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6 22:46:00 我要评论
张帆 来源: 大众网16日下午,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采访团前往烟台高新区规划展示厅采访。(马鑫 摄)
采访团成员了解园区建设情况。(马鑫 摄)
高新区作为国家高新区,同时拥有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全国第一家中俄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马鑫 摄)
大众网烟台5月16日讯(见习记者 张帆)5月16日,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记者来到烟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展厅进行参观采访。烟台高新区将瞄准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化创新型特色园区,倾力打造特色高端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在东部新区建设中勇当先行者。
一部到位的科技产业新城区
走进烟台高新区规划展厅,一个高新区的规划模型展现在人们眼前。高新区管委会行政科孙翔介绍,高新区在东部新区的整体统一规划指导下,聘请由国内外著名规划大师领衔的高水平规划团队,合理布局园区空间,实现园区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在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方面,高新区把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结合起来,对路、水、电、气、暖、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通盘考虑、适度超前、一步到位。
孙翔指着模型说,高新区将重点抓好科技CBD创业大厦、科技广场等项目建设,带动周边成方连片开发,打造烟台城市新地标;高标准推进科技大道两侧项目建设,打造10公里主力街区;乘借全市“滨海一线”旅游开发东风,推进游艇码头、五星级酒店等项目,提升10公里滨海度假休闲旅游带开发水平;继续抓好辛安河综合开发,打造滨河高档次科技文化观光带。
创新驱动的先行区
创新离不开企业、离不开科研机构,为此,高新区以政府投入为先导,同时鼓励科技企业、研究所、大学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提升烟台高新区的创新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区内孵化器、加速器总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5年内力争创建国家级企业孵化器5家以上。
孙翔说,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高新区研究制定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鼓励企业高标准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增加发明专利和重要技术标准拥有量,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区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正在加快成长壮大。同时,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导他们到高新区建立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和留学生科技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院地合作重点项目,发挥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高端人才的聚集区
烟台高新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以“蓝海英才计划”为基础,研究出台人才引进补充办法,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等系列配套措施。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人才专项资金足额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采取团队整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通过“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等各种有效办法,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快速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办好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和海外人才创业基地,为大学生、留学生进区创新创业打造优良平台。积极组织招才引智活动,以“相约高新区”为主题,继续组织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办好政策专题发布和高层次人才签约推介活动,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了真正让高端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干事、干成事”,到2015年,高新区将力争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才管理体制、工作运行机制和政策服务体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区
在高新区规划展厅的展板上,用各种图例将烟台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模式标注得明明白白,孙翔介绍说,为了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导产业集群,烟台高新区加强产业规划研究,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围绕“双高”产业,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据了解,高新区把开放引进作为新区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抬高项目入区门槛,坚持挑商选资与招大引强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年内新引进央企或国内外500强企业5家以上,引进“双高”产业项目20个以上。另外,高新区持续开展“项目推进年”、“项目开工月”和“集中解决问题月”等活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总抓手,每年确定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全力推进开工建设。在专业园区建设方面,高新区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以及大企业牵头建设等多种方式,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一流载体平台。经过3-5年努力,力争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高端产业上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成为蓝区建设中的重点骨干科技园区,打造烟台东部新区的高端产业高地。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