玉金套起了一个院,老郭住在北屋,李玉金一家住在西屋,正式地成为一家人了。老郭也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象征性地交点饭钱。
1988年,农场建起敬老院,老郭搬到敬老院居住。因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一天,老郭倒在了房间里。李玉金听说后,赶紧让儿子把他接回了家中。此后,就再也没走过。
一次,老郭动手术住进医院,要交一笔钱,可是平时老郭把钱到处埋藏,等到急用时,根本就拿不出。于是,在场领导的协商下,老郭的退休金交由李玉金管理。现在,老郭每月的退休金涨到了2000元,只要不住院,满足日常开支没有问题。
大爱30年,他们亲如一家单身老郭放弃寻亲
老郭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是一名孤儿,年轻时靠拉地排车、出大力为生,居无定所,衣不裹体,食不果腹。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把这些流浪者安顿了下来,老郭被安排到了清水泊农场。
特殊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他孤僻的性格,终生孤身一人,无儿无女。这些年来,老郭和济阳老家的亲人从未联系过。
“帮你打个电话问问老家还有哪些亲人吧?让他们来看看你。”“不用找了,你们就是我最亲的人。”这段对话,在马龙英和老郭之间发生过多次,但生活的满足让老郭彻底断了寻亲的念头。
近些年,老郭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光住院就四次。2013年春节前,老郭一下住了18天。这段时间,李玉金在农场施工走不开。马龙英一个人在医院忙不开,打算请一个保姆,但是对方一听说要伺候大小便扭头就走,最后,一天出到200元钱也没请到一个保姆。
于是,马龙英的两个儿媳、儿子、孙子轮流和她来给老郭值班。老郭的幸福让病友们羡慕不已,他每次都和病友们炫耀:“这是我的儿媳,孙媳和重孙,他们都可孝顺了。”
听到老郭这样称呼自己,马龙英的眼睛也湿润了,这么多年来从未叫出的称呼,实际上在他们的心中早已就存在了。
从台湾托人买药对老郭比亲生父母还上心
老郭喜欢吃山楂,他的桌子上一年四季少不了山楂。除此以外,他的房间里放满了各种点心和零食,大多都写着无糖。
在去年的一次查体中,老郭被查出患有糖尿病。有了这种病,老郭饭量大减,日渐消瘦。李玉金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李玉金的一个外甥在台湾定居,他曾听外甥说过台湾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不错,于是,他恳请外甥回家探亲时,给老郭带来了大量药物。
老郭行动不便后,大小便经常解在裤子里。马龙英想了个办法,把老郭的裤子做成开裆裤,外面再套上裙子,既方便又遮丑。这一招,解决了老郭大小便困难的大问题。
现在,李玉金夫妇两头的父母也都去世了。但是他们照顾父母的时间比照顾老郭还要少,操的心也要少很多。“父母没有埋怨我们,母亲去世前曾对我说:老郭一辈子不容易,一定要好好待她。”马龙英说。
冬日的农场满眼萧瑟,广袤的土地鲜有人烟,更看不到超市的影子。家属院的人,要吃蔬菜必须得到集市上买。距离这里最近的集市有20里路,但是马龙英每集不落,风雨无阻。马龙英说,老郭年纪大了,每天必须得吃蔬菜,否则大便就成问题。这些年,马龙英骑坏了五六辆摩托车,现在60多岁了,依然骑着摩托车去赶集。
大爱 放弃城市生活守着农场守着老郭
2013年除夕夜,李玉金夫妇彻夜无眠,泪眼相望。每当团圆的日子,对他们来说都是煎熬的。因为,他们太思念8年前因车祸离世的大儿子。
大儿子对老郭十分孝顺,有了好吃的第一个就想到他,老郭生病了,拉着他到处就医。大儿子也是夫妇俩的顶梁柱,家里大事小事都由他来拿主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彻底打垮了他们。他们也曾想躺在床上彻底消沉下去,但是想到老郭,他们又振作了起来。他们是老郭的全部寄托,他们倒下了,这个可怜的老人又该怎么办?
李玉金的小儿子在寿光市区买了房,邀请父母去居住。其实,他们也很想离开农场,因为这里有太多大儿子的影子。但是,再看看老郭,他们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些年,为了照顾老郭,李玉金夫妇几乎未离开过农场,即使有重要的事,也要留一个人在家。他们说,既然管了就要一管到底,为老郭养老送终,体面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