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市文登区高村镇虎山村,村口通往村里的那条2公里长的路上,常常会出现一个老人的身影,他有的时候拿着扫帚清扫路面,有的时候带着一把剪刀修剪路边的花枝。老人叫周作章,今年已经81岁,这条村路是他用了10年一点一点用铁锨铲平的,村路两边郁郁葱葱的花木也都是他亲手种植的。
一把铁锨铲平进村路
在为村子修路之前,周作章是文登区公路局的一名基层养路工,与道路整修打了大半辈子交道。2002年,周作章正式退休了,但是他不愿意就此闲下来,总想着找点事情干干,于是,他就盯上了村里那条坑坑洼洼的进村路。
“那时的村路是一条土路,坑坑洼洼的,尤其是下雨的时候,路更加难行,行人走路都是深一脚浅一脚,车辆颠簸得更厉害,经常溅得行人一身泥。”周作章说,退休在家的他觉得自己有养路护路经验,可以帮村里修一修这条土路,当时他也没多想,甚至都没和妻子商量,就拿着一把铁锨出门修路了。这一修,就坚持到了现在。
修路是个苦活,不仅要把路上的坑都填上,而且还要把路修得平整,便于行车。村里起初每年给周作章600元费用,他把钱全花在了修路上,有时候不够,他就搭上自己的退休金。
在周作章为村里修路期间,他的妻子因脑血栓而卧床,需要人照顾,周作章并没有因此停止手中的活,开始家里、村头两边跑,在家照顾好妻子后,就扛起铁锨出门修路。“这活干上了,就是我的责任,必须干好。”周作章说。
绿化道路只为村子更美
周作章修村路的日子一直持续了10年。10年里,这条进村路在周作章的精心维护下,没有再给村民们出行增添不便。2012年,在周作章维护的基础上,村里出资很快完成了村路的硬化,一条平坦的水泥进村路取代了之前的土路,周作章修村路的任务总算告一段落。
周作章修路的每一个过程,68岁的村民于华强都看在眼里,也真切感受到了这条路的巨大变化。“一开始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他会跟那条土村路较上劲,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不过我们都明白,他是为我们大家好,这种坚持让我很佩服。” 于华强说。
村里的道路完成硬化了,周作章本可以就此休息了,但他还是闲不住,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在村路的路边砌上种上花草,让进村路的景观更美。
现在的虎山村,平整的道路边种着月季花和百日菊,现在正值花朵盛开的季节,一路上姹紫嫣红非常美,这都是周作章一棵一棵种起来的。秋天他采集花种,在春天的时候播种。平时周作章就在路边仔细修剪枝叶、浇水施肥,看着这些花木长大。不仅如此,周作章还找来砖头石块,在路边仔细地砌起一条绿化带。一晃2年过去了,周作章种下的花木长得郁郁葱葱,进村路也被这条绿化带装扮得分外美丽。
现如今,周作章每天到村路上去转一圈已经成了习惯,有时候他带着扫帚扫一扫路上的沙土,有的时候就拿着剪刀在绿化带里修剪花枝,几乎一刻也闲不住。
身体允许就会继续做下去
“要是身体允许,我还会继续做下去,不管年龄多大。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这也是我的责任。”周作章这样说。
周作章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写诗歌,村里搭台开展文艺汇演的时候,他常常登台献艺,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作品,宣扬美德,抒发对家乡的热爱。
在周作章的家中,有一本厚厚的作品集,里面收录着周作章平时创作的诗歌作品,在一首他创作的《中国梦·虎山梦》的诗歌中,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家乡的热爱,这或许就是他执着于修路、美化村子的原因。
“我出生在虎山,这个山河壮丽的家园,我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要回家看看;虎山,三十年前的虎山,街道破乱不堪,坑坑洼洼的小路,胡同曲曲弯弯;三十年后的今天,虎山的村貌覆地天翻,水泥街道宽阔,鲜花开边两边……愿虎山的明天,比今朝更灿烂。”周作章一口气背下了他创作的这首《中国梦·虎山梦》的全文。
“我年轻的时候就离开村子,到很远的城市去当兵了,人到中年才回来,在外面的日子特别想家,觉得哪里都没有家乡好。回来后,就迫不及待想为家乡做点什么,我做的这些事情不算是什么,就是满足自己的一个愿望而已。”周作章说,除了美化村路以外,他正在创作一批新的诗歌作品,主要是歌颂家乡、宣扬美德方面的,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给乡亲们带来共鸣,大家形成合力,将村子建设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