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与生态相约

2012-05-14 23:45:00     作者: 马鑫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技 生态 经济
[提要] 14日下午,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结束了在莱芜的采访行程,来到位于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采访。整洁的道路,成荫的绿树,清澈的景观河……有别于其他开发区的嘈杂繁忙,这一丝阳光下的“惬意”,展现出科技与生态完美融合后的和谐景象。

开发区云集了新能源、新材料、精密制造等一批高精尖技术产业。(马鑫 摄影)

坐落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吉奥汽车东营制造基地。(马鑫 摄影)

东营市雄厚的人才优势为开发区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提供了重要支持。(马鑫 摄影)

  大众网5月14日东营讯记者 马鑫)14日下午,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结束了在莱芜的采访行程,来到位于东营市中心城区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采访。整洁的道路,成荫的绿树,清澈的景观河……有别于其他开发区的嘈杂繁忙,这一丝阳光下的“惬意”,展现出科技与生态完美融合后的和谐景象。

  “海、空”优势集一身,跻身千亿元俱乐部

  “北靠航空港,南临大码头。”这一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就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的真实写照。作为山东省的“科学发展示范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自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正着力于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原有中心商务区、石油装备产业园、滨海新材料园、高新技术走廊等产业功能区的基础之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计划通过进一步扩区,在北部兴建以东营机场为依托的高端服务业和临空产业区,并利于临港的天然优势,实施广利港港区城一体化开发,在南部建设86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

  经过园区的不断发展,2011年,发区实现生产总值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8.7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0.8亿元、进出口总额32.2亿美元,分别增长43.3%、49%、9.7%。在商务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第40位。开发区成功跻身千亿元开发区行列,并纳入商务部重点调度范围。

  产业集群支撑起大骨骼,生态发展铺平了前行路

  按照“以大项目为支撑,以产业链为基础,打造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的思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机遇,着力培育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能源、石油装备、新材料、铜压延及深加工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初步构筑起了现代产业体系。高端产业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从零起步飞速发展,先后实施了广汽吉奥等三个整车项目以及科岭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项目,并被评为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园区和国际服务外包基地。此外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现阶段,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3家,过10亿元的达到8家,过50亿元的达到4家,过百亿元的达到3家。

  在加快产业聚集的同时,开发区积极推进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六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并确保污水处理厂等防污措施,与园区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此外,还组织开展了污染源普查清查,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和大气监测中心,实现了区域环评全覆盖,并制定了工业项目分类供地管理办法,新增绿化面积175.8万平方米。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