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
张华祥,男,汉族,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垦利县农技站站长,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耕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好评。
张华祥,男,汉族,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垦利县农技站站长,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耕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好评。
积极承担农业科技项目,为全县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多年来,他承担了农业科研项目十多个,获得经济效益达亿元以上。如承担的滨海盐碱地棉花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增加产值达3234.6万元;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万亩棉花、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实现增加产值3940万元等。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在工作中,每年深入田间指导90余人次,举办培训班50余期,培训4500余人次,印发技术意见10万余份,推广新品种与新技术7-8个(项),参加科普赶集为民咨询1000余人次;认真搞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展示与推广,使全县先进技术推广率达8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升。
搞好农业规划与农业结构调整,编制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6-7个,编制全县农业生产规划与农业生产计划10多项,每年制定农业生产意见、提供生产建议5-6件,为领导指挥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调整种植业结构,合理作物布局,使全县粮经比例趋于合理,使种植业效益实现了最大化。组织实施好党的惠农政策,认真组织实施了粮食直补与农资综合补贴、棉花等良种补贴、小麦“一喷三防”、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按照省、市规定及要求,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严格程序,公正公开,确保了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累计补贴惠农资金2亿元以上,农业保险田间鉴定150万亩以上,农业受灾后农民获得赔偿资金5285万元,大大降低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搞好技术创新与发明。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生产条件与农业生产实际,工作中不断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创新,先后研究成功了盐碱地植棉丰产栽培技术、旱地植棉丰产栽培技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丰产栽培技术等10多项,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全国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力转化等。使当地的盐碱地、旱薄地得到开发利用,挖掘了土地增产潜力,提升了土壤生产力水平,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得到了农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获得荣誉:曾先后被授予东营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先进工作者、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全省农村科普带头人、垦利县十佳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先后研究成功了《盐碱地植棉丰产栽培技术》、《旱地植棉丰产栽培技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丰产栽培技术》等十几项,并获得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全国科学技术成果生产力转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省市科研成果等十几项。

责任编辑:毛德勋
本文相关新闻
热点图片
>查看更多美图<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