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报新闻 媒体矩阵

大众网
全媒体
矩   阵

扫描有惊喜!

  • 海报新闻

  • 大众网官方微信

  • 大众网官方微博

  •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 大众海蓝

  • 大众网论坛

  •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首页 >2012专题汇总 >山东好人每周之星 >评选动态

山东省拟推送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公示

2023

/ 10/20
来源:

山东省文明办

作者:

手机查看

  根据“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相关要求,经基层推荐、群众投票和专家综合评审,现将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山东省候选人予以公示。如有异议,可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于10月24日之前向省文明办反映。

  公示时间:10月20日至10月24日

  联系电话:0531-51775644

  电子邮箱:sdhrmzzx@163.com

山东省文明办

2023年10月20日

八旬老军人坚持11年 资助20名大学生

  姚光武,男,1936年5月出生,济南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七休养所军休干部。每到夏天,姚光武老人有一件事一定要做,那就是助学。每年资助一到两名孩子上大学,今年87岁的姚光武已经坚持了11年。姚光武曾获得第一届“百名最可爱的泉城模范老兵”选树宣传活动之“道德先锋”模范荣誉称号。

  让生命因学习而光彩

  2022年8月中下旬,各地的大学陆续开学。菏泽成武和泰安宁阳的两名准大学生在大学开学前,分别收到了这位素未谋面的姚爷爷转来的5000元助学金。“通过电话,加了微信,老爷爷人很和蔼,也很温暖。”宁阳女孩园园说。自幼失去父母,一直在亲友的照顾下生活、长大,今年考上大学的她因为这一分帮助而感动。“电话里,感觉爷爷很亲切,就像一个亲人。大学里,我一定用努力来回报姚爷爷的关怀。”家在成武的小满说,再过几天,她就将在聊城大学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今年这两个孩子从小都没有父母在身边,能考上大学也非常不容易,能给他们一些帮助,让她们安心读大学,也算是我的一分心意。”姚光武说。

  2012年,在齐鲁晚报上看到阳光助学活动的新闻,姚光武用自己的退休金第一次资助了两名大学生。从那之后,他再也没中断过参与助学。从76岁到87岁,每年高考季,姚光武都会惦记着高考的学生们。11年间,老人先后资助过的大学生已有20人,捐出的资金也已经有10万元。受助的孩子有一个群名叫“让生命因学习而光彩”,随着新资助的两个学生入群,姚光武老人11年前建的那个叫做“让生命因学习而光彩”的微信群又热闹了起来。2012年初建之时,加上姚光武只有3个群成员,如今这个孩子们的“网络之家”也变得越来越热闹。在群里,姚光武时常会鼓励在校学习的孩子们,有新成员加入,或者有学生读研、读博、工作了,大家也会在群里做交流。

  “我自己年少求学不易,读初一就去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到了部队里,就越发感受到学文化的重要性。因为这些经历,我希望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因为学习而变得光彩。”姚光武说。

  阳光助学已经成为姚光武生命中的一部分

  对于自己资助的20名学生,姚光武对每一个人的近况都了如指掌,一直关注着每一个人的成长。在姚光武家里,有一个记录本,记录着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历程,这个小记录本也是他每每带在身边的物品之一。在他资助的20名学生中,已经有8名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陈祯研究生毕业后,如今已经是一位中学老师;张家瑞南京大学毕业,正在阿里巴巴工作;梁晓敏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姚光武每当听到孩子们考研、考博或工作的消息,自己都特别欣慰。

  希望为国家作更多贡献

  “一个快90岁的老人,做不了多少事情,照顾好自己,尽量不给社会、孩子添麻烦。在此之外,发挥自己的一些余热,这也是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一分责任吧。”姚光武说。退休前,姚光武和朋友一起捐钱在老家的小学设立奖学金,出钱给村里和学校购置图书。除此之外,姚光武还到红十字会签下了捐赠遗体书。


身残志坚艰苦创业 助人为乐带富乡邻

  马永海,男,汉族,1981年12月出生,山东省新泰市石莱镇崔家庄村村民。因儿时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行走。但身残志坚,自强自立,帮助别人特别是残疾人走上共同富裕路。先后荣获“山东好人”“泰安好人”“新泰市残疾人创业标兵”“新泰市残疾人工作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诚实守信,助力他人艰苦创业

  马永海初中毕业后,看到身边残疾人创业的例子,他内心萌生了赚钱养家、减轻父母负担的想法。1997年,他在家里干起了建材生意,费了好大的劲学会了开三轮车送货,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及时送货上门。有两次因路窄或下雨路滑,三轮车侧翻,他不顾伤痛,重新装车,按时把建材送到。别人说:“你这么拼命干什么?”他说:“咱要讲诚信不能耽误事。”有的村民没钱就欠着他从不催账,甚至减少或免除困难村民的欠款,17年来共减免货款18万元。2014年,他开始养猪,掌握技术后,不仅教村民技术,还无偿为他们的猪定期打疫苗,得到村民的广泛称赞。马永海常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我虽然身体残疾,但精神不能残疾,不能做废人,我不能让爹娘白白拉扯我长大!我不光要自己赚钱,还要带着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特别是残疾人都富起来!”

