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医生“插队”坦桑尼亚
——记临邑县人民医院麻醉医师任德华
任德华在坦桑尼亚和同事在一起
任德华在坦桑尼亚与当地医生结下深厚友谊
任德华在坦桑尼亚给病人进行手术治疗
任德华是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的麻醉医师,2011年8月,他作为国家卫生部第22批援坦桑尼亚德州医疗队成员之一,从北京出发,来到远离祖国1万多公里的坦桑尼亚首都的莫西比利国家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工作。
坦桑尼亚经济比较落后,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不论是气候条件还是生活习惯,都与国内截然不同。饮用水放几分钟就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泥沙沉淀,四五只大老鼠排着队在屋顶的墙缝中飞檐走壁。因为气候原因,当地蚊子滋生,被蚊子叮咬,就意味着有很大的几率感染到疟疾。居住条件不好不说,当地的工作条件跟国内比起来也有很大的差异。各种药品和器械极度匮乏,主打麻醉药物在国内十年以前就已淘汰,整个医院找不出一支提升血压的药物,病人在手术中出现血压骤降只能凭借辅助疗法处理。而且当地多种恶性传染病肆虐,尤其是艾滋病,在手术病人中发病率高达30%,由于各种麻醉操作都会接触到病人的体液和血液,医生在处理每一例这样的病人时,都必须格外小心谨慎。
困难摆在任德华的眼前,但是他没有被这一切吓到。他扑下身子,在陌生的非洲大地扎下根来,吃住在医院。几个月过去,任德华很快适应了环境,并用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当地人民和国外同行的信任。2012年3月,当地医院整形科邀请一位加拿大籍专家为一名2岁的重度烧伤患儿进行手术,当地医院麻醉科及整形科医生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孩子扎了三十多针,也没能成功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当教授已经准备要放弃手术的时候,“我试试!”任德华站了出来,这个中国医生到底行不行,所有的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然而任德华稳住情绪,沉住气,一针穿刺成功!“Perfect!Chinese!”手术间里掌声四起。
身在异国他乡,处处都是磨练。2012年10月,刚开始国庆假期,任德华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刚从医院回到医疗队驻地,就感觉眼睛胀痛,浑身没有力气,双脚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体温高达38℃。这可能在国内不算什么,而在各种传染病肆掠的非洲大地,高烧可能就意味着疟疾、霍乱甚至生命危险。高烧一共持续了三天,虽然最后确诊为细菌感染,不是恶性传染病,但是也把任德华折腾得元气大伤。俗话说,病榻之上最思乡,任德华在床上一遍遍的翻看着妻子和刚上小学的孩子的照片,却不能把生病的消息告诉他们,生怕亲人替自己担心。同室的队友见此情景,便小心翼翼地问道,后悔来非洲了?然而任德华收起亲人的照片,坚定地说:“烧总会退,磨练也总会成为经历,而为了这点事儿后悔,就是愧对了祖国的重托和亲人的期盼,更会愧对我自己!国家选择了我,我也选择了非洲!我就绝不后悔!”
任德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那颗无怨无悔的赤子之心。一年多来,任德华共完成各类大中型手术麻醉400余例,无一例麻醉意外和并发症发生,参与完成大使馆等中资机构及留学生医疗保健工作、中资公司员工突发医疗应急事件处理十数起,受到了坦方、中方及各国援外同事的广泛赞誉,其事迹被《中国健康报》《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山东卫生》等报刊相继报道。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