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汉撑起苦难一家

2015年11月04日 15:49作者:来源:大众网

李先才,家庭的苦难没有压倒这个耄耋老人,他用勤劳的双手、豁达的心态和无比的爱坚守着自己的小家。

  李先才,84岁,中共党员,淄川区洪山镇小红卫村村民,曾入选“2014年度淄博好人榜”,在职期间被评为淄博矿务局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模范,并于1969年代表淄博矿务局被邀请到北京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跟随中央领导人一起检阅庆典。

  在洪山镇小红卫村振兴巷2 号,我们见到了老党员李先才同志。李先才生于1931年,十几岁起就在煤矿上打工。1952年,当时淄博矿务局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李先才虽然文化低,但凭借自己对新社会的满腔热情,刻苦努力的工作和钻研,组织一帮跟自己命运相似的穷弟兄,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硬是把淄博矿务局建安队整合了起来。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成为当时淄博市乃至山东省赫赫有名的建筑队伍,并先后于1962年和1964年转战南北,前往西藏、新疆以及江浙一带进行援助建设,李先才也在当年学习铁人王进喜的事迹过程中成为带头人。在一项国家重点工程中,为了赶进度保质量,带领工友连续在岗位上奋战七昼夜,被传为佳话。李先才先后被评为淄博矿务局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模范,并于1969年代表淄博矿务局被邀请到北京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跟随国家领导人一起检阅庆典。这是对一个从旧社会长大的孩子的莫大的鼓励和褒奖,时至今日,每当提及当时那光荣的时刻,84岁高龄的老人百感交集,但在老人的脸上始终浮现着自豪感……

  谈到如今的家庭,老人唏嘘不已,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五十年的艰难。两个儿子自小就患有先天性智障,他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试过了很多方法,去过了很多医院,都难以治好儿子的病,还把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拖垮了。实在没有办法的李先才便只好一直带着儿子生活,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就这样,一直持续了近50年。“既然把他们生了下来,就不能把他们扔下不管。我活着一天,就要照顾他一天。”

  现在已经近50岁的儿子们除了吃喝,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李先才老人,50年如一日,一直像照顾两三岁的孩子般照顾着儿子。84岁,这个年龄的老人,都早就在家中安享晚年了。可李先才还在忙碌着,热饭、倒水、洗衣服,每件事都要亲力亲为。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83岁的父亲给50多岁的儿子做被褥的情形。环顾李先才家,最显眼的一件家伙什儿是一张大型的面板,李先才说两个儿子饭量很大,买馒头费用太高,都是他自己蒸馒头吃。每次蒸半袋子面,蒸好了冻在冰箱里,够三个人吃一星期的。但蒸馒头这样的力气活对80多岁的李先才来说已经有些力不从心,揉面揉不动怎么办?李先才找来一根一米多长、拳头粗的木棍,用来压面,李先才老人在旁边指挥大儿子压面,二儿子烧火蒸馒头,这是老人几年来教会两个儿子唯一能做的家务。李先才说,他这两个儿子除了吃喝,别的事情都不会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全靠李先才一个人。在农村,很少有男人会做这些琐碎的家务事,但李先才却已经这样生活了15年,这是因为他的老伴儿从2000年突发脑溢血,直到前年去世,一直都在床上躺着。耄耋之年的李先才成了全家的顶梁柱。李先才的家里家外打扫地干干净净,他说:“家里再困难也要有尊严的活着,不能因为困难就没有家样,一点儿都不怕累,就怕我身体垮了,没有人能够像我一样照顾儿子。有我在,就有人给他洗洗补补,给他弄吃的,给他们一个干净的家,我这一口气就是为他们留的。”李先才抹着眼泪说。

  李先才提到,原来他从不服老,但是最近两年感觉很累,体力也不如以前了,去年有一次还差点晕倒。他最担心的是,有一天他走了,谁来照顾两个痴儿?李先才说,自己什么都不缺,唯一的愿望就是儿子平平安安,自己能多照顾一天是一天。照顾两个儿子既是家庭责任,也是社会责任,因为两个儿子患有智障,具有突发的侵害行为,在社会上存在不安定因素,有时出门经常拿别人的东西,认识他们的一般不与他们计较,但遇到陌生人便会发生冲突,两个人身体结实粗壮,一般人很容易受到伤害,两个儿子只认他们的父亲,别人谁也管不了,尤其是他们的居住地距聊斋景区很近,流动人口较多,为了不对社会造成危害,李先才老人基本不让两个儿子出门。