  奉献爱心,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2019年10月,他成立了一个鱼钩工艺品加工厂,招募残疾人就业,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生活保障。毛克彦是一名聋哑人,由于沟通交流困难,马永海就打手势、手把手地教了她七天才入门;毛克彦起初加工的产品残次品较多,马永海就自己重新返工,工资却按合格品付给毛克彦。为了能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收入多点,马永海把工序少、赚钱多的“好活”分派给他们。残疾人黄艳有2个儿子正在上小学,父母年纪大需要照顾,马永海尽量把一些“好活”分派给她,现在黄艳每月收入1500多元。残疾人巩玉丽腿脚不便,马永海就安排人捎去材料、捎回产品。巩玉丽过意不去,想少拿点工资,马永海说:“我办这个厂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附近村民看到加工鱼钩的残疾人都能挣钱,有的每月能挣到4000余元,还不拖欠工资,一些离不开家又没有挣钱门路的村民就找马永海加工鱼钩。不管谁来,马永海都耐心介绍、细心指导、免费培训,直到学会为止。目前,加工厂共安排100余名劳动力就业,其中残疾人15人。从事鱼钩加工以来,马永海没有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有时候周转困难他就贷款或找亲朋好友借,他说,“帮助别人,说话算数村民才能信任你,咱不能干昧良心的事”。

  拼搏赛场,帮助残疾人树信心

  马永海扶贫又扶志,看到周边很多残疾人自信心不足,对未来生活充满迷惘,他主动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信心。马永海经常看体育比赛,觉得自己举重还行,于是报名参加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他得知邻村残疾人陈军和宋奎存夫妇也有体育特长,就动员他们3人参加比赛。训练期间,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互相鼓励,不断提高竞技能力。比赛前夕,陈军想放弃,马永海耐心劝说:“我们参加比赛,不是为了拿奖牌,是证明我们身残志坚。”最终,他们4人都获得了奖牌,给家乡增了光添了彩,也让周边的残疾人精神大振。很多残疾人都纷纷以马永海为榜样,重拾起生活信心,主动走向社会,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马永海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和政府认可,他创办的鱼钩加工厂先后成为泰安市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泰安市“如康家园”创业基地。

  马永海身体残疾,本是需要帮助的人,他却身残志坚成为了帮助他人的典范,不仅自己致富奔小康,还鼓励带动其他残疾人自强自立,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十年捡来20多位没有血缘的“亲人”

  卜海乐,男,1985年8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电网山东滨州供电公司供电服务职工。自2012年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先后结对救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血液透析病人和困难家庭学生20余人。获得“山东好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授予抗疫保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爱无疆域 电工捡来瘫痪“娘”

  “中国共产党好,卜海乐好心人”。2023年1月8日,张希花大娘将感谢信托人转交到滨州供电公司。公司职工卜海乐是一名志愿者,10年前,一次志愿服务活动让卜海乐认识了张希花。当时,张大娘已瘫痪10年,她的女儿患有尿毒症、丈夫患腰椎间盘突出,一家三口全失去了劳动能力。卜海乐了解情况后,定期登门为他们一家人排忧解难、送米送面。

  多年来的帮扶关爱,卜海乐成了张大娘最亲的人。张大娘趴在床上一边默念、一边一笔一划的练习写“卜海乐”的名字。她知道卜海乐是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出来的好青年,就在感谢信上专门写上了“中国共产党好”。

  “海乐啊,我需要去医院做检查啦!”张大娘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然而家离医院有30公里。每次去医院张大娘就给卜海乐打个电话,卜海乐无论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来接送张大娘。在医院里推着轮椅跑前跑后、挂号抓药。时间长了,医护人员都误以为卜海乐是张大娘的儿子。张大娘也是逢人便说:“我虽然没有儿子,但是海乐对待我比儿子还亲”。2023年元旦前夕,迎来了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张大娘一家三口也都无一例外地“阳了”。张大娘的症状尤为严重。 2022年12月26日夜间11点,张大娘实在抗不住了,无奈打通了“儿子”卜海乐的电话。接到张大娘的电话时,卜海乐正在发着高烧,他强忍着病痛立即开车赶往40公里外的张大娘家,连夜送医院。

  真情关爱 伸援手帮助他人

  10年来,卜海乐先后结对救助的这样的“亲人”已经有20多人。滨城区杜店街道狮子刘村88岁的周学英大娘、杜店街道西李村退伍残疾军人李锁元老人、淄博市高青县小安定村独居老人张行平等20多人都是卜海乐没有血缘的“亲人”。10年来,每逢这些结对人员家中遇到困难,卜海乐就会及时伸出援手。这些年,卜海乐也是有求必应,把这些没有血缘的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2022年1月,卜海乐在滨医附院就诊期间,发现了住在停车场上的患有尿毒症的病人吴振华。经了解,吴振华是一位离异妇女,患有尿毒症已经10余年。了解情况后,卜海乐立即为吴振华购买了食品、被褥。为吴振华积极联系了一处活动板房,并且及时接通了水电。买来电暖气、电饭锅等家用电器。在40多天的时间里,卜海乐每天都要打电话嘘寒问暖,隔三差五就为吴振华送一次食品和饮用水,让吴振华切身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卜海乐还结对了7名少年儿童。每逢节假日,卜海乐就会走访,定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为他们购置学习和生活用品。卜海乐长期的真情关爱,让他跟孩子们成为“忘年之交”真朋友,有困难就打电话找“海乐叔叔”。“海乐叔叔,谢谢你的帮助,我一定加倍努力学习,将来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2022年11月2日,滨城区里则街道小学二年级学生代佳宇认真地对卜海乐说。

  善行善为 爱的奉献无止境

  自2019年开始,卜海乐还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只要血站需要他做到随叫随到,献血总量多达18600ml。一般没有特殊情况每个月卜海乐都会捐献一次血小板。2022年,卜海乐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2022年9月16日,卜海乐正式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

