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红丝带
——齐河县第三汽车运输公司的哥张建
在齐河南来北往的大街上,有一辆出租车右侧后视镜座上,飘系着一条长长的红丝带,特别的显眼。上了年纪的人,身有残疾人,都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爱心车”,坐上这辆车,就像坐上私家车,的哥不但不收车费,还虚寒问暖,全心服务,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的哥张建开车几年来,义务接送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考试学生等上千人,搭出车费近万元。因为他乐善好施,心地善良,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爱心的哥”、“大义的哥”。
张建,齐河县赵官镇人,今年38岁,上有双亲需要赡养,下有刚上初中的儿子需要抚育,家境并不富裕。别人家都住上了宽敞明亮新楼房,而他们一家五口仍然居住在结婚时翻盖的五间低窄的平房内。张建为了养老育小,三年前,来县城第三汽车运输公司租车开。每个月首先要挣出2300多元的租车费,然后再挣才是自己的。所以每天,他都要比别人早起上路,都要比别人晚回出租屋休息。张建说:“一天下来,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自己难,但是看到上了车的老年人,颤颤巍巍的从口袋里掏出钱包,哆哆嗦嗦地点数10块、8块的零钱时,我就想起老家年迈的父母,我不忍心要他们的钱。对残疾人来说,挣个3块5块的钱可能不容易,但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并不是难事。少休息一会儿,多跑两圈就有了,所以帮助他们也不是难事。”
常年开出租车,看到老年人、残疾人打车不容易,有的甚至拒载,张建见了总是很生气,每遇到这种情况,他就加大油门跑过去,把老人或残疾人送回家。他说:“谁都有老的时候。人在做,天在看。好人一定有好报。”为了让残疾人、老年人,记住他的车,打车方便,他就在车的右后视镜座上系了一块红丝带。常了老年人、残疾人看到系有红丝带的车就会招手,张建就马上把车停下来,尽快地把他们送到目的地。一些学生看到他不收老人或残疾人的车费,就主动地替人拿。张建总是说:“你们现在花的是父母的钱。将来你们挣钱了,我一定会收。”
有一回,在阳光广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上车就问去禹城梁家多少钱,张建说:“看你这么大年纪了,不要钱。”刚走不远,又有两个年轻人打车到平原,问多少钱。张建想正好顺路送老奶奶回家,就压低价格说:“你两个每人50元。”年轻人一听很便宜,就上车了。张建说:“你两个得多坐一会儿,我要先把老人送到禹城梁家。”两个年轻人以为老人是张建的亲人或亲戚就答应了。到了禹城梁家,那位老人拿出四张5元的旧版人民币要付钱,张建说什么也不收,说:“留着钱,你自己买点好东西吃吧。”一句话说的老人眼中含泪,紧紧拉着张建的手说:“不瞒你说,俺儿和媳妇的车比你的好,但是他们……孩子,以后开车来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家。”车上的两个年轻人一看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车到平原,两个年轻人扔下了200元钱对张建说:“大哥,我们出门在外这些年,没见过你这么好的司机。”说完就跑进来往的人流中。张建本想赶上去把钱还给他们,一愣神,他们却不见了踪影。
还有一次,在县医院附近,一位老大爷面有难色地说回马集去,但是没钱了,问能不能捎个脚。张建说:“没事我送你。”说着张建把他送到县医院西边小车站,找到去马集的客车司机说:“请把老人家送到马集,车费我替他拿上。”司机问:“他是你什么人?”老人激动地抢过话头说:“俺不认识他,他是个大好人。”客车司机一听说:“这老人的车费我不能收,放心吧,我一定送到。”张建说:“以后你再免吧。”最终张建还是把车费递到了客车司机的手里。从此,他和老人成了忘年交。
在关爱老人、残疾人,接送高考学子的道路上,张建不孤单。高考前夕,公司都组织高考爱心车队,公司经理官延明说:“每年张建总是带头报名。在他的带动下,爱心车队很快组建完成。”张建说:“我就是一个开车的,能力有限,不能像一些大老板那样一捐就是几万、几十万,我只能力所能及的做点好事,帮助一些人,献点爱心。正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就变得非常温暖。”
商河的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来齐河串亲亲,张建把他拉到亲亲家,事后他给张建发来短信说:“在你身上,我看到了,齐河人的高尚品质。看到了齐河人的大义。”
看到张建人这么好,车的主人主动减免一部分租车费。张建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然后带着孩子来城里读书,安家。但是挣钱就要挣良心钱,做人首先得讲良心,这样才能出行平安,睡觉踏实。”
晏城镇大魏村村民孙华多次乘坐张建的车。他说:“我一个残疾人,深切感受到张建品质好,在他身上我深切感受到齐河人的“大义”。愿齐河处处飘扬美丽的红丝带。”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