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5 14:23:00 我要评论
尹海洋 来源: 大众网 大众网济南5月15日讯(记者 尹海洋)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西线采访团在有“江北水城”之称的聊城市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今后5年,聊城市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打造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按照工业强市、三产兴市、三农稳市、城建靓市的方针,加快建设“一五二”产业基地,把聊城建设成为山东西部的新兴生态化工业城市、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蓝图聊城:
依托城水一体历史厚重,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
据聊城市委书记宋远方介绍,聊城的城市特色在于水,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聊城将以此为依托,着力打造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
同时,聊城也是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共同孕育的一座古城,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有400多处,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魏晋时期曹植墓、新石器时代景阳冈遗址和教场铺遗址、明代临清运河钞关、宋代隆兴寺铁塔、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等,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等书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聊城历史上名人辈出,仅近代以来,就有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范筑先,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学者傅斯年、季羡林,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聊城是革命老区,邓小平、刘伯承、万里、宋任穷、杨得志、王任重、杨勇、任仲夷、段君毅、赵健民等领导同志都曾在这里战斗过。
2011年,聊城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05.19亿元,是2006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49元,是2006年的1.97倍。茌平县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实现了我省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市跨入全国百强县零的突破。
据介绍,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聊城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确定了今后5年“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今后5年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争先进位,继续坚持工业强市、三产兴市、三农稳市、城建靓市方针,努力打造“一五二”产业基地,加快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富民优先,促进文化繁荣,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党的建设,把聊城建设成为山东西部的新兴生态化工业城市、冀鲁豫交界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江北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为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实现新跨越,为创造聊城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实力聊城:
转调培育八大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世界运河之窗”
按照战略目标,聊城市坚持在总量扩张中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第一条举措就是培育大产业。比如“一五二”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即在一产方面,建设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在二产方面,建设有色金属及金属加工、运输设备及零部件、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轻纺造纸及食品医药、能源电力及节能设备五个基地;在三产方面,建设商贸流通及现代物流基地和文化旅游及休闲度假基地。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294.08亿元,由2006年全省第13位上升至第7位。
第二条举措是突破大项目,即每年抓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节能环保的重点项目。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德商高速、临高高速、济聊一级公路、火车站扩建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在工业方面,已建成和正在实施祥光铜业年产60万吨阴极铜、泉林纸业15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奥博特铜铝业20万吨铜精深加工、中盐华祥230万吨盐化工等一批支柱项目;在服务业方面,规划建设了1.5平方公里的中华水上古城、9平方公里的聊城物流园区、10平方公里的马颊河“世界运河之窗”生态旅游度假区、徒骇河两岸10公里的世界运河(建筑)博览园等一批龙头项目;在农业方面,重点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聊城项目区、面积4800亩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及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
第三条举措是建设大园区,重点抓好铝、铜、化工和新能源汽车四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园区。目前,信发循环经济千亿产业园已发展起金属粉末、铝板带箔、汽车配件等铝深加工企业100多家;祥光铜业生态工业千亿产业园创建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鲁西化工产业园的精细化工产品比例达到55%;中通客车集团形成年产3万辆新能源和节能型客车生产能力;时风集团形成年产20万辆低速电动汽车生产能力。
第四条举措是推动大开放,即每年都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中招商引资活动,目前,已与华润、中色、中冶、中盐等多家央企成功实现合资合作;鼓励重点企业走出去,加强“海外聊城”建设,目前在境外投资企业达到41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