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04 16:52:00 我要评论
来源: 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张艳)日前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网络办、省文联主办,省电影家协会、大众网承办的“身边的精彩——山东省微电影展映活动”,进入专家终评阶段,并邀请到了著名青年导演贾樟柯,著名影视评论家尹鸿作为终评委员会成员,笔者也因此有幸采访到二人,与两位影界专家进行交流。
贾樟柯认真观看选送影片
记者: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手中的镜头来表达自己,也促使了微电影现在的发展态势,但就总体的拍摄或者制作水平看来,您如何评价?
贾樟柯:今天看的这几个还是挺好的,制作质量、镜头语言比以前看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片子整体质量进步还是挺大的。尤其刚刚《前门下车》那个片子,我觉得做的非常好。不论是人物的动作表情,还是故事的构思、各种镜头语言的表述,这几分钟里表现了一个故事的转折冲突和跌宕。说实话我没有想到这样一次活动的影片质量会这么高。微电影我们以前都叫它短片,微电影是因为新媒体、视频网站和微博出现以后,改了一个名字叫微电影,实际上区别也不大,但是我建议除了在网站播出之外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微博播出,微博上大家互相传看是非常简单的。
记者:就微电影而言目前有没有成熟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模式呢?
贾樟柯:这个终端的途径目前大家还在探索。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公司监制和出品了20多部微电影,都是年轻导演拍的,来这边兼职做的,这些电影说实话都没有回收的要求,因为大部分投资都是从品牌过来的,都是跟品牌的结合。去年我们与苏格兰的Johnnie Walker合作做了一共12个微电影,这是12个记录片,12个人物。这12个人物有工商界的、艺术界的、公益领域的,拍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候是怎么走出来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计划呢?就是因为新短片终端的出口,特别是微博、网络、视频网站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欢,所以有一些资方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出口来推出影片,与自己的品牌结合。我们合作时就谈我们要寻找一个共同的主题,但是在影片里面不会有植入,这不是一个广告。今年年初我们有跟联想合作,也是三个年轻导演拍的,叫《爱的联想》,其内容是三个NGO组织通过网站的线下活动开展科普活动,或者关注边远山区孩子的读书跟文具以及跟社区的老人一起排话剧等。实际上这三条片子由联想出资,但是跟联想的品牌没任何关系,只是大家一起来做。很多时候我们想做的只是通过短片来向社会传达一种正能量,就像山东这次微电影展映活动,主题是“身边的精彩”,雷锋精神也好,见义勇为也好,都是来向社会弘扬一种正气的精神。
记者:微电影在创意及各方面,简练之下的东西是不是比长片来说更有挑战性?
贾樟柯:对,它挑战你的创造性,因为有很大的局限性,时长方面的局限性,在三分钟、五分钟里面怎么样传达出一个很适合的信息,怎么样很凝练地把叙事完成,这些都会培养和检验一个导演的叙事能力、概括能力。
记者:微电影比较深入人心的一个概念就是它的低门槛,类似于“草根电影”的状况,我想问一下您对这种文化现象持一种什么态度?如果作为一个很艺术的东西发展成一个很草根、很民众的,会不会降低了其艺术度?
贾樟柯:一定不会。过去我们所说它不能够草根化是有背景的。一个是中国当时的现实,中国过去比较贫穷,我们很难有机会去拍东西,以前家里有个照相机已经不得了了,比如说六七十年代,在欧美非常流行家庭电影,就是超8毫米的电影,很多导演包括像斯皮尔伯格都是拍超8毫米电影成长起来的,都是草根,从小看电影长大的,我们中国人以前没有办法享受这种影像生活。2000年以后数码产品盛行,很便宜,几千块钱可以买个摄像机,家里有个电脑就能够剪片子,这是技术提供的基础。另一个就是中国也逐渐地富裕了,很多家庭都有条件制作了,所以大家开始有了影像生活,我觉得拍个5分钟的微电影也是,包括拍的婚礼录像,拍个朋友聚会都是以前不可想象的,现在都能实现了。所以它变成了我们生活里面可以选择的一种表达方法。比如说过去我们有出版,但是在出版之外也有大量的写作,有写诗的,有写小说的,不一定能达到出版的要求,但是大家是可以通过这个来表达自我。微电影也一样,不一定微电影都有商业化的水平,可能它不被发行,也不被网站大规模的推荐,但是它是大家的一种权利,一种新的表现方法,它跟整个行业的要求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从事创作的基数扩大之后也培养了很多人的电影兴趣,提供给电影的机遇就比较多。一个是人才的机遇,肯定很多人喜欢了,他可能就进入相应的专业领域去工作了,我们也有这样的例子。另外一部分就是其他领域的,比如说投资领域的,人们对投资电影的兴趣都会提升。微电影提升的是整个领域的,包括关注度,大家重新来讨论电影、关注电影,所以它还是有好处的。对整个电影事业的发展各方面都有促进的作用。
记者:您说的这些大部分是专业人士的角度,那大多数的草根拍微电影有没有出头的可能性?
