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化育、惠民功能
齐鲁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 文化建设是“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动力、载体、内容,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思想、化育民心、造福百姓的功能,是深入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内在要求。
聚焦"乡村文明行动"
"梦金园杯"全国网络媒体山东行
系列评论之六十五: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化育、惠民功能
齐鲁网特约评论员 刘同江
文化建设是“乡村文明行动”的重要动力、载体、内容,充分发挥文化引领思想、化育民心、造福百姓的功能,是深入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内在要求。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乡村文明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而这一体系是兴国之魂,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根本,是引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旗帜。
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不是空洞的高调,而是要求“乡村文明行动”必须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我们主流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健康向上的导向。农村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思想意识是多元的,文化形态参差不齐,生活方式并不都是健康的,在这种现实下,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个乡村文明建设,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求“最大公约数”,更有必要,不可动摇。
发挥文化的化育作用。宋朝王安石曾说“教化可以美风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相对抽象的,只有以可知、可感、易懂、贴近的形式传播、熏陶,才能“春雨润物”,变成农民朋友的信仰、行为。这就离不开各种教育活动、文化活动。烟台市福山区深入开展“读唱讲做”和“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做福山好人”等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和“文明村居”“文明社区”“星级文明户” “孝德家庭”等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倡树家庭美德,积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沂水县沂水镇西朱家村为弘扬孝文化,针对老年人特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老年秧歌队、文艺宣传队。这些地方的实践,很好诠释了健康文化教育人、提高人的作用和途径。
发挥文化的惠民功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高涨,这为我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先进文化提供了契机。应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满足农民群众富而求乐、富而求文明的精神需求,这实际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济南章丘明水街道办事处柳埠镇村村建起了文化大院,全镇文化大院拥有书籍、刊物等近10万册,受益群众达5万人;淄博市周村区于2009年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活动,截至去年底,周村区累计投入90余万元,共建成14处乡村学校少年宫;烟台市福山区不断拓展基层文化活动方式,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镇街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六大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这些地方的做法,不断改善了“文化民生”,提升了农民文明素质,促进了社会和谐。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乡村文明行动”的“硬支撑”。抓住文化这个重要的着力点,乡村文明才能源头活水不断,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