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搜索:

东阿阿胶:实现“文化式成长”

2012-05-15 21:35:00     作者: 尹海洋    来源: 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阿阿胶 文化 传承 阿胶博物馆
[提要] 今天上午,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西线采访团来到位于聊城市东阿县的中国阿胶博物馆。在了解阿胶制作流程、亲自体验熬膏的同时,采访团记者们还领略了东阿阿胶从工业企业向文化企业转型的“文化式成长”。

今天上午,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西线采访团走进中国阿胶博物馆。(盛堃 摄影)

采访团领导和记者一同参观中国阿胶博物馆。(盛堃 摄影)

领导及采访团记者一共观看东阿阿胶企业宣传片。(盛堃 摄影)

采访团记者参观采访中国阿胶博物馆内的阿胶水源模型。(盛堃 摄影)

采访团记者观摩工作人员现场熬制阿胶。(盛堃 摄影)

东阿阿胶生产的产品赢得了海内外的多项荣誉。(盛堃 摄影)

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优质产品。(盛堃 摄影)

中国阿胶博物馆内一块有百年历史的阿胶引起了采访团记者的兴趣。(盛堃 摄影)

  大众网聊城5月15日讯记者 尹海洋)“阿胶一碗,芝麻一盏,白米红馅蜜饯。粉腮似羞,杏花春雨带笑看。”今天上午,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西线采访团来到位于聊城市东阿县的中国阿胶博物馆。在了解阿胶制作流程、亲自体验熬膏的同时,采访团记者们还领略了东阿阿胶从工业企业向文化企业转型的“文化式成长”。

  博物馆里看阿胶成长史 熬膏飘香让人流连忘返

    今天上午,采访团来到中国唯一一座阿胶主题博物馆——中国阿胶博物馆。银锅、金铲、铜瓢、道光阿胶、仿古泥塑……各式各样带着锈迹的工具,以及残缺不全、早已泛黄的史书古籍向来者展示着东阿阿胶的古老历史,还原着这个“中华老字号”的成长历程。
  据工作人员介绍,中国阿胶博物馆由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斥资4000余万元兴建,12个展厅所展出的1500余件展品中,包括了道光八年阿胶、阿胶工艺沙盘、东阿水文地质沙盘,还以泥塑的形式重现当年阿胶的制作工艺,讲述了东阿阿胶如何从古代帝王将相才用得起的奢饰品,一步步转变到现在寻常百姓都能享用的保健食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了阿胶业兴起、勃发、辉煌的历史全过程。
  除了展出的文物古迹,引得众记者连连称赞的还有现场熬制的阿胶膏。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随行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熬膏”全过程,随着阿胶逐渐融化,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平常里自己吃的都是冲剂或者即食产品,现场熬制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气息。”记者们纷纷赞叹道。“这也正是修建博物馆的意义所在,一来让人们熟悉阿胶的发展历程,一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阿胶的文化积淀。”工作人员介绍说。

  文化营销向营销文化转变 企业实现“文化式成长

    其实,盘点近6年的发展之路,不难看出东阿阿胶早已开始从文化营销向营销文化转变。在推动阿胶行业创新的同时,东阿阿胶也在推进着自身从单纯的工业企业向文化企业转变,留下了一个工业企业“文化式成长”的清晰痕迹。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今年是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文化年”。作为流传了3000多年的滋补品,阿胶丰厚的文化曾一度被掩埋。2006年,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秦玉峰带领全公司开始全面实施“营销文化”和“价值回归”工程。
  “阿胶的功效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证实,那么现在我们再做阿胶行业,就不能再简单的生产、销售,而是要把阿胶在这几千年中所沉淀的文化传播给老百姓,这也是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承一定要完成的工作。”秦玉峰告诉记者。
  据介绍,东阿阿胶集团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对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进行研究,挖掘整理阿胶三大文化体系。隐去品牌推品类,是东阿阿胶“价值回归”工程的重要着力点。将3000年的阿胶文化植入公司战略,推进文化营销与价值回归工程,为东阿阿胶的“文化式成长”打下了基础。
  为了挖掘阿胶的内在价值,作为阿胶行业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的秦玉峰将阿胶行业传统的“以师带徒制”引入阿胶现代发展体系。传承与创新,是阿胶世家的双重责任,也是其实现“文化式”成长的方法和路径。新剂型、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应用,进入了“东阿阿胶式”产业革命的日程。他们联合华东理工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国内30余家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研发机制,建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而在传承阿胶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阿胶产业革命,不仅让文化传承有了更坚实的载体,也让东阿阿胶的“文化式成长”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马震

editor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投稿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