  卜海乐得知河北省涿州市、北京市房山区特大暴雨灾害后,立即购买1万元物资,连夜租车送往涿州。卜海乐还专程前往北京市洪涝灾区参与救灾抢险,把爱奉献给最需要的人。

  卜海乐怀揣着一颗“善小”之心,善行善为,以帮助别人为快乐,其事迹被新华社、学习强国等媒体宣传报道。


火场合力搭梯救人

  张涛,男,汉族,198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办事处党政办公室科员、文化站长。吕文杰,男,汉族,1980年8月出生,群众,菏泽市牡丹区牡丹街道个体经营户。在一家仓库发生火情危及周边四层小楼的危急时刻,张涛、吕文杰相互配合、利用长梯从火场救出两人,得到了广大居民和网友的一致称赞,获“菏泽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火情当前,英勇救人

  2023年2月27日下午1时40分左右,菏泽市花园路三信购物超市西邻一存放PVC自来水管的仓库因不明原因发生火情,现场滚滚黑烟直逼前方一栋15米高的四层小楼。

  “我看到浓烟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突然听到有人说四楼还有两个人被困在里面。”张涛回忆道。当时火势已经蔓延开来,火光一片、浓烟冲天,通往四楼的通道全部被浓烟和热浪封锁。被困的两人位于四楼一房间内,因浓烟太大无法呼吸,便将身体置于窗外的空调外机架上,情况十分危急。

  这时,张涛想起附近相识的车行老板吕文杰店里有救援合梯,便赶紧给他打电话。接到张涛的电话后,正在修理电动车的吕文杰将扳手一扔,单手扛着合梯就赶了过去。

  时间就是生命。两人汇合后,迅速将救援合梯打开放置好。张涛首先顺着合梯爬到二楼平台,吕文杰紧跟其后。在一楼热心群众的帮助下,救援合梯被合力拉到二楼,二人迅速将其放置在被困人员所处位置。二楼的平台较窄,现场浓烟滚滚,但张涛和吕文杰没有丝毫退缩和犹豫。两人顶着浓烟,用身体紧紧固定住合梯,防止合梯倾斜过度发生意外,互相配合着帮助被困的两名人员爬上梯子,逐步顺着合梯逃生,最终将被困人员安全救下。

  见义勇为,广为赞扬

  “为这两个勇敢的帅哥点个赞!”“真英雄!”“平民英雄!”“正能量,赞!”张涛、吕文杰合力搭梯救人的过程被现场的市民拍了下来并传到了网上,两人的见义勇为之举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在各大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总阅读量达10万余次,点赞量1.5万余次,传递了见义勇为正能量。

  “我当时没在店里,他也没说,后来从朋友圈上看到了,觉得他真勇敢,真棒!”提起丈夫救人的事,吕文杰的妻子曲美玲说。就在救完火的第二天,吕文杰因吸入浓烟太多,嗓子疼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他感到很骄傲。“作为一名普通市民,面对当时的危急时刻,容不得自己多想。”吕文杰说,“下次碰上类似情形,我还敢上,而且一定会处理得更好。”“救人,是我们应该做的。即便不是我们,相信也会有其他人挺身而出。”张涛不仅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退役军人。救人的视频传出来后,周围的人说他是英雄,但他说自己算不上英雄,希望有更多的人,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上阵父子兵,勇救落水者

  冯元起,男,1963年9月生,烟台市栖霞市大柳家榆林子村村民。慕晓伟,男,1985年10月生,烟台大学七餐便利店员工。2023年端午节期间,一对母子失足掉进烟台市莱山区金地格林世界人工湖中。危急时刻,冯元起、慕晓伟翁婿二人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跳进湖中将人救起,并对他们实施紧急救护,成功挽回两人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烟台人的勇毅本色。

  义无反顾 入水救人

  2023年6月22日,正值端午假期,慕晓伟知道岳父冯元起今天要来家中共度佳节,于是早早结束工作,满怀期待着亲人团聚。进门换好衣服刚准备吃饭,突然听到楼下有人在高喊“快来人啊,有人落水了!有人落水了”。冯元起、慕晓伟二人急忙跑到窗边去看,只见一个孩子正在湖水里扑腾着,旁边落水大人的头埋在水里,已经开始下沉 。看到这种情况,冯元起、慕晓伟两人二话不说,急忙往楼下冲去。 待二人跑到岸边,看到已经有周边的群众在试图救援落水的孩子。没有多想,岳父冯元起纵身一跃,跳入河中,女婿慕晓伟也紧跟着跳了进去,并快速游向落水者。

  众人合力 成功施救

  他们先是将离岸边最近的孩子推举到岸上,在岸边群众的协助下,将孩子拉上岸,来不及停顿又转身下水去救孩子母亲。此时,孩子母亲由于恐惧紧张,已经无法配合救援。 虽然冯元起、慕晓伟二人都会游泳,但是毕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只能一点点把落水者往岸边推。湖岸边的大斜坡和湿滑的水下都给施救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冯元起、慕晓伟二人尝试推举多次才在岸边群众的帮助下将落水大人送上了岸。上岸以后,周围群众合力把落水者抬到岸边平地进行急救,此时120救护车也及时赶到。冯元起、慕晓伟二人此时的心才算踏实下来,默默离开返回了家中。

  热心公益 延续温暖

  对于冯元起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救人了。2021年冬天,一个200多斤的大小伙子在湖边落水,一直在喊:救我救我。还好当时穿的羽绒服有一定的浮力,路过的冯元起听到呼救声,便赶紧找了一根长杆,把他拉了上来。

  日常生活中,冯元起、慕晓伟翁婿二人也都是热心肠。只要有时间,他们都会尽可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清洁家园、邻里互助等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我只是这个大爱城市中普通的一员。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都会尽力去帮助,尽力去服务。”穆晓伟说。

