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实现超越
多年来,她致力于把校园建设成为师生持续发展的家园,用“1123”工程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用多元成功理论开发师生潜能,为解决义务教育教育阶段农村学校课程开设和教师发展提供了范例。学校先后被评为莱芜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莱芜市师德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素质教育经验推广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接待省内外来校交流学习者6万余人。
董春玲事迹材料
董春玲,女,37岁,中共党员,1994年参加工作,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丈八丘联小校长,从教16年,先后被评为莱芜市感动我们的十大人民教师,莱芜市校本研训工作先进个人,莱芜市十佳校长,莱芜市教育创新人物;山东省优质课获奖者,山东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创新校长,山东省齐鲁名校长,全国巾帼建功模范标兵,全国优秀德育课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重点课题“基于实践的学生成长行动计划”之子课题“读书成长行动计划”课题负责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数篇,有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4项,撰写教育随笔和管理日志150余万字。
多年来,她致力于把校园建设成为师生持续发展的家园,用“1123”工程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用多元成功理论开发师生潜能,为解决义务教育教育阶段农村学校课程开设和教师发展提供了范例。学校先后被评为莱芜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莱芜市师德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素质教育经验推广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接待省内外来校交流学习者6万余人。
抓住一个“核心”:用心实现超越
她认为:以资源视野引领学校超越,这应该成为农村学校超越发展的思维核心。她从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三个视角挖掘农村学校的优势所在,帮助学校拓宽发展思路。
首先,她立足班子团队和教师团队两个层面分别确立了工作文化理念,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用心善待每一天”。她和大家一起设置了“赏心阅读”30分、“快乐劳动”11分、“阳光爱眼”15分等让师生修心、锻炼于一体,与常规“三步曲”--“快乐大课堂”、“快乐大课间”、“快乐大舞台”紧密相融,构成了学校独具匠心的文化渗透环节。
其次,她通过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和人力潜能开发,帮助教师拟定促进职业成长的循序渐进--“阶梯书”,帮助学生拟定促进学生成长的脚踏实地--“小脚印”,建立促进家校联系的你我牵手的--“成长卡”,让学校和师生的发展走上了可持续的道路。
再次,她带领师生实施“双十双百”工程,开展周末大实践和假期大实践,让农村的自然资源在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给孩子涂抹生命的底色。她说真正有大爱的人是从热爱脚下的土地成长起来的。
齐涛厅长在今年2月27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点评说-她让老师和学生找到了自己;做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建设两个“载体”,用心促进发展
一是建设优异的教师队伍。2005年秋天,她提出了骨干带动工程、读书成长工程和课题引领工程,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回信心,大批教师感觉到自己成长有了方向。2006年春季开始,她倡导班子成员“九个一”的工作常规,对教师的思想、业务成长实行负责指导制,并列入班子成员考评范围。同年建立起了片区研训、博客研讨、飞地培训、专家讲坛、心智拓展等全方位的教师培训模式。学校结合“读书成长行动计划课题研究”,采用教师自拟读书计划和统一拟定读书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考评考级,定期读书沙龙研讨,让教师走上了读书之路,目前教师能够做到主动买书读,依托学校的书社活动和博客交流及时畅游书海汲取营养。2006年7月,她积极争取了建校以来的第一个省级实验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从如何写课题实验方案入手帮助教师懂得如何做课题研究,让老师形以科研的眼光审视教育教学的品质。
2007年以来,该校教师教科研成果奖项已经达到20余项,学校为省级以上科研会议提供典型材料5次。据统计,获得市级以上教案设计和课堂大赛的教师有6人,辅导学生获省级以上表彰和奖励的师生达30余人次。师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倍受社会各界赞誉。
二是建设丰富的学校课程。在通过专职化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她带领教师通过开发第二技能,解决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开设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学校共开发出12门选修课程,成立了8个社团组织,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了全方位的课程套餐。在此基础上开发学生第二技能和家长技能,充实了师资队伍,提高了大家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教育教学的本领。
目前,她提出了“我”就是课程的理念,让师生、家长意识到人人都是课程,人人都具有影响力,既完善了学校文化,又提升了校园精神,“用心善待每一天”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2009年3月,省教育厅把学校的“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列为推广典型。
立足提高“三力”,用心履行职责
一是提高学习力。她善于学习和思考,不仅通读了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思想精髓,而且有计划地走访了近20位省内外优秀教师,至今撰写访谈笔记60余万字。她坚持学习与研训相结合、坚持行动与提升相结合、坚持平台建设与导师引领相结合,用自己的行动走出了一条适合农村教师成长的路子。在她的带领下,50多岁的教师也开通了自己的博客,他们从撰写“日出日落--我的一天”入手,学会了“行动研究”,学会了高效能的自我管理……。
2006年开始,她先后参加了上海、北京、江苏的教师培训,除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自费利用周末和假期外出学习。2008年11月,她作为山东优秀校长代表,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学习期间撰写《北京之行》文章达10几万字;会后与上海、大连、深圳等部分名师结成联谊团队,学校的教师已经和他们建立了网络教研关系。
二是提高协调力。她善于关注内外连个系统的同事运转和内外联姻。她积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党委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取得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帮助。2005年年底,学校路面硬化和网络问题得到解决;2006年年底,她争取政府支持,成立了学校发展议事会(由教师代表、家长代表、辖区的村民代表、人大政协等代表组成);2007年,区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出资23万余元对学校环境和内配设施进行改造。至今,每年党委政府都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师生学习费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给予业务指导,政通人和的外部环境对学校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在此基础上,她着重营造校内氛围,通过实施“一校三园”(家长学校、平安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成农村的文化高地;她和教师共同商讨拟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以人生导航”专题讲座为载体学会人生设计和自我评价,这些做法提高了教师对学校发展的再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三是提高领导力。她注重整合思想、理念、思维方式进行管理,巧妙利用“零缺陷”原理,对工作做到适度的放权、放手、放心,有能力的教师都能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智,都能够为工作的出色完成作出努力。每一年她都和教师一起拿出固定时间对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进行深度领会;每个月拿出固定时间,通过心智拓展培训改变着大家的思维方式。在其经常外出期间,学校管理井井有条,几名中层干部在副校长的带领下高效的做事。对校长的高度的信任感,对责任的高度负责感成为团队成员合作共事的粘合剂。为提高大家的学习力和行动力,她为每一位教师介绍了一位教育专家,教师可以跟踪他们的成长,和他们交流教育问题等。
她一直坚持上课、听课和评课,站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她说:当校长不能当一辈子,当教师也不能,而能够和孩子一起感受着生命的童真和童趣这是做人的本份!她始终对自己的教师和学生充满希望,她说在教师那里,校长是他工作中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农村的学校。有时她对待教师像对待孩子一样有耐心,在她亲自为教师申请教研课题,对教师加强科研方法的指导,直到大家豁然开朗,经常有这样的时候,他们忘记了时间和饥饿,但是却把那个幸福的时刻永远记在了心中。
2005年,她提出了“让校园成为师生持续发展的家园”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1123”工程,率先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教师专职化和技能开发开全了课程,以课程为载体为农村学校注入了活力。老师们都说:“我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激情,当老师原来可以这样开心和幸福”。《山东教育》、《中国教育报》曾以《激情超越》和《点燃农村教师的激情》为题作了详细报道。
陈小娅部长曾这样评价说:“董校长是在用心做教育,看到你们我看到了农村教育的希望,全国有40万个中小学,有40万个这样的校长,有上千万个这样的老师,我相信中国的教育是会不断成长的。”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