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传大爱
2015年4月27日,这个看似普通平常的日子,对于43岁的市公路管理局济宁高速公路管理处济宁收费站收费员王传祥来说,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他要在这天为一名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5年4月27日,这个看似普通平常的日子,对于43岁的市公路管理局济宁高速公路管理处济宁收费站收费员王传祥来说,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准备,他要在这天为一名配型成功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自己一年零五个月前播种的善心终于可以开花结果了,这也让他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中济宁地区最快配型成功的捐献者。
捐献采集从当天上午10点10分开始,地点在济南千佛山医院血液内科病房内。随着医生将两根带有粗针头的出血管和回血管扎进王传祥的胳膊,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一个小时后,他感觉浑身发麻,护士说是因为钙元素在体内瞬间流失造成的,根据诊断为他推入一支钙针。刚打完钙针,他觉得浑身发热,看着丈夫接连不断出现身体不适,一直守在身旁的妻子王玉芬有些焦急万分。看着妻子疼惜的神情,为了不让她担心,躺在病床上的王传祥坚强地笑着说:“没事,没事,有点反应很正常嘛。”当时一心想着救人要紧,即使身体有些虚弱无力,他还是坚持做完了4个多小时的采集。
当日下午2点10分,从王传祥体内抽取的,还带有体温的241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被山东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立即送往天津,于当晚通过输液的形式植入等待救助的那名患者体内。当得知受助者成功接收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时,王传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条生命得到延续,他满心喜悦,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整个人感觉很轻松。
尽管直到现在,王传祥也不知道这位受助者是谁、长什么模样,但每当想到贡献一份造血干细胞、尽些绵薄之力,就可以挽回一个活脱脱的生命,几个原本幸福甜蜜的家庭,他就感到无比兴奋、无比幸福。
王传祥曾经是武警济宁支队的一名战士。2000年,在和战友一次外出途中,看到一辆红十字会采血车打着“急需B型血”的牌子,他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胳膊。“从那以后,我就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年都要献血。”王传祥说。一个偶然的行动,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从部队到地方,15年来再也没有间断,而且越献越多。截至目前,献血本就写满了20余本,献血总量已达43600毫升,无偿献血的奖杯也从铜质奖变成了银质奖、金质奖。
除了默默付出,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志愿献血外,工作和生活中的王传祥也一直是一个充满爱心,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2015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已过去整整7年。这天在王传祥家里采访的时候,除了一本本献血证、一枚枚荣誉奖章,记者还发现一张由中组部发出的“特殊党费”收据。当年,曾经身为军人的王传祥不能像其他战士一样,直奔前线抗震救灾,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传祥请求从工资里扣除一千块钱作为“特殊党费”,用于支援灾区救援。“亲爱的战友、亲爱的兄弟,虽然帮不上多大忙,但我会在遥远的孔孟之乡,为你们祈福”!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