  2005年,李先才的妻子宋桂芬突然晕倒被急送医院,经过紧张抢救,宋桂芬被诊断为脑溢血,病情非常严重。经过一个月住院治疗,病情逐渐得到控制,但2008年以后,宋桂芬病情恶化,只能躺在床上,吃饭全靠喂,为让妻子吃好每一顿饭,他先自己尝一尝,认为温度适宜才喂下去。怕长时间躺在床上生疮,他每天都要帮妻子翻身十几次。因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又加上体力消耗过大,李先才的身体日渐消瘦,体重下降二十多斤,承受着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艰辛。为了照顾儿子和老伴不得不24小时待命,夜里也不能睡个安稳觉,但为了尽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他一直坚持着。他说:“由于工作性质要求,自己常年在外,顾不上家,妻子为了支持自己工作,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承担着家庭的重担,自己给家里寄的钱妻子省吃俭用,基本都用来给儿子治病,妻子的病是让这个家庭多年的操心受累而积劳成疾。现在我已退休,该轮到自己来承担起这家庭的重担,作为一个男人义不容辞”。 每月近4000元的退休工资,按说日子不算拮据。但由于家里三个病人,钱全部都用来看病了。眼看着同事都搬进了新楼房,李先才却还是守着老家的几间老房子,屋里的摆设也相当简陋,家具、电器都是亲戚朋友替换下来接济给他的。由于生炉子取暖,墙面被熏得黑乎乎的,房间的采光非常不好。多年的辛苦劳累,李先才落下很多病,经常感冒;吃不好、睡不好,肠胃功能也有严重毛病,医生多次要求住院,可一想着儿子没人照顾,都只好放弃治疗。这些都没有难倒这位侠骨柔情的老人,言谈里只有对自己后世的担忧,作为一名优秀党员,他早已看淡生死,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两个儿子。年迈的老父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两个儿子,而且还是两位患有智力发育障碍、连爸爸都不会叫的儿子。这样的困难处境,若不是老父亲李先才尽心尽力、努力扶持,两个儿子的生活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并且最让人感动的是,在老伴儿得病后,数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料,没有放弃生活和家庭。

  2013年,在病床上与病魔斗争了5年的妻子宋桂芬病故了,虽然给这位老人减轻了生活负担,但精神上却给了他极大的打击,李先才说:“她躺在床上就还是家庭的一员,我还可以有个说说话的,她走了,虽然身体是就脱了,但让我在精神上失去了太多。”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现状,有着40多年党龄的李先才同志没有垮掉,没有向组织叫过一声苦,也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照顾,而是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支撑着全家,这是一种大爱,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人间真情。为了给妻子治病,家里欠了十多万的债务,李先才对这些帐都记得清清楚楚,许多人听了他的感人事迹都纷纷解囊救助,党委政府及企业单位也对他的家庭进行救助,他把这些钱款及自己积攒的工资都一笔一笔地还清了借款。他说:“那些欠款就是我的心病,借给我钱的那些人也都不容易,不能因为我困难就欠账不还,还不完帐,我死不瞑目”。村里、镇上、亲戚朋友也经常主动来给李先才帮忙,但李先才不愿给大家添麻烦,他总说,现在他还能干,又有退休金,又没了欠帐,日子好过多了。2014年有记者到他家采访,他对记者说,告诉那些好心人,不要再对我救助了,我有能力照顾好这个家庭,让社会放心,让政府放心。他说,党培养了我,给了我很多的荣誉和奖励,我会照顾好家庭,照顾好自己,请组织放心,只要我活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不会给组织添堵……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就是这几句简简单单朴实无华的话语,但折射出了人类最美好的品质,铮铮铁骨,不离不弃,坚守如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