  危急关头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冯元起、慕晓伟用自己的善行义举诠释了见义勇为的时代新风尚。日常生活中,他们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温暖与力量。向见义勇为、热心公益的冯元起、慕晓伟致敬,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平民英雄,是最可亲可敬的人。


一句承诺 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八十载

  樊德祥,男,汉族,1965年11月生,群众,山东德州禹城市莒镇小樊村村民。在当地,樊德祥和母亲张秀英接力守护无名烈士墓八十载的事迹被传为佳话。今年9月,樊德祥的感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他也先后获评禹城市“最美拥军人物”、“德州好人之星”、“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不能忘记!——“咱们娘俩就是烈士们‘最亲的人’”

  抗日战争时期,以莒镇为中心的齐禹抗日根据地是山东军区通往冀鲁豫之鲁西军区的咽喉要道。1944年,两位战士在与日寇战斗时,为保护群众转移而英勇牺牲,长眠于莒镇小樊村。村民张秀英(时年21岁)被烈士舍生取义、保家卫国的精神所感动,将烈士妥善安葬后,多年来一直在默默守护。

  “以后,咱们就是两位烈士的亲人!”每次去烈士墓前祭奠后,张秀英总是给儿子樊德祥絮叨一遍上面的话。一句“亲人”,俨然成为母亲用一生守护的承诺。

  为了让无名烈士墓得到更好的看护,2000年,村里土地调整,张秀英主动提出将两位无名烈士迁葬到自家的田地里,并在烈士墓前新栽上了杨树。在这之后,张秀英去墓前看望烈士的次数越来越多。樊德祥说,每次和母亲一起为烈士墓拔草添土时,总会看到母亲用手背擦拭脸庞,抹去的,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接力守护!——“娘,您安心走,我会用余生扛起这面旗”

  樊德祥哥哥姐姐们很早就外出务工了,他跟随母亲的时日最长,听母亲讲述无名烈士的事迹最多,对两位无名烈士的感情羁绊也是最重。农忙之余,年岁渐长的樊德祥都会主动陪伴母亲,前去烈士墓前修葺坟头。每年清明节,樊德祥都会组织“村小”的学生,到两位烈士墓前鞠躬缅怀、行礼祭奠。在他与母亲的接力守护下,两位烈士的坟墓从未有一日荒芜废弃,两位烈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也在莒镇小樊村口耳相传。在樊德祥母子精神的感召下,多年来,小樊村其他村民也自发为烈士扫墓,将无名烈士当做亲人来祭奠。

  樊德祥说,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却深明大义。她对待烈士的态度是纯粹的、真诚的。后来,母亲年纪大了,樊德祥便接过守护墓地的重任。

  2022年,母亲弥留之际仍牵挂着两位无名烈士,不断叮嘱樊德祥要一直管下去。母亲临终前的叮嘱,成为樊德祥终生铭记的责任。每当在外工作的子女回来,樊德祥总会带着他们去两位烈士墓前拜祭缅怀。逢年过节吃团圆饭的时候,樊德祥也会在家中多摆上两副碗筷,给年幼的孙子孙女讲讲两位烈士的故事,以此教育后辈们感恩先烈,铭记历史。“母亲用一生守护了她对两位烈士的承诺,现在,该由我传承下去了!”樊德祥说。

  英灵“归队”!——“放心吧,今后我还会一直守护下去”

  2023年,小樊村被列入规划将进行搬迁,两位无名烈士的归处成了樊德祥最牵挂的事。经过镇、村与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协调,最后决定将两位烈士迁葬至禹城市革命烈士陵园,让无名烈士的英灵“归队”。

  6月23日上午,在无名烈士迁葬仪式现场,小樊村全村百余口村民自发为烈士送别。虽然烈士墓离家远了,但是今年的烈士公祭日,樊德祥仍旧是提前预定好花篮,专程去为无名烈士扫墓,寄托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还会一直来看你们!”抚摸着烈士墓碑,樊德祥眼含热泪地哭了出来。

  8月中旬,樊德祥被评为禹城市2023年“最美拥军人物”。颁奖晚会现场,樊德祥把儿子也带在身边。他说,要让儿子一同感受荣光,一直铭记与烈士们的这份亲情,教育带动后人一直守护。如今,在樊德祥事迹的感召下,禹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铭记英雄的实际行动中。


从“0”开始的奥运冠军教练

  郭泰,男,1983年8月出生,山东枣庄人,群众,大学本科学历,原山东省优秀运动员,2012年退役后回到枣庄从事皮划赛艇训练工作,现任枣庄市体育运动学校皮划赛艇教练员(国家级),培养输送了奥运冠军孙梦雅,世界冠军宗照山、李微等10余位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先后获评山东省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从零开始 劈波斩浪组队伍

  退役后的郭泰怀揣着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为家乡培育一位世界冠军的热望,放弃省直机关工作的舒适环境,毅然选择回家乡任教,2012年,郭泰成为枣庄市体育运动学校一名皮划赛艇专业教练,开始用辛勤汗水浇灌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专业运动员出身的郭泰非常清楚“天赋”对于一个皮划赛艇运动员的重要性,为了选拔好苗子,当时没有私家车的郭泰就靠骑车和坐公交走遍了枣庄的五区一市。皮划赛艇项目对于小城市的家长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刚返回家乡,口音还没有转变回来的郭泰,更是一度被家长误解为骗子。每次发现好苗子,为了打消孩子和家长的顾虑,郭泰总会千方百计和家长反复沟通,邀请他们到体校实地考察,坚决不放弃任何一个人才。2015年,孙梦雅在一场普通的中小学篮球赛上被郭泰在发现,那年她只有14岁,经过多次的沟通与劝说,孙梦雅终于决定来试试。