贾樟柯:我觉得其实大部分拍微电影的人分为两种,有一种微电影作者也不希望出头,就是拍着开心,就是一种表达,就好象很多人写诗并不是为了发表一样。比如说人家是一个公务员,或者说人家本职是银行的职员、老师或者是学生,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种影像的时代,是他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方法,这些作者也不一定就是想成为电影工作者,所以这一部分的人我觉得占了很大的比重。另外一部分人希望成为专业的电影影像工作者,我觉得微电影确实是已有的发现人才的一个窗口,途径之一。有时候只是通过讲话,甚至写个剧本也很难考评一个导演有没有视觉能力,有没有电影能力,但是拍一个三分钟、五分钟的才华就可以展现出来。因为我有另外一个工作就是电影监制,到现在为止我们合作的导演都是从短片开始。
记者:您对我们本次活动的这种模式有如何评价?
贾樟柯:像这样的大赛在我看来是非常好的,起码它给了更多专业以及非专业电影爱好者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这样的比赛,我们积极地去表达一个美好的主题,向社会弘扬一种向上的精神,同时再通过影片的剪辑也要拍摄技巧也好表现作者本身的才华,这样的形式值得肯定,也值得推广。我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看到更多类似形式的活动。
记者:有人说您拍的电影,不管是在最开始属于资料流传的阶段,还是到现在,您的电影好像比较具有批判性,现在好像有点儿越来越温和了,很多网友就比较关心,说这是您对现实状况的妥协吗?还是路线的改变?
贾樟柯:我觉得我没有温和,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的上一个电影是2010年的《海上传奇》,我觉得《海上传奇》是一个依托上海去面对中国人重要的历史时刻的真实记忆,整个故事是以不同的上海人讲述他们1949年的离散,另外一个重心是文革的经历。这两部分其实所涉及到的内容,所挑战的是我们已有的主流话语。我觉得不存在所谓的越来越温和的说法,而且最关键的是我觉得在中国我特别喜欢拍纪录片,其实我推出电影的周期都是两年一部,2010年推出《海上传奇》,也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其实到今年正好两年,但是因为我拍了纪录片很多人就觉得我很久没拍电影,观众有时候习惯不把纪录片当电影。但对我来说《海上传奇》是我个人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品,而且我觉得它所引起来的重新对文革的反思,还有对1949年新政权的建立带给普通人的影响,这些话题我觉得其实是有突破的,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我最近跟我同事也开玩笑,我说以后我们要不要考虑不用拍纪录片了,人家都不当我拍了电影。
记者:那回到您今年的计划,您的新长片《在清朝》有什么进展?
贾樟柯:还在缓慢的进展之中。
记者:其他的长片呢?
贾樟柯:我今年没有电影了,但是我会监制一共5个电影。今年已经拍完的有2个,8月15日第3个开拍,然后到年底再开拍1个。
记者:您再谈谈监制的经历?
贾樟柯:其实我主要精力还在创作上,就是创作得比较慢。
记者:这个是您创作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原因?
贾樟柯:就是创作的原因。
记者:就是还没有想好怎么弄?
贾樟柯:想好了,就是现在在美术的阶段,美术的阶段我们弄了快一年了,比较复杂,方案推翻再重设计,然后重新收集资料,比较慢。因为这部电影动用的资源特别多,希望能拍好。别那么匆忙、草率。
记者:很大的投资吧?1个亿?
贾樟柯:会超过1个亿。
记者:现在演员在选?
贾樟柯:演员基本上定了,但是还不能公布。呵呵。
贾樟柯挠挠鼻子,笑了。浅声细语中我们结束了此次的采访,交谈甚欢,末了很高兴地与我们每个人合影留念。山东省电影家协会的于海丰主席此行随我们一起,走出贾樟柯的工作室后感慨,说他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个样子,外形没有什么变化,待人的态度也依旧没变,平实亲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