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工作的群众贴心人
2011年11月起,王凡军从事纪检、信访、稳定、综治工作,他认真接待每一名来访群众,及时处理每一封来信,把最让人头疼的信访工作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王凡军,男,1974年2月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2007年来先后担任五莲县许孟镇经管站站长、稳定办副主任、信访办主任、党委宣统委员。2011年11月起,王凡军从事纪检、信访、稳定、综治工作,他认真接待每一名来访群众,及时处理每一封来信,把最让人头疼的信访工作做到了让群众满意,先后获日照市纪检办案先进个人,平安五莲建设先进个人,全县为民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所在单位荣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大胆创新 做服务群众的“有心人”
许孟镇属于靠近诸城的边远乡镇,群众思想活跃,自我意识、维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较强,来信来访量居全县首位,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王凡军把群众来访作为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分析信访特点,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许孟实际,在全镇推行“三三四”体系和开展“法德进家”活动,有效解决了群众诉求,紧密联系了群众。
一是推行“三三四”体系,畅通干群联系渠道。“三个公开”就是在全镇公开领导班子、包村干部、“两委”干部联系电话;“三个环节”,就是每家每户发放一张包村干部的为民服务联系卡,每名包村干部一本工作记录簿,每个村建立一套村情档案。“四个机制”,就是对群众矛盾纠纷落实排查受理、梳理分解、分类办理、督导落实机制,确保群众诉求和利益得到及时解决。通过推行“三三四”体系,2014年,摸排受理的465件次群众来信来访,均在第一时间得到办理。
二是开展“法德进家”活动,提高群众法制水平和道德素质。主要实施“五个一工程”:每村一员,包村干部担任村里的普法宣传员;每村一街,每村建立一条图文并茂的普法街;每户一书,组织编写了《尚德守法》普法读本,印刷1.8万余本发放到每家每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每月一讲,每月邀请县政法部门对镇村干部普法教育,已培训12000余人次;每年一评,每年进行许孟好人、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评选。通过活动开展,全镇群众法制素质和道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情感投入 做群众的“贴心人”
王凡军把信访工作当作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具体体现。王凡军常说“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信访干部所行使的职责就是“用真情擦干一双双流泪的眼睛,用真爱舒展一张张愁苦的脸庞,用真诚化解一个个困扰的矛盾。”
该镇山王庄村的钱恒洲,已是一位89岁高龄的老人。战争期间,他支援前线抬担架,期间家中幼儿饿死,老婆再也未能生育,后来老钱收养一个孩子。近几年来,钱恒洲老人坚持认为是自己支援前线家中妻儿无人照料,导致孩子饿死老婆不再生育,多次到省进京上访。那一次,王凡军费尽周折亲自将老人接回后,与他的交谈结果让王凡军心里百味杂陈。钱恒洲老人说:自己为了打敌人才遭遇家庭悲剧,现在自己快90岁了,亲生儿子没了,收养的儿子在监狱服刑,儿媳妇离了婚,留下一个孙子,以后怎么办啊?等陪着老人到家中,看到钱恒洲老人的住房:又小又旧的土坯房,还有坍塌的的围墙......看到这些情况,王凡军很理解钱恒洲老人多年的上访。王凡军向镇党委和县信访局做了一次详细的汇报,协调救助资金2.1万元,帮助老人修缮了房子,通水通电。后来,为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又协调老人入住了镇敬老院,使老钱的生活再无后顾之忧,也彻底化解了这一信访积案。
无暇顾及 做家庭责任的“愧心人”
面对群众的各种诉求,王凡军隐忍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窝火受气……近年来,他习惯了信访工作这种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假日、星期天,也是不得清闲,更是紧绷着那根弦,无暇顾及爱人和孩子,也特别愧对年迈的双亲。
王凡军有时说:多么想有分身之术,好做到忠孝两全。2013年夏天,母亲脑梗二次发作,虽然及时治疗,但还是留下了手脚行动不便的后遗症。母亲住院期间,王凡军想起父亲平日曾多次嘀咕过身体不适,就顺便给父亲做了检查,没想到查出患了食管肿瘤,需要手术治疗。晚上,王凡军陪在医院里,听见两位老人互相安慰着,互相支撑着……想想自己这些年,却忙于工作很少问候一下老人的身体,反而是老人一遍遍嘱咐着“要好好工作……”直到老人都生了病,自己才来陪陪老人,难道非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吗? 2013年,女儿刚上高中,学校生活常常不习惯,而王凡军没有时间与女儿交流,当女儿说起别人爸爸常去送饭的时候,他心里总是有根脆弱的神经在颤动…
几年来,王凡军每天面对投诉电话、网上问政、群众来信、上访群众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电话反映问题和诉求1100多件次,协调帮助群众解决供电、吃水问题、道路出行、生活困难、低保救助、垃圾清运等民生问题460多个。“只要组织需要,我愿意在信访岗位上,多为群众办点实事。”这正是王凡军信访工作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王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