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遍撒育残童 冰心一片在特教
岳增文,男,1973年4月生,山东嘉祥人,中共党员,嘉祥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大学学历。
20载,岳增文老师在无声世界里默默耕耘,让一个又一个聋哑孩子走出了无声世界。他用感恩的心,恻隐的情和浓郁的爱,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特殊教育工作者真善美的赞歌。
做老师,还是做“妈妈”?“二十年他自己都没分清”
1994年7月,岳增文毕业于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被分配到嘉祥县特殊教育学校,面对一个个说话咿咿呀呀,比比划划的孩子和家长无奈的表情、求助的目光,他的心颤了,流泪了。
聋哑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他所带班级十多个学生全部住校,有的学生刚刚七八岁,从没离开过父母,与其说当老师,不如说当“妈妈”。作为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每天要带不熟悉学校环境的学生去教室上课、去宿舍休息、甚至连上厕所都要老师亲自带领,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还要亲自给他们解开腰带,等孩子拉完,把孩子屁股擦净,再帮他们系好腰带。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感冒发烧是经常的事。对离家远无法接走的生病孩子,他都是把食堂做好的病号饭一勺一勺的喂给孩子,有时候就干脆把孩子带到自己家里,亲自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
班里的薛海明同学,因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常常把鞋穿得走样。夏天还好,到了冬天,棉鞋总是被水浸湿,小脚因此冻得冰凉。见此情形,他为孩子买来一双棉鞋,每天晚上,都用热水给他泡洗双脚,并把湿了的鞋子放在炉子上为其烘干。以前学校取暖条件差,冬天宿舍冷,他给每个学生找来空的输液瓶冲上热水暖脚。学生过生日,他都是早早订上蛋糕,和全班的孩子一起为他(她)送上祝福。他用点点滴滴的爱让那些远离父母的孩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并使学生从心底爱上了这位比妈妈还心细的老师。
孩子学会说话了,他高兴得哭过好多次
照顾聋哑孩子难,教聋哑孩子学说话更难,对聋哑孩子来说,教说话比教知识更重要。为了教孩子发音,他都是把孩子的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放在自己的嘴唇边,让孩子感受声带的颤动和送气。在学习舌根音时,他甚至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口干了,喝口水继续教,喉咙肿了,就吃片消炎药,直到孩子们学会了,发音基本准确了,才肯停下来。双休日家长来学校接孩子,孩子比较清晰的喊着“妈妈”扑到家长怀里,相拥而泣的场景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是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这也是激励他不知疲倦的工作、无怨无悔付出的最大动力。
1998年9月,岳老师班里来了一名情况比较特殊的新学生叫任小刚。他来自比较偏远的农村红运乡,是三代单传的独生子,上有3个姐姐,老来得子,小刚自然被视为掌上明珠。孩子一岁多的时候还不会说话,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孩子耳聋。来学校的那天,岳老师看到两位朴实的农民领着个比比划划不会说话的孩子站在自己面前,诉说着给孩子治病的艰难过程, “老师,俺听说你最会教孩子说话,你要是能把孩子教会说话,叫俺做啥都行。”“你们放心吧,我会尽力的。”刚开始,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根本不听招呼,稍不如意就哭鼻子,几天过去了,一个发音都没教会。没办法,哭了哄,哄好了再教,几天下来岳老师嗓子就哑了。半年时间过去了,孩子终于配合了,一年过去了,孩子会喊“爸爸”“妈妈”了。两位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苍老许多的老人搂着孩子嚎啕大哭,只会重复的说一句话:“谢谢、谢谢......”他们哪知道,为了教这个孩子学说话,岳老师因为声带息肉做了手术。
孩子成功成才是他最大的欣慰
艰辛的付出必定带来丰厚的回报,20年来,他所教的孩子大部分都能够开口说话,并且让正常人能够听懂,给一个个残疾孩子、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看到孩子家长常常挂在脸上的笑容,见到老师总说的那句“谢谢”的话,他常说“这就够了”。近20年,他的学生很多都走上了工作岗位,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能够自食其力,过上了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先后有12名学生考入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大专班,一名学生从山东省特殊教育职业高中考入长春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在2013年举行的全县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小学组团体冠军,吴红正同学代表嘉祥县参加济宁市残疾人运动会获得了乒乓球男子单打第一名的好成绩。
辛勤的工作,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肯定,他先后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济宁市优秀教师、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骨干教师、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特殊教育先进个人。
责任编辑: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