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012年11月20日 10:56作者:来源:大众日报
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一个个历史“奇迹”,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高兴和自豪;展望未来,面对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创造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一个个历史“奇迹”,我们没有理由不为我们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高兴和自豪;展望未来,面对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创造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个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更是在新的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道路自信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明确概括,这一概括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本质要求,党的领导不仅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党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生命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这条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铺就了成功的轨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但如同交错反复、曲折前行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会只有坦途和顺境,还有险境和荆棘。国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的干扰,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误导,都在考验着我们党坚持和拓展中国道路的决心和勇气。凝聚共识才能不为外界所惑,形成合力才能攻坚克难。我国当前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善于在曲折斗争中坚持和拓展前进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表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我们也要看到,经过30多年的持续深化,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到了“提升期”、“转型期”。面对深化改革开放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倒退,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推向前进。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理论自信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30多年的砥砺前行,30多年的锐意进取,30多年的累累硕果,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特别丰富,思想非常深刻,是互相联系、内在统一的严密完整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继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中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构成。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10年的科学发展,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人的速度和进步。但我们党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定位,也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位的正确判断。它启示我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我国当前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进一步,事关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事关人民福祉的增加,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事关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排除各种杂音干扰,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放松,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懈怠、不折腾,通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发展,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绝不应是以牺牲多数人利益而为少数人谋利、牺牲后代人利益为当代人谋利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是硬道理"不再是对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单纯追求,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对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在保障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作为一整套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和具体层面的制度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一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人民继续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0多年以来我们所创造的辉煌成绩,10年来我们所办成的一件件大事难事喜事,都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国内问题挑战。迎接挑战、化解风险,我们既不能回到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上去,更不能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而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意味着我们可以扩大人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和方式,但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意味着我们可以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但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不动摇。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需深化改革。经过30多年的持续深化,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面对深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倒退。一定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科学把握其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现实基本国情,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
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生产力方面讲,意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生产关系方面讲,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不够成熟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还存在种种缺陷和弊端,需要不断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这个两个方面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正是基于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这个现实,我们党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认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反复强调必须排除各种杂音干扰,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放松,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还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出发,着眼破除各种妨碍社会主义生产力释放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始终强调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整体推进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把改革从“浅水区”引向“深水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证。
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从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对其发展布局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拓展的过程。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位一体”发展布局的形成,再到“五位一体”发展布局的确立,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的形成,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宏图的科学规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就需要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在经济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实施,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是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兴盛与复兴,而是中华民族规模宏大、超出寻常的全方位的复兴,既包括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丰硕,也包括政治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的充分享有,也包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中华文化昌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再是封闭状态下的自我发展、自我满足,而是建立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民族自信,这种自信,既包括拥有吸收外部世界优秀成果与借鉴外部世界成功经验的胸怀,也包括拥有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加快走出去步伐的胆识,还包括具有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参与全球化治理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既包括对社会主义运动信心的重新树立,也包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重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是仅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既包括对现有世界战略格局的大调整,也包括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建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中华民族复兴,内涵是多样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与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位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统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解问题、消除挑战,始终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理论指导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日趋多元,社会思潮复杂多变,极“左”思想与极右思想交锋激烈,国内思潮与国外思潮互动频繁,历史思潮与时代思潮相互交融,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要在各种思想诱惑和思潮诱导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必须以已经为实践所证明为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思想,不为外界所惑所扰。制度保障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护航。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加速期、矛盾凸显期,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可预见风险和不可预见风险,都可能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化解问题和风险,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作用。道路推动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航。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作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才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也是民族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复兴,我们既不能回到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上去,更不能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而必须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个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更是在新的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道路自信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明确概括,这一概括科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本质要求,党的领导不仅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党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生命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反映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的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这条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铺就了成功的轨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但如同交错反复、曲折前行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会只有坦途和顺境,还有险境和荆棘。国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的干扰,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误导,都在考验着我们党坚持和拓展中国道路的决心和勇气。凝聚共识才能不为外界所惑,形成合力才能攻坚克难。我国当前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善于在曲折斗争中坚持和拓展前进的道路。
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表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但我们也要看到,经过30多年的持续深化,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到了“提升期”、“转型期”。面对深化改革开放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倒退,一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奋力把改革推向前进。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理论自信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30多年的砥砺前行,30多年的锐意进取,30多年的累累硕果,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内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特别丰富,思想非常深刻,是互相联系、内在统一的严密完整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继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中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构成。科学发展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10年的科学发展,中国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人的速度和进步。但我们党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定位,也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位的正确判断。它启示我们,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我国当前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能否牢牢把握机遇,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进一步,事关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事关人民福祉的增加,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事关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排除各种杂音干扰,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放松,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懈怠、不折腾,通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发展,应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绝不应是以牺牲多数人利益而为少数人谋利、牺牲后代人利益为当代人谋利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是硬道理"不再是对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单纯追求,而是内在地包含着对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在保障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作为一整套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和具体层面的制度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一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和带领人民继续赢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根本保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30多年以来我们所创造的辉煌成绩,10年来我们所办成的一件件大事难事喜事,都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国内问题挑战。迎接挑战、化解风险,我们既不能回到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上去,更不能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而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这一制度,意味着我们可以扩大人民参政议政的渠道和方式,但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意味着我们可以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但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不动摇。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需深化改革。经过30多年的持续深化,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面对深化改革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不能回避,更不能倒退。一定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不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奋力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不失时机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科学把握其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
总依据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现实基本国情,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依据。
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生产力方面讲,意味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生产关系方面讲,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不够成熟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还存在种种缺陷和弊端,需要不断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这个两个方面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正是基于生产力还比较落后这个现实,我们党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认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反复强调必须排除各种杂音干扰,抓住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放松,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还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出发,着眼破除各种妨碍社会主义生产力释放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始终强调改革的重大意义,在整体推进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把改革从“浅水区”引向“深水区”,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证。
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从不断深化、不断拓展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对其发展布局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拓展的过程。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位一体”发展布局的形成,再到“五位一体”发展布局的确立,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的形成,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宏图的科学规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就需要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在经济建设方面,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扎扎实实抓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任务的贯彻实施,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人民民主,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坚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是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兴盛与复兴,而是中华民族规模宏大、超出寻常的全方位的复兴,既包括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物质丰硕,也包括政治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群众对民主权利的充分享有,也包括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中华文化昌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再是封闭状态下的自我发展、自我满足,而是建立在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基础上的民族自信,这种自信,既包括拥有吸收外部世界优秀成果与借鉴外部世界成功经验的胸怀,也包括拥有积极融入全球化浪潮、加快走出去步伐的胆识,还包括具有应对全球性问题挑战、参与全球化治理的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也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既包括对社会主义运动信心的重新树立,也包括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重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中的中华民族复兴,不是仅是中国的快速发展,也是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既包括对现有世界战略格局的大调整,也包括对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新建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中华民族复兴,内涵是多样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动与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位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统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解问题、消除挑战,始终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理论指导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日趋多元,社会思潮复杂多变,极“左”思想与极右思想交锋激烈,国内思潮与国外思潮互动频繁,历史思潮与时代思潮相互交融,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要在各种思想诱惑和思潮诱导中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必须以已经为实践所证明为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指导思想,不为外界所惑所扰。制度保障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护航。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加速期、矛盾凸显期,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可预见风险和不可预见风险,都可能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化解问题和风险,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驾护航作用。道路推动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引航。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作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才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也是民族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完全复兴,我们既不能回到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上去,更不能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而必须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