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如意在遗体整容室整理化具
辛如意正和同事忙着插鲜花
辛如意,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出生于1982年6月15日。2003年回到家乡聊城参加工作,目前是聊城市殡葬管理处的唯一的高级遗体整容师。先后荣获“全市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市民政系统先进个人”、“市最美民政人”、“市第五届道德模范——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无悔的抉择
最初了解这个职业是1999年,辛如意不顾家人的反对考入济南大学民政学院,报考的专业就是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在上学期间,父母几次和辛如意商量换专业,说这个专业以后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交朋友、谈对象……但是最终辛如意还是说服了他们,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虽有一万个不乐意,但父母扔然尊重了女儿的选择,默默地接受下来。
2003年,辛如意被正式分配到聊城市殡葬管理处工作。辛如意回忆: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遗体时,自己害怕到竟然想逃跑,全身的所有器官都变得非常敏感。工作时,遗体散发出来的那种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即使戴着两层口罩,依然可以闻到,让人感到时时想作呕。我在心里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要坚强,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我就一定要好好做这项工作。最后战胜了自己,坚持到了最后。如今,辛如意可以平静的对待任何遗体,在她眼中他们并没有死亡,而仅仅是睡去。
辛如意介绍,遗体整容室师不仅仅要承受心理的压力,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疾病死亡是最常见的,如果是非传染性疾病还好一些,一旦遇上传染性疾病的逝者,即使你做了自认为很安全的保护措施,也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在为逝者化妆时,为了获得最好的妆容效果,常常得离遗体非常近,有时甚至脸和脸的距离只有10几厘米。还有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逝者,遗体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大多数都惨目忍睹。一般来说,给一个正常的逝者化妆需要大概30分钟的时间,而为非正常的逝者整容则花费的时间要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既然做出了选择,就要明白工作的意义,就要把工作做好。”辛如意说。
逝者亦有尊严
“让他们更自然,更安详,更有尊严的离开,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对于辛如意而言,死者有死者的尊严,而自己有责任将这种生命的尊严展现出来。
2003年刚参加工作时候,殡仪管理处的设施还比较落后,辛如意的整容室里没有专门的灯光,整容工作都是在日间完成。一天傍晚,辛如意正要下班,殡仪馆里运来了一具遗体,死者是被谋杀的,头与躯干都分离了,由于发现较晚,遗体上都是蛆虫,家属急切的要求为死者整容。辛如意看着家属迫切的眼神,答应了下来。她让同事帮忙找来一台落地灯,小心翼翼地为遗体清除蛆虫、慢慢缝合伤口,细心清洗遗体,给面容化妆。
整容历时一个多小时,辛如意自觉满意,便让家属查看,没想到家属突然扑通一声给辛如意跪下磕头,感激她还死者最后的尊严。辛如意赶紧搀扶,心里也被感动,更觉得自己的工作不仅仅在于遗体整容表面,更是心灵的工作,来抚慰社会的创伤。
每当悲伤的家属们看到亲人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而且非常慈祥的躺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对辛如意是特别的感激。此时此刻在辛如意心里感觉到为逝者化妆,让他们从容的离去,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也是对逝者家属最大的抚慰。随着时间的流逝,辛如意越来越喜欢这项工作,在她眼里这是神圣而光荣的工作。
职业即是信仰
从毕业到现在,辛如意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二年。十二年间,聊城市殡仪管理处的变化极大,简陋的几件瓦房,到现在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庄严肃穆的礼厅;从简单直接的服务态度,到现在“零差错”、“零事故”的服务承诺;从循环使用的塑料花,到现在的芬芳温馨鲜花......硬件、软件的全方位改善,让我市的殡葬服务水平大大提升,辛如意和同事们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在这十二年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殡葬意识得到了提升,殡葬工作者们也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接受。辛如意明显感觉到人们对她态度的转变,“冷眼”少了,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避而远之”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再惊讶、害怕和厌恶,而是尊重。
为了提高业务技能,辛如意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钻研深造,考取了高级遗体整容师;通过学习研究,将以前的粉彩化具改为油彩画具,有效解决了冻尸脱妆的难题,增加了容貌的光泽。目前,辛如意最大的心愿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用双手为更多的逝者去服务,让他们都能以更安详、更自然的姿态离开这个世界。
在这十二年里,辛如意遇到了形形色色的逝者,聊城绝大多数遗体整容都出自她手,粗略估计已经五万有余。每当家属为了感谢赠送她红包,她总会婉言拒绝,恪守着自己做人的原则。当人们开始思索如何重拾信仰的时候,辛如意已经将青春奉献给了丧葬事业,在她看来,将这项普通而又神圣的工作做好就是最朴素的信仰。
责任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