  由于枣庄历史上没有皮划赛艇队伍,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们没有专项经费,没有训练器材,更没有训练场地,但郭泰坚持心中的理想,他就地取材,用木棍、木板当做临时训练器材,在游泳池里做训练,从外市和省队借到淘汰的旧艇,让队员去训练、去感受。随着队伍的日渐壮大,游泳池已经满足不了训练需求。2014年,为了寻找适合队伍发展的训练场,郭泰带着妻子以及不满周岁的孩子,和队员们一起,辗转多地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训练生活。

  排除万难 甘洒汗水育英才

  这些年里,家人与生活似乎永远排在训练之后。2015年,郭泰1岁多的孩子晚上高烧超过40度,因训练场地交通不便,直到天亮才把孩子送到医院;母亲住院、手术,一直到离世,郭泰都没能陪在身边……这些辛酸,在十年的外训中如影随形。郭泰将所有心血倾注到热爱的体育事业和他的学生身上。他既是导师、家长,又是心理医生、科研人员,面对一群青春期孩子,在教授专业课程之外,他不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护。

  2016年,孙梦雅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因严重的工伤事故住进了医院,母亲在外地医院陪护,年幼的弟弟只能由70多岁的祖母照顾,这让孙梦雅一度萌生了离队的想法。为了保护自己的爱徒,郭泰第一时间与校领导沟通,协调市体校伸出援手,多次看望、慰问并且最大可能地帮助孙梦雅一家。在郭泰的全力支持与保障下,孙梦雅得以安心训练。

  捷报频传 十年磨剑创佳绩

  从做教练的第一天起,郭泰就立志为家乡培养一个世界冠军。经过十年的努力,他做到了,累计向省队、国家队输送优秀队员58人,其中6人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在2021年第32届东京夏季奥运会上,孙梦雅和队友勇夺静水皮划艇女子500米双人划冠军,获得中国女子皮划艇奥运首金,也是枣庄人的奥运首金。这几年,从枣庄市皮划赛艇队走出来的体育健儿,先后摘得奥运金牌1枚、世界比赛金牌20余枚、亚运金牌3枚、全国比赛金牌20余枚。这背后,都离不开郭泰的坚守、付出以及对皮划赛艇事业的热爱。

  “人生需要再出发。”郭泰说,“无论之前取得了什么成绩,或留下了什么遗憾,都要及时归零,重新出发。无论以后会不会遇到第二个孙梦雅,我都会全力以赴地教下去,为祖国的竞技体育事业挥洒热血,无怨无悔。”


护林员一月走烂一双鞋

痴心守护林场十九载

  董京山,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薄板台村人。2004年至今,他一直担任西里镇薄板台林场护林员,十九年如一日,吃住在山上,以植树造林、护林防火、防止盗采盗伐为已任,哪怕因生活不规律胃几乎全部被切除,他也不愿离开山上的一草一木,出色地保护了国家森林资源。他先后被评为护林防火先进工作者、“富民兴源”先进个人、“感动淄博”年度人物,2023年9月被评为“山东好人”。

  为看护山林,他把家搬上了山

  西里镇薄板台林场离居民区较远,地处薄板台村、新华村、周家上庄村三村交界处,交界线长达15公里,林区面积1300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是西里镇的重要绿色屏障。为管护好这片山林,董京山夫妇把家搬上了山,吃住都在山上。每天,董京山都要早晚两次在林场间巡护,以防止山林火灾和盗伐树木,来回要走10余公里山路,饿了吃一口随身带的干粮,渴了喝一口山泉水。每到冬春火险等级高的季节,他巡山的次数还会相应增加,经常要到深夜才能回到山上的看护小屋。

  在看护山林的同时,董京山还带着妻子常年坚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不辍。转眼19年过去了,董京山夫妇累计种植近200亩、上万棵树苗,林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90%以上,55岁的董京山巡山累计行程7万多公里。19年来,董京山巡护山林平均不到一个月就能穿烂一双鞋。

  为消除隐患,他自掏腰包修筑防火路

  经过多年的护林工作,董京山深深知道,火灾是森林的大敌。为了消除火灾隐患,他不但坚持每日徒步巡查,还自己先后投资3万余元,在陡峭的山坡上修筑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护林防火路,并修建了一个容积25立方米的消防水池,确保重大森林火情可控,防止了因火灾给森林造成的重大损失。

  为了把森林防火工作做到实处,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周边村庄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耐心地给村民讲防火形势、防火知识,向村民们宣传森林保护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2014年的冬天,在林区的西侧,有一个过路的醉汉,在休息吸烟时,不小心引燃了干枯的草皮,转眼间,火借风势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并迅速向林区一侧蔓延,火情就是命令,董京山在远处看到山火后,意识到问题很严重,他立即电话通知附近的村民三十多人上山救火,自己则迅速赶到火场进行灭火,很快村民们赶到一起参与灭火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扑灭了,尽管草地过火面积达40余亩,但是林区的树木一棵也没有受到损失。

  视林如命,他痴心守护终不悔

  荒山绿了,生态好了,董京山更离不开山林了。2016年11月,董京山查出胃癌住进了医院,家人和乡亲们都劝他:“搬下来吧,别在山上受罪了,不然小命都搭进去了!”但倔强的董京山手术后的第8天就又上了山。他说,看到满山的绿色让他心里感到敞亮而惬意,山上的一草一木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年间,董京山就像看守自己的家园一样,痴心守护着这片山林。小树苗长成了大树,荒山变成了青山。在他眼里,树就是他的孩子,每一棵树的茁壮成长,都让他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宽慰和满足。


