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龙堂村:接力照顾孤寡老人32年

2013年05月06日 08:26作者:来源:大众网

  在宁阳县,乡饮乡龙堂村是远近闻名的“孝顺村”。从1985年起,村里4届村委32年爱心接力照顾孤寡老人陈桂英,把老人接进村委会大院居住,在宁阳当地传为了美谈。

  宁阳县龙堂村:4届村委接力照顾孤寡老人32年

  

  

  大众网记者 赫洋

  在宁阳县,乡饮乡龙堂村是远近闻名的“孝顺村”。从1985年起,村里4届村委32年爱心接力照顾孤寡老人陈桂英,把老人接进村委会大院居住,在宁阳当地传为了美谈。

  无儿无女老伴去世 村干部把高龄老人接进村委会

  据了解,陈桂英老人生于1923年,无儿无女也无亲人。1985年,老伴去世后,村干部想让她去乡敬老院生活,遭到老人拒绝。原因是在村里住惯了,每天都能和邻居们一块喝茶聊天。在屡次劝说未果后,时任村支部书记徐崇杰做出承诺:“既然是村里的人,我们就要将老人照顾好,从现在到老人去世,村里负责她的衣食住行。”

  当时正逢村里搞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五保户没土地,自然就没口粮。徐崇杰召开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达成一致意见,每年由村里为老人提供600斤小麦,每月给5块钱零花钱。当时老人的土屋已经漏水,村委打算在她老房子基础上给她重建两间新瓦房,老人却不同意。无奈只能按她的想法住进村委大院闲置的一间房屋,这一住就是32年。去村里办事的村民都会顺道去给陈桂英送点东西,这已经成为了龙堂村老百姓的一个习惯。

  老人吃水有人专门负责 屋里一年四季生着炉子

  上世纪80年代,村里家家户户都去几里外挑水吃,家中有劳力的还不愁,老弱病残吃水就成了天大的事。以前还能骑着三轮车驮水吃,但随着年龄增大,陈桂英再做这些事就显得力不从心。看到这些,新上任的第二任书记闫现春就采取了出钱让群众帮着挑水的办法,但换了好几个人都无法按时送。在村里当通讯员的郭新玉主动提出义务挑水。从1991年到2003年郭新玉老人去世,整整13年时间,无论刮风下雨,狭窄崎岖的小路上,都会看到郭新玉送水的身影,陈桂英屋里的水缸也从来都是满满的。郭新玉去世的那天,陈桂英一天没吃饭。

  时间到了1997年,爱心接力棒传到了刚当选为支部书记的王兆阳手中。随着农村经济的逐渐好转,村集体收入一天天壮大,王书记便着手改善陈桂英的生活。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村里出钱雇人负责她的饮食起居,村里和开零售店的王兆新定下了规矩:每天下午问一下陈老太想吃什么东西第二天进货的时候就替她捎来,账每月一公开,接受群众的公开监督。陈大娘的被褥每年换洗两次,老人屋里一年四季都生着炉子,老人的气色看不出这已经是年近9旬的老人。

  当被问到当年这样做有没有担心村民们提意见时,王兆阳说:“哪家哪户没有老人,谁都会有年老体衰干不动活得时候,照顾好每一位老人,幸福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村委会为每个困难家庭提供帮助 几十年没出现“不孝”纠纷

  2012年.陈桂英打算出门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正在隔壁开会的村两委成员听到叫声赶忙将老人送到了乡卫生院,住院期间为老人打饭、端屎倒尿,精心侍候,老人很快康复出院了。可伤筋动骨一百天,为了照顾她,村委6个人排好了班,做到床前不离人。老人的腿脚好了,村干部却有4人住进了卫生院。5月28日,陈桂英老人出现临终前迹象。龙堂村村委会马上开会商量如何料理她的后事。5月29日凌晨,老人寿终。村民按当地习俗挑选好日子送她上路。村两委和许多村民自发前来送老人最后一程。

  除了陈桂英老人,龙堂村每一个村民家庭只要有需要,村委会都会伸出援手。1992年,在村里干电工的许崇海不幸触电身亡,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从那时起,村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给这个不幸的家庭800元的补助,直到今天。

  十几年来,龙堂村没有发生过一起“不孝”纠纷。该村村民常传英从嫁到婆家第一天起,就精心照顾常年卧病再床的婆婆,经过23年的照顾,目前已经85岁的郑广英耳不聋眼不花。现在,孝顺村成了龙堂村的一张名片。村支书闫修华说,经常碰到大小子刚成人,媒婆便“挤破门”的现象,附近村里的丈母娘都说“把女儿嫁到这个村,我们放心”。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