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香:用爱弹奏孝老爱亲之歌
面庞黝黑,身形清瘦,饱经沧桑的笑容里含着善良,这就是陈留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她的爱和善良诠释、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走在大街上如果问陈留香家在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只要问到一个儿媳妇伺候半瘫公公的,村里没人不知道。
面庞黝黑,身形清瘦,饱经沧桑的笑容里含着善良,这就是陈留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她的爱和善良诠释、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走在大街上如果问陈留香家在哪里,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只要问到一个儿媳妇伺候半瘫公公的,村里没人不知道。
陈留香,49岁,初中文化,大黄乡大赵村村民。自嫁入张家以来,她就以一个张家子女的身份,用爱弹奏出一曲动人的孝老爱亲之歌。
1964年2月出生在朱于村的陈留香,20岁那年与大赵村村民张振荣喜结良缘,婚后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和和睦睦,过的很温馨,是出了名的和谐家庭。日子就这么一年年的过去了,两个兄弟也都长大成家了,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却陈留香肩上的担子猛地重了起来。
十多年前,三弟媳妇因家庭贫困,留下年幼的侄子离家出走,身为人母的陈留香把失去母爱的侄子接到家里,视为己出,为他洗衣做饭,拆洗衣被,做冬衣,尽起了抚养义务。伯母的疼爱让年幼的侄子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健康地成长。为维持生活,三弟常年在外地打工,侄子一直由陈留香照看抚养。转眼间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这无非对家庭收入微薄的陈留香来说又是一道坎,她的压力没有让孩子看到,而是在背后省吃俭用默默地攒钱,不够就去借钱,供孩子读书上学,在她心里一直有一个念想:没文化就只有受穷受累,只要孩子有这个才,愿意上学,我们就得供。值得陈留香欣慰的是,侄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
2007年,公公张如华突发脑血栓,虽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却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人长期照顾。年迈的婆婆因过度劳累早在两年前已去世,二弟媳妇身体不好,照理公公重担,陈留香义不容辞的接下来了。老人病倒后,脾气暴躁起来,经常说一些令人伤心的话,挨骂是家常便饭,而陈留香却没有因此嫌弃,忙完农活回来陪老人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老人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到现在老人已经能自己坐起来了,吃饭、上厕所基本能自理了,原来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公公,再抚养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是二弟媳妇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由于二弟常年在外地打工,无人照料,常陈留香就忙前忙后,二弟曾想放弃打工,在家照料妻子,陈留香让他在外好好干活,多赚点钱,家里的事交给她就行,不用挂着。就这样不管在医院,还是在家里;不管是输液,还是煎药;陈留香就和二弟媳形影相随。二弟媳手术后不能干重活,陈留香就帮着喷农药、除草,她一个人种着7口人的地。
乡亲们有时同情的问陈留香:“老人不是自己的,你这样不累坏自己吗?”“儿媳妇和老公公常年在家不尴尬吗?”陈留香总是这样回答“丈夫的爹也就是我的爹,照顾老人是应该的。”“我在心里把公公当作自己的爹,闺女照顾亲爹有什么尴尬的,我们相处的好,男人们在外打工也能放心些,俺自己主动承担了照顾老人的义务,也算是替他们尽一份孝心了!”
陈留香,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照顾和她没有血缘关系的祖孙三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长期坚持更难,但陈留香做到了,她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了她的亲人。
敬老爱幼是中华儿女的美德,也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人人有一颗像陈留香这样仁慈感恩的心,尊老爱幼的风气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中华民族的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陈留香,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亲人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责任编辑:郑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