雪域高原上的微光师者

  毕全亮,男,1974年7月生,中共党员,烟台市蓬莱第二中学援藏教师。2018年8月,作为山东省选派50名定点支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高中教师之一,45岁的毕全亮老师从蓬莱跨越万水千山,登上了这片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地方。2022年7月已经48岁的他,圆满完成援藏工作。然而一张孩子们集体签名挽留的纸条,让这个双鬓染满风霜的“帅老头”,再次递交申请,请求再一次援藏,2022年8月,他再一次进入他奋斗过的地方——日喀则一高,兑现他与孩子们的约定。

  不畏高原反应,教学成果卓著

  克服高原反应是每个到这里的人需要过的第一关。作为一名在农村中学工作了近30年的教师,他心里始终惦记着课堂和学生,未等高原反应完全消除,就投入了教学工作。从2018年支教开始到2021年一直担任3个班的教学任务,2021年至今担任2个班的教学,远远超出上级规定的1个班的教学工作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他积极和当地老师加强教研切磋,分享教学理念和方法,先后为当地教师执教了两节示范课。2019年5月和6月先后获得日喀则市教育局优秀党员和日喀则市高中教师赛课第一名。他积极报名参加山东省新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的送教下乡活动,先后为日喀则市拉孜县高中和距离珠峰最近的定日县扎西宗乡小学送去示范课程,其授课内容,押中西藏自治区的高考题,引发师生的强烈反响。针对当地学生对于古汉语学习没有热情,学习古诗词难度很大的情况,他就以给学生讲文言短篇小故事的形式,增强学生阅读兴趣;针对藏族同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天赋,开创唱古诗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真诚热情服务,结下深厚汉藏友谊

  在援藏期间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同事们有啥工作中或者生活上的困难都愿意找他,而他总是第一时间热心帮助他们。“我外号‘502’,特别能团结!”他很自豪。“502”的粘性还被他用到了两地的教育上。他热心送教,积极联系家乡山东,把山东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资源带到了日喀则市区和下面各县的小学、初中、高中。联系蓬莱小门家镇于家庄小学,把教学资源传给了定日县岗嘎镇东巴小学、岗嘎镇小学、扎西宗乡小学和日喀则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希望小学。联系蓬莱郝斌中学和小门家中学把教学资源传给了定日县初中。除了教学,他也关注到了这边学生的生活。2018年,他的两名学生因为肺结核暂停学业、1名学生死于肺结核……他在震惊痛心之余,通过蓬莱区卫生局联系到了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曲荣荣,利用空中课堂对日喀则一高的学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讲,并定期传送视频课件、电话解疑答惑。极大地增进了山东和日喀则地区的联系,与当地老师结下了深厚的汉藏友谊。

  真情带动身边人,公益帮扶藏区学子

  他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时空阻隔常常让思念萦绕于怀。但这里质朴的孩子让他略解思念之情。他经常把自己省下来的水果或者鸡蛋带给学生,还通过一起玩游戏,加强汉语交流,增加情感互动。随着他在援藏过程中的事迹不断传回家乡,身边的家人、同志、朋友也在不断的被他的事迹所感染,在他的感召下,他在山东蓬莱的学生也加入到爱心援藏的队伍中。2019年11月,学生邹广超寄到日喀则一批衣物,送给了日喀则一高的驻村。2021年8月,山东学生聂振淼资助毕全亮老师在日喀则一高的毕业生格桑玉珍5万元钱,帮她完成学业。2023年6月,学生邢包钢捐赠给日喀则一高一批图书……“当我看到孩子们接过礼物时腼腆的笑容,真像看到自己孩子一般欣慰。”毕全亮动情地说。

  有一种艰辛,没体会过,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拥有过,不知道其中的纯洁;对他来说,最艰辛最快乐的记忆,非援藏莫属。“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时代的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选择一种厚重的人生,是一种光荣!”这是毕全亮掷地有声的回答。“如果祖国需要,我还会继续留下来的。”


带着叔公公改嫁,30年孝心坚守

  彭文翠,女,1970年1月生,济宁市汶上县军屯乡北陶村村民。她30年如一日照顾双目失明、单身一人的叔公公,丈夫去世后坚持带着叔公公改嫁的感人故事,在当地成为一段佳话。2023年6月彭文翠被山东省民政厅评为“最美照护人”,8月获评“山东好人”。

  恪守孝老之责,收获幸福生活

  1993年,彭文翠和徐玉印结婚,当时徐玉印告诉她,叔叔徐衍和因为年轻时为了整个大家庭忙碌,没有成家,一直单身一人。“叔叔养我小,我要养他老,照顾他一辈子”成了夫妻俩心照不宣的信念。婚后第五年,叔公公视线变差,看什么都模糊不清,彭文翠和丈夫便带着叔公公去了多家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却让一家人的心都沉到谷底,叔公公是重度眼底疾病,无法手术治疗。一年后,叔公公视线越来越弱,直至失明。

  面对叔公公的病情,彭文翠告诉丈夫一定要想办法为叔公公治疗,生活上更要加倍关心叔公公,做他的眼睛,让他开心的度过晚年。虽非亲骨肉,依然儿女心。彭文翠和丈夫把叔公公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照顾,吃穿住行事事关心,亲力亲为,无微不至。叔公公牙齿不好,她就把饭菜尽量做的松软可口,不烫不凉。叔公公双目失明,她就吃一碗端一碗,一日三餐精心照顾。穿衣方面,夏有夏装、冬有冬装,一年四季,叔公公身上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居住上,叔公公居住的房子宽敞明亮,夏有风扇乘凉,冬有取暖设备。护理上,理发、剪指甲、刮胡子等也都是她和丈夫亲力亲为。 常日里,叔公公想解闷,她就把看到的新鲜事、趣事讲给老人听。在她的精心照顾之下,叔公公精神饱满,常满面笑容。

