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关注:月嫂高薪让谁红了眼?
龙年吉祥,生子扎堆,各地月嫂价格也在疯涨。真正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月嫂既要能够照顾好宝宝,也要兼顾好对产妇的月子护理。” 还有一点,就是现代年轻夫妻婴儿护理知识的缺乏导致对月嫂过分依赖,盲目跟风,邻居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攀比,也造成了“生子抢月嫂”风气的盛行。
龙年吉祥,生子扎堆,各地月嫂价格也在疯涨。北京、上海收费最贵的月嫂,工资已超过1.5万元。其人力成本,远高于一个经过多年专业培训的医学博士。
最近,月嫂工资不断高涨的话题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关注,低技术含量与高收入落差,让不少网友宣称“每日在办公室绞尽脑汁、上下班挤地铁、月入几千、号称白领,不如改行抱孩子”。这以现象的背后到底反映出了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是谁推动了月嫂工资的高涨?
从市场经济规律的角度分析,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高的本质原因是市场供不应求。据了解,现在城市居民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大都懒于劳动,不愿意吃苦,对婴儿护理常识也极其匮乏。并且认为婆婆和自己的妈妈在抚育婴孩问题思想观念落伍、缺乏专业护理技术,因此希望有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既能保证母婴安全度过危险期,又不影响其他亲人的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月嫂行业便应运而生。随着龙年新生儿出生高潮的来临,市场对月嫂的需求量大增之势,尤其是在大中城市具备专业资质的月嫂更是十分抢手。雇主吴先生说,“请月嫂不仅可买个轻松,还能学到很多带宝宝的技术,值!”
另一方面,是劳务市场对月嫂缺少价格指导和宏观调控所致。月嫂的资质和技能没有权威机构进行考核认定,工资也没有任何部门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月嫂漫天开价和富豪雇主竞相拍板成交、普通雇主被迫水涨船高的无序局面,“月薪”高涨也就在所难免了。
月薪上万是泡沫还是物有所值?
月嫂无疑已成家政行业的“翘楚”。事实上,这一职业虽然入职门槛比较低,但是真正要拿到高薪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真正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月嫂既要能够照顾好宝宝,也要兼顾好对产妇的月子护理。在月子里要为婴儿测量体温;对婴儿脐带进行消毒,对尿布、毛巾、奶瓶等婴儿生活用品进行清洗消毒;留心观察宝宝是不是呛奶,能麻利地处理鼻塞,可以从哭啼中分辨是饿了、病了还是想睡觉了;会用微笑、语言和抚触,给宝宝上人生第一堂“潜能训练课”。
另一方面,必须对产妇产后抑郁进行心理疏导;观察产妇身体情况,做出营养均衡的月子餐;帮助产妇进行乳房护理,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习惯;指导新妈妈掌握抚养婴儿的技能。
可见,一个专业月嫂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要完成这些繁重的任务是脑力和体力的超常付出,另外必须有丰厚的专业知识作支撑,前期培训和学习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都不是短时间可以成就的。
但是,目前月嫂这一行业并未有国家法定的一个级别标准,市场上月嫂的技术“证件”也是五花八门,那么谁来鉴别月嫂的含金量?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月嫂培训班,一些家政公司也自行开办培训班。这类培训班一般为期半个月,有些时间甚至更短,报名参训的女性,绝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高中文化的已是凤毛麟角。曾经参加过某协会培训的张阿姨告诉记者:“所谓考试其实就是花3000元买个本本,在我看来,提高身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经验与责任感。”
近几年,不少头脑活络的人看好了“月嫂”这个市场,月嫂公司如春笋般冒出。以至于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考核规则的情况下,一些背后推手的恶意炒作将月嫂行业推上风口浪尖,加上人们对月嫂工作并不了解,导致很多人认为月嫂这一新兴行业创造了“高薪神话”,并且断言这一“天价泡沫”迟早会破灭。
谁在给月嫂涨工资?
据了解,目前月嫂与中介公司的关系是松散的,中介收费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透明收费”,中介负责把月嫂推荐出去,向雇主收取第一个月工资的20%-30%的佣金;另一种是“打闷包”,中介向东家开一个价,比如8000元/月,当月给月嫂5000元,3000元差价入中介口袋。不难看出,最希望月嫂涨薪人首先是中介。
其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类“月入过万”新闻造噱头吸引人眼球,背后推手众多,最惯常用此法的是职业培训机构炒作新职业。为了抢生意、夺市场,月嫂公司之间发起了广告战,推动广告成本增长。于是,月嫂公司纷纷抬高月嫂价格,摊薄成本。年前还是6000元的档位,年后就涨到8000元——“不涨价怎么行?如果维持原价,月嫂都会跑走。”
还有一点,就是现代年轻夫妻婴儿护理知识的缺乏导致对月嫂过分依赖,盲目跟风,邻居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的相互攀比,也造成了“生子抢月嫂”风气的盛行。
月嫂无法代替母亲
再尽心尽力的保姆都无法替代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婴儿不只有生理需求,还有心理需求。而宝宝的最高心理需求,莫过于父母之爱了,尤其是母爱。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怀抱对宝宝良好情绪与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婴儿这种被爱和安全的感觉,就是父母对婴儿进行喂养、换尿布,洗澡、玩耍等日常生活的照顾中形成的。因此在照顾孩子的工作中,月嫂只能作配角,帮助母亲完成月子期间最基本的生活护理。所以,不要过分相信广告宣传,更别盲目攀比。
何苦总盯着月嫂的荷包
本人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对于月嫂工资高涨是否符合市场发展规律无法做出判断。不管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还是反映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各有各的理,大部分人都是道听途说罢了。
事实上,在月嫂这一职业中,收入“天价”者,终究是个别现象。再者,与医学博士相比,月嫂工作的技术含量固然无法比。但“技术含量低”的工种是不是一定得比“技术含量高”的工种的收入低呢?我们常说劳动不分贵贱,分工明确各有所得,在国外,像水管工、木工和餐厅服务员这些从业者并不会比办公室工作人员薪水低,而且也一样会获得大家的尊重。付出多少薪酬完全是当事者个人抉择,取决于当事者对这个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月嫂工资是天价还是虚高,没有什么讨论的必要。
另外,政府部门的监管是需要的,但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更好地促进这个新兴行业的良性发展上,如何促进月嫂企业更好地提升月嫂的业务水平,确保月嫂个个都有一手看护的好本领。这才是关键,也是应该关注的事情,而不是仅仅看到1.5万元的“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