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冯立英:黑土地里飞“凤女”

  从1990年初中毕业至今,冯立英在养殖业已摸爬滚打了21个年头。从一名养殖能手成长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引领村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把手”,一路走来,冯立英用行动告知大家她的内心世界:人怎样活都是一辈子,但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我的追求是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让父老乡亲的生活更富足。
 
  目标坚定 初中生当上“鸡官”
 
  初中毕业后,冯立英放弃了去城市打工的机会,将发展目光瞄准养殖业。不顾周围人异样的目光,冯立英毅然拿出家里的3万元钱,办起了一个家庭养鸡场,当起了人们看不起的“鸡官”。因为善于学习,她很快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女状元”。
  1995年,冯立英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村里最年轻的党员,共产党员的称号让冯立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感。当看到其他养殖户因为不懂技术而“吃了大亏”后,冯立英决定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养殖户建一所“避风港”。她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畜牧养殖服务站,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无私传授给其他养殖户。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帮农户增加养殖效益,2008年9月,冯立英牵头成立了青岛毅轩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并统一注册了“凤女牌”鸡蛋商标,带领养殖户们“抱团”闯市场。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每名养殖户年增收在5万元以上。如今,合作社建立了党支部,成立了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还通过设立网上QQ群发挥凝聚人心、服务社员的作用。
 
  敢挑重担 弱女子成村庄掌舵人
 
  2004年,30岁的冯立英全票当选村支部书记。这时她才知道集体账户上全是债务,有的村干部七八年没钱发放工资。在走访了党员和部分村民,了解了村庄财务实情后,冯立英彻夜难眠、苦思冥想:这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怎么会穷成这样?五天之后,她做出一个决定:硬着头皮顶着压力也得干!她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及村民代表会,研究讨论根据村庄土地的自然情况谋“财路”。最终,大家决定在原来的自然沟、自然湾的基础上开挖平塘用来蓄水,灌溉农田,保粮增收;将清挖出来的土石方卖钱用于疏通河道,汛期防洪。在村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顺利实施,当年年底,村集体就进账11万多元。
  2005年,冯立英又将“班子拿方案,党员干部会、村民议事会集体研讨通过”的工作思路复制到高级皮毛动物养殖以及村庄土地租赁等项目上,每年为村集体创收4万余元。很快,村庄以前的一些遗留问题全部得到妥善解决。村庄的集体经济搞上去了,发展步伐也逐渐加大:先后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村委办公室、通上了自来水、硬化了路面、浆砌了排水沟;改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大病统筹连续三年没有向群众收一分钱。多年来,冯立英还以个人名义在学校改建、道路修整、开挖平塘、照顾五保老人和庆祝教师节、儿童节等公益事业上,累计捐款10多万元。
 
  展望明天 “冯书记”憧憬新农村
 
  2009年,大埠后村在上级指导下,以村级“四日合一”民主管理体系的完善为切入点,在实现村庄发展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及村务的公开化、透明化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拓展村级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方法,更好地对“民主议政日”的议题进行登记收集、集中研究、公开议政,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2010年2月份,大埠后村党支部被南泉镇党委选中,试点推行建立了“党群民情联系卡”制度。为将制度落实好,冯立英带头把村庄党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群众反映的问题等印制成卡片,发放给村庄的每户家庭,显现出“一个干部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效应,让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在群众心中亮起来。村里73岁的冯兆金单身一人,家庭生活困难,根据他填写的党群民情联系卡,冯立英带领村干部为他办理了“一村一策”扶持资金,并帮他养殖生猪赚钱;针对村民们要求村干部帮忙联系项目,增加收入的意愿,冯立英联系到城阳区一家公司,组织本村妇女为该企业加工纸盒,月收入达1000-2800元。
  对未来冯立英踌躇满志,她准备组织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可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将在群众信托的基础上规范、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农作物种植文章。同时,她还将继续做好毅轩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规范经营,优化服务,树立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抵御风险能力,为广大市民提供绿色、健康的安全畜禽产品。
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