  丈夫不幸去世,勇挑养家重担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徐玉印因病去世。这给了彭文翠沉重打击,但她并没有放弃照顾徐衍和的责任。她告诉自己:“丈夫已经不在了,我一个人也一定要照顾好叔公公。”于是,彭文翠独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每天早出晚归干地里的农活,同时还要照顾好叔公公的生活起居。她为叔公公洗衣做饭、按摩身体……虽然很辛苦,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几年过去了。在这几年里,彭文翠一个人带着60多岁的叔公公、十几岁的儿子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叔公公的照顾。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有幸重组家庭,嫁人也要带着您

  2010年,彭文翠在亲友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苏庆洪,组建了新的家庭。谈婚论嫁时,彭文翠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带着叔公公一起改嫁。许多人都觉得这个条件过于苛刻,劝彭文翠嫁到县城后留下叔公公或者让他住到敬老院。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彭文翠早已把叔公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他单身一人,又双目失明,把叔公公送到养老机构或托付别人照顾确实轻松很多,但实在无法安心,彭文翠毅然决定带着叔公公改嫁。她的孝心感动了苏庆洪,接纳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叔公公,一起把老人接到了县城内居住。

  2015年7月份,叔公公因脑梗住院,彭文翠在医院伺候了20多天。叔公公眼睛看不见、手脚不灵活,她一日三餐喂叔公公吃饭,每隔三个多小时就为叔公公按摩一次。老人牙不好,她就炖软面条、炒鸡蛋、蒸炖鸡蛋羹让叔公公吃的舒心。同病房里的家属都说亲闺女也就是这么照顾了,彭文翠却笑着说,这是所有做儿女都应尽的本分。经过精心照顾和治疗,徐衍和出院时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手脚灵活,比入院前还胖了一些。

  目前,彭文翠儿子已在部队服役12年,也有了双胞胎孙子,儿媳和彭文翠一起居住。耳濡目染下,儿媳也传承了尊老敬老的良好家风,与婆婆一起不怕脏、不怕累照顾着已82岁的徐衍和老人。

  青丝褪尽,华发渐生,彭文翠三十年如一日,尽心照顾叔公公。生活的酸甜苦辣,她微笑以对,“这些年,日子还得过,我得担起身上的担子。”彭文翠以她的善良与勤劳诠释着坚韧与孝顺的品质。


十余年照顾患病亲家,演绎“最美姊妹情”

  马玉兰,女,中共党员,1953年5月生,齐河县焦庙镇周庄村人。多年来,她精心照顾患病儿媳,在她眼里儿媳就是女儿;为让儿媳安心养病,她义无反顾照顾两位生病亲家,儿媳去世后,她更是将亲家母接到家中,无微不至照顾……她是一位朴实的劳动妇女,是儿女眼中的好母亲,是街坊邻居眼里的模范典型,她先后荣获德州市道德模范和山东好人荣誉称号。

  爱屋及乌 她一肩挑起三个家

  马玉兰和前儿媳席爱红亲如母女,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婆媳”,儿子儿媳每天经营早餐店,马玉兰帮着看孩子,一家人幸福美满。

  2007年儿媳席爱红查出尿毒症,而此时亲家公瘫痪在床,亲家婆焦凡美因脑血栓常年吃药行动不便。马玉兰看着被病痛和照顾双亲压力双重折磨的儿媳,心疼不已,她对儿媳说:“你安心治疗就好,不用担心,你爸妈我们一定会照顾好!”。她让儿子专心赚钱,自己和老伴则承担起三个家庭的农活,还一边照顾儿媳和孩子,一边照顾两位亲家,每天往返4公里,坚持给老两口送饭,喂药、打扫卫生,1000多个日夜风雨不断。

  将心比心 她精心照顾十余载

  2011年儿媳的病情加重,还患上了癌症,马玉兰卖了家里的三头牛,东拼西凑借钱送儿媳去治疗,然而天不遂人愿,最终席爱红还是撒手人寰。弥留之际,儿媳在儿子的怀中不停的哽咽:“有你们在,孩子我不担心,我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我的爸妈啊!”马玉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拉着儿媳的手,安慰她“你放心就好,有我们在,谁都掉不到地上。”马玉兰回忆起这些事情总是唏嘘不已:“爱红特别孝顺,现在她走了,我们就是亲家最亲的人”。从那后她和老伴跑亲家的次数更多,照顾的也更加无微不至,马玉兰还自学了理发,定期带着工具帮亲家理发。

  2014年,亲家公去世后不久,亲家母的病情也骤然加重,为更好的照顾亲家母,马玉兰毅然将亲家母接到自己家照顾。从此,她便以亲家母为中心,亲家母走不好路、说话不利索、听力也出现问题,有时候心情不好,还会骂人,马玉兰理解亲家母的无奈和孤独,就天天陪着她聊天儿,开导她。在马玉兰的悉心照料下,亲家母的愁苦慢慢淡去,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至善至诚 从亲家母到“亲姊妹”

  为让亲家母过得舒心,马玉兰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饭、喂药、浆洗衣服,洗脚梳头一样不落。她最担心的是亲家母的身体。一天午后,正在午休的亲家母,突然口吐白沫,马玉兰立即拨打了120……经过抢救,亲家母挽回了生命。从此马玉兰就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只要亲家母一有动静她就起床去看,她说,一家人平平安安地比啥都好,她很知足。

