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于殿作,男,1946年11月出生,莱阳市化工机械厂退休职工。他的父亲牺牲在淮海战役中,长眠异乡六十多年,于殿作和家人一直也不知道父亲的安葬地,这始终是压在他心里的大石。为了找到父亲的安葬地,退休后,老人骑着摩托车,靠着纸质地图走了四个省份,终于找到了安置父亲的烈士陵园。于殿作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还将一百多位胶东籍烈士的信息带了回来,并将它们一一“送回家”。
今日莱阳记者采访于殿作老人
于殿作老人送“烈士”信息途中
退休之后,七旬老人骑着摩托踏上寻父之路
于殿作3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就去参军了。一年后,战场上传来了父亲牺牲的消息。在于殿作的成长过程中,他对于父亲的印象,就是烈士证上的一个名字。寻找父亲,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的于殿作将寻找父亲的想法化作了实际行动。2015年的夏天,于殿作踏上了寻找父亲安葬地的旅程。他骑着摩托车,从莱阳出发,靠着纸质地图走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个省份,找遍了十几个烈士陵园,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在河南陈官庄烈士陵园找到了父亲的墓碑。“陈官庄烈士陵园是为纪念淮海战役第三阶段陈官庄地区歼灭战中牺牲的烈士而建的,其内安置了很多胶东籍的烈士,我在那里一个一个的烈士墓寻找,找了两天,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墓碑。”找到了父亲的安葬地,于殿作跪倒在地哭得一塌糊涂。“找到父亲安葬地之前,一直觉得父亲在外漂泊,现在,知道父亲被很好的安置在这里,心里踏实了,将父亲的信息带回家告诉家里人,觉得父亲也回家了一样。”于殿作回忆道。
于殿作老人整理烈士信息
重新上路,送上百位胶东籍烈士信息回故乡
虽然了却了半生的心愿,然而在寻找烈士的道路上,于殿作却并没有停下脚步。“因为我知道期望找到父亲的那种渴望心情,我想这些烈士的后人也会有这种心情。我觉得应该让烈士魂归故里,只要找到亲人了,他们也就回家了。”于殿作真挚地表达出自己送烈士信息回故乡的初衷。
寻找父亲的过程中,于殿作每到一个地方的烈士陵园,都会在陵园的墓碑上寻找胶东地区烈士的信息,并用相机拍下来,一共收集了一百多位家乡在胶东的烈士信息。为了让烈士与亲人团聚,于殿作每天早上五点多出发,晚上再返回莱阳。烈士的家乡分散在胶东各地,而且有的烈士亲人搬了家、有的烈士入伍时改了名字,送信息时就非常困难。于殿作经常一天就要行驶几百公里,风餐露宿、无功而返是常有的事。虽然送烈士回家的路并不平坦,但于殿作从未想过放弃。三年多来,于殿作行驶了一万多公里的路程,莱阳、海阳等地的烈士信息均已送回了烈士故乡。
于殿作说:“让更多的烈士英魂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他感到很欣慰。每次找到他们,除了伤感意外,还觉得好像如释重负似的,心情非常轻松。我觉得帮助烈士找到家以后,就好像他的灵魂就回到家了似的,我还会将这件事情做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近期,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物资分配问题受到媒体和网民的高度关注和质疑,我们对物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深感痛心、自责和内疚,对媒体和网民的监督和批评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关于分配给仁爱医院口罩的问题。2020年1月26日下午,我单位收到一家爱心企业捐赠KN95口罩3.6...[详细]
部分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缘何遇冷。每天上午8点,广西某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张羽璇老师都会守在电话前,进行线上心理援助服务。学校开设了两条服务热线,张羽璇说 “求助的人没有预期的多,我目前接到的电话没超过10个[详细]
当前,中国正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际社会也持续给中国提供支持与帮助。这三个不光彩的“第一”表明美方对此次疫情作出过激反应,不仅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背道而驰,也妨碍刻不容缓的国际防疫合作,极不可取,广遭批评。世卫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