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长歌追梦人

2013年08月20日 16:52作者:来源:大众网

他没有什么惊人的豪言壮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但是35年的护路真情和一心向党的追求梦想,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认识他的人。

    苏立成,男,1939年5月,蒙阴县坦常公路石泉段养路员、石泉水库义务放水员,山东省模范养路员。作为一个普通的护路工人,他没有什么惊人的豪言壮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但是35年的护路真情和一心向党的追求梦想,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认识他的人。

    报党恩,他与路结下了35年未了情缘

    1978年,曾经因为集体劳动而受过伤的苏立成,在村里照顾下被安排当上了养路员,从那时开始他就与家门前那段弯弯的山乡公路结下了35年的不解情缘。

    苏立成负责养护的公路有两公里,依山傍水,北靠石泉水库,南靠高低起伏的山岭,有4个弯道和一个200米长的陡坡,论条件这条路段是比较难养护的,苏立成没有退缩,他在心里默默立下一个信念:既然村里照顾我、让我养护这条路,再大的困难也要把它养好,报答党组织对自己的恩情。

    苏立成所养护的路面,始终保持在优等路的水平上,不论是汛期还是干旱的季节,不论车次的多少,都能经得起考验而不受破坏。风雨天里,人家是从外面往屋里跑,他却是从屋里往外跑,好把被冲坏了地方及时修补上;下雪了,他就在第一时间到路上把准备好的防滑沙撒在路面。30多年里,在他养护的路段没有发生一起因为路面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他说,养路这么多年,对路有了感情,养路也成了自己的寄托,“吃好吃孬没事,但路一定得护好。下雨、下雪天,担心路上滚下山石来,不到路上来看看,睡不好觉。”

    有人粗略地算了算,按他所养护的2公里路段,每天按少里说走5个来回的话,一天就得走20公里,一年得走7000多公里,35年里就得走25万多公里,足足绕了地球6圈之多。

    护路情,他像呵护儿女一样养护着自己的路

    通过不断观察,苏立成凭着多年的经验,创造性地为公路垒起了路肩坝。从1985年开始,苏立成带着全家人用了一年多时间,从两里地外的山上开采石料,从陡峭的山路用手推车推了一千多车石头,上沟爬崖来回行程4000多里路,硬是把路肩坝全部垒了起来。

    “老人垒路肩坝从来不用线绳工具,但垒出来的东西比用工具量还整齐。”县交通局的工作人员说:“坦常路的每一次的公路加宽、加高改造,都要给苏立成制造一些‘麻烦’他看护的2公里公路的路肩坝去年又进行了改造,道路加高一次,他的坝就要加高一层,上次他修好路两边4000米的坝,用了3年。”

    为了对公路进行绿化美化,苏立成一车一车地从山上推来优质土壤,将风化土全部换掉以改善土质,又一桶一桶地从水库挑水浇树补栽,硬是种上了2万多株各类绿化苗木,其中仅他自费栽种的片松就有830多株。

    入党梦,在梦圆之刻他却遗憾地离开了那段弯弯山路

    30多年清苦的日子,苏立成没有给老伴冯佃花和儿女们留下什么财产,亲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最多的就是那一张张装满一大纸箱的奖状证书,从县级到省级的一个个荣誉诠释着这位75岁老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蒙阴县交通局的同志算了一笔账,这些年苏立成垒的路肩坝,按保守每米造价50元计算,4000米的坝价值就得20万元,如果再加上他种的近千棵柏树,苏立成就为这两公里路的贡献至少得30万元。因为道路改扩建,苏立成又先后进行了三次路沿石恢复,共采集沙土1200多立方米,垒砌路沿石9000多米,折合投入资金5万多元,而他没伸手向国家要过一分钱。而苏立成作为养路员的报酬每月不到200元钱,早些年这个报酬还要更低,就是全部按现在报酬算,他一年养路的收入才仅仅2000多元钱,35年收入也不过7万元钱,这比他无私的贡献相差的太多太多……

    得到的少,付出的多,苏立成不知让多少人困惑,他到底是为了个啥?30多年的坚守,30多年的奉献,支撑他的就是埋藏在心里的那个最大梦想--入党。他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默默地工作着,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工作,把这条路养好,自己就会离党员的标准要求越近,离党组织就越来越近。这个梦在他心里一直埋藏着。直到去年,在新华社的记者采访他时,他才终于说出了自己深埋在心里的最大心愿:“我75岁(虚岁)了还能入党不?”

    苏立成的心愿立即引起了当地党委的高度重视,当地党委一致认为:“像老苏这样一个30多年以路为家、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的人,像他这样不求回报、一心为公的人,像他这样甘愿寂寞、不图名利的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吸收他成为党员吗?”去年,苏立成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从那时起,他的工作积极性更高了,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然而,就在今年6月13日,在他刚刚被党组织吸收为预备党员后,在义务为村民放水浇果园时意外落水,不幸去世,在入党梦即将实现时,遗憾地离开了那段弯弯山路。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孙海燕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