  马玉兰家并不富裕,为了能补贴家用,马玉兰的儿子和现儿媳到县城打工,经常带孩子回家,给亲家母买药、衣服和点心,陪她聊天。十多年过去了,邻居曾建议:“国家政策这么好,把亲家母送到敬老院去,你俩日子也会轻松些。”但马玉兰不同意:“在一起生活久了,感情也深了,敬老院条件确实好,可是我怕她不习惯啊。”现在,亲家母已经把马玉兰看成了自己的至亲和唯一精神支柱。一年春天,马玉兰去闺女家,中午老伴就打电话:“你快回来吧,她看你不在家,午饭都不吃。”马玉兰放下碗筷就急忙赶回了家。看到马玉兰,亲家母才肯吃饭,还拉着她的手说:“别走,别丢下我。”马玉兰只能又像哄小孩子一样哄她:“好,我哪都不去,就在家里陪你。”

  说起这些事儿来,马玉兰的老伴周玉森非常自豪,他拿出一个个荣誉证书,有德州市“最美家庭”、“优秀党员”等,“我老伴是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啦,过去一直在村里干妇女主任,还自学当过赤脚医生,大伙儿都说她人美心善,她做什么我都全力支持!”


照顾年迈父母和残疾哥哥撑起一个家

  张清松,男,1966年6月生,群众,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佘家镇南石家庙村村民。他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卧床多年的父母和残疾人哥哥,并哺育好一双儿女,用单薄身躯撑起一个家。获得“山东好人之星”等荣誉称号。

  无微不至,精心伺候卧床多年的父母

  2023年7月,张清松91岁的父亲寿终正寝,老人临终前在床上躺了三年多,身上一个褥疮都没有。忙完老人丧事,张清松一刻也没闲,又颠簸着双脚到外边寻找精神一级的残疾哥哥张清东,叫他回家吃饭。哥哥张清东60岁,为精神一级残疾,每天不是躺在路边,就是在附近村里疯跑。其母亲于2018年冬去世,去世前也是卧床多年。因哥哥是精神一级残疾人,多年来,伺候两位老人和哥哥张清松责无旁贷。

  父亲卧床后,张清松便搬过来和父亲一起住。他下地干活前,总是先给父亲做饭、擦洗身体,伺候老人吃饱,为老人放好水杯、毛巾、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再给哥哥那边去送饭。下地后,他不放心,就嘱咐身体不太好的妻子张冬芝多到老人那边看看,及时通风或取暖。老人卧床三年多,房间里一点异味都没有,邻居们纷纷为其竖起大拇指。

  无怨无悔,耐心照顾残疾哥哥

  张清松母亲在世身体好的时候,哥哥主要由母亲照顾,母亲年龄偏大后,转为张清松照料,20余年来,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张清松都坚持给哥哥做饭、洗衣、收拾房间、清扫院落,一天跑个两三趟是常态。赶上农忙时,他早上4点起床,忙着洗菜、做饭、送饭,忙完哥哥的早餐后,才放心去地里劳作。

  哥哥住的地方胡同口是村农贸市场,哥哥常去小摊上拿气球、糖葫芦等东西,张清松可没少费心,常常被人家找到家里来,他边说好话边掏钱。

  张清松最头疼的事是哄哥哥吃饭。阴雨天或犯病狠的时候,哥哥常两三天不想吃饭,他就拿着饭菜在外边追着喂,追急了哥哥还会打掉他手里的饭菜。他便想着法给哥哥说爱听的话,哄到吃东西为止。“只要我有能力,决不扔下他;有哥让俺喊着,我心里踏实。”张清松说到。

  无坚不摧,悉心哺育一双儿女成才

  从母亲去世后,为了照顾父亲和哥哥,他已没精力外出务工了,收入主要来自家中的10亩地。为了增加收入,他只能在精耕细播、多出勤和节衣缩食上下功夫。多年劳累,他健壮的身躯逐年衰老,人也小了一大圈,体重从以前的75公斤降到55公斤;加上腰腿有病,日常走路他已日趋蹒跚,整个身体一走两晃,两条腿也变成了“O”形。

  在他日夜辛苦劳作、耐心孝老、身体力行下,带领的一双儿女耳濡目染,体贴父母,孝敬老人。只要在家里,就主动替张清松分担,帮着给爷爷奶奶大伯做饭、打扫卫生、陪伴聊天,姐弟俩从不在意这个贫穷的家庭,聪明懂事,努力上进,让张清松夫妇倍感欣慰。如今,张青松的女儿已经在省内一家医院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儿子从大学中入伍,2年的军旅生涯,荣获部队“优秀士兵”称号,如今退伍回来开始创业。

  无为自成,和睦四邻和美与共

  村里街坊四邻评价张清松,都说:“他心实手巧,十里八乡的谁有难处喊他去帮忙时,没有不给帮忙的时候。”地里浇水灌溉,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赶上谁家人手少了,或者孩子外出打工,没有年轻劳力在家的,他都主动帮忙搭把手,清淤泥、搬机器、看水量他干的样样在行,常常是带着一身泥一身土的回家,但也从不收乡亲们给的钱、送的饭。农闲时,他常去建筑工作干点活,干过木工、瓦工、机械工的他,成了村民心中的“全能”,泥补房子、钢结构屋面加固、换瓦片等,只要他会干的,他就能随叫随到,干的漂漂亮亮。

  他用单薄的身躯不光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悉心照料双亲,不离不弃呵护哥哥,呕心沥血哺育儿女,还用执着和血汗书写着手足情深、人间大爱。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传统尊老、爱兄、尽孝道、讲亲怀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王琳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