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大爱 无私奉献

2016年11月09日 10:12作者:来源:山东文明网

他虽岗位平凡,但心有大爱,深谙“爱是美德的种子”“爱是充实了的生命”的道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邢斌,男,现年46岁,中共党员,鄄城一中语文教师。他虽岗位平凡,但心有大爱,深谙“爱是美德的种子”“爱是充实了的生命”的道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2015年,在得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积极配合红十字会完成了高分辨血样采集等捐献准备工作,并成为菏泽市教育系统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一、仁心存爱,静待花开     
  2010年5月6日,星期四。上午放学后,邢老师下班途经鄄城县人民广场。再次发现那辆上书“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的流动献血车,停靠在广场西侧。为弥补上次因感冒发烧没能成功献血的遗憾,邢老师义无反顾的走了上去。在血站同志的指引下,他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最终献血成功。      
  在领取献血证时,工作人员指着一份表格对他说:“你身体不错,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呀?” 面对血站同志的询问,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书上签了字,成为“中华骨髓库”百万“生命种子”中的一粒。他的毫不犹豫源自“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的心怀大爱,源自“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的无私奉献。      
  二、兑现承诺,实现对接      
  埋下一粒种子,孕育一份希望;奉献一片爱心,带来一丝温暖;许下一个承诺,只为一朝兑现。         
  2015年10月26日,邢老师等来了一个让他期待已久的电话。电话来自菏泽市红十字协会丁书状主任,电话中,他语气十分温和:“你的骨髓和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了,请问,你愿意为患者无偿捐献吗?”“能救人一命,当然愿意!”邢老师感觉自己的双手在止不住地颤抖,“这个电话我等了近6年,我以为我的血液会在中华骨髓库一直沉睡下去,没想到,奇迹降临了!”邢老师深知,造血干细胞在亲兄弟姐妹之间配型成功几率只有25%,无血缘关系配型成功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一——等来捐献的机会,太难了!电话中,邢老师告诉丁主任:“我可以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随时准备捐献!”      
  经过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高分辨配型检测和全面体检,最终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全部合格,邢老师将成为菏泽市教育系统骨髓捐献第一人。2016年1月2日,是赴济捐髓的日子。鄄城一中特在东校二楼小会议室隆重举行了欢送仪式。邢老师即席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给受捐者第二次生命,进而挽救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我感到非常荣幸。”欢送仪式结束后,在学校领导、市红会丁主任和家人的陪同下,邢老师立即赶赴济南实施捐髓。        
  “捐献之前,供者需做很多准备工作,其中最痛苦的步骤为‘动员’:即用外周血动员剂让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过程会引起骨痛及短暂的不良反应。”主治医生对邢老师做了以上叮嘱。1月7日,是原计划正式采集的日子。“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因我而重生,生命因我而延续就这样静静开始了……”邢老师默默地想着。8时30分,血细胞分离机开始转动,经过4多小时的采集,218毫升含有足够量造血干细胞的外周血液顺利采集完毕。           
  三、爱心奉献,情暖人间     
  爱心公益,讲究奉献,重在行动。“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确实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精神和心灵也可以得到升华,自己也是“幸福满满的”。爱心点燃希望,奉献成就未来。爱心无大小,重点在行动。邢彬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心有大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服务群众、献身公益的社会责任,令人钦佩、让人感动。他的这种精神,为鄄城一中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亮点,鄄城一中全校师生为有这样的优秀爱心人士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在头版刊登了“鄄城一中教师将赴省会捐髓”的消息。新浪网,菏泽网,鄄城信息港等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