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看山东:省际合作,前景无限

2012-10-31 06:39:00作者: 王茂林 孟 敏 代玲玲 姜 洋 杨 凡来源:大众日报

从事过20多年经济新闻报道的杨晓宁对经济话题最为关注,所以他最先提到的是山东与山西两地的经济往来。提起山东的两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一蓝一黄”,梁锡训认为,发展“蓝色经济”,山东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省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巨大。

  □ 王茂林 孟 敏 代玲玲 姜 洋 杨 凡

  “老邻居”更要常合作

  山西日报副总编辑杨晓宁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但山东依然能唤起他深刻的地缘和心理认同:两省不仅是近邻,而且经济互补性强,往来密切。

  从事过20多年经济新闻报道的杨晓宁对经济话题最为关注,所以他最先提到的是山东与山西两地的经济往来。“在山西,山东企业在煤、铝、电等资源开发方面都形成了规模,山东也是山西资源外送的通道,而山西也为山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资源支撑,咱们两省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经济的互补性很强。”

  对于“十二五”及今后山东与山西两地会有怎样的联动发展,他认为双方在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前景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从山西吕梁到日照港的煤运大通道建成后,两省将获得共同的机遇和契机,今后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

  海南“菜篮子”取经山东

  海南日报总编辑吴清雄说,山东和海南,一北一南,但同为全国的“菜篮子”。对海南的“菜篮子”建设来说,山东“菜篮子”给了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农业产业化到设施农业,再到销售网络的构建,最后到品牌意识的树立,海南的“菜篮子”发展都是来山东寿光“取经”。

  当然,山东的品牌经济之路不仅局限于“菜篮子”,山东还是全国的“海参馆”。山东用2%的海水养殖产量,创造了30%的产值,仅养参年产值即达160亿元。一直在关注山东海参发展的吴清雄对此颇为感慨。

  他说,海南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但是海参产量却无法与山东媲美。“如何从海洋大省变成海洋强省?这一点上,海南要向山东学习。”

  应加大传统文化旅游宣传

  福建日报副总编辑饶新冬对山东,尤其是山东人并不陌生。他告诉记者,“我的同学有许多都是山东人,他们豪爽、热情,跟福建人的性格很像。”

  在肯定山东成绩的同时,饶新冬也诚挚地表示,“山东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无论是《左传》、《国语》,还是《战国策》、《诗经》,几乎有文字记载时就能见到山东的踪影。”他建议,山东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旅游的包装、宣传力度。

  饶新冬介绍说,“在传统文化旅游方面,福建湄洲岛的经验可供借鉴。福建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为了扩大湄洲岛的影响力,福建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团队,在东南亚等地区进行针对性推介,包括大量广告的投放,现在,湄洲岛妈祖庙的影响力日隆,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信众专门包机前往。”

  桂鲁合作潜力大

  广西日报副总编辑梁锡训告诉记者,过去因为缺乏内在联系,广西和山东交流合作较少,这次来山东参会,他希望可将山东好的发展经验带回广西,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报业发展等各个方面。

  提起山东的两大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一蓝一黄”,梁锡训认为,发展“蓝色经济”,山东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省区,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潜力巨大。广西也在利用北部湾区位特征,加强对海洋开发的统筹规划,但是因为两省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条件等存有差异,所以广西与山东应该加强交流合作。

  来山东为取经也为寻根

  虽然是第一次来山东,但江西日报社总编辑任辛坦言,对山东“很向往”。他了解山东的“一蓝一黄”,更被山东这个文化大省所吸引。

  虽然来自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故乡,但在游览大明湖的过程中,任辛还是收获了意外的惊喜,“看到了辛弃疾祠,原来他是山东人,其实他终老在江西,在江西的铅山县还有辛弃疾墓,这是赣鲁两地文化上的联系。”     

  而山东的文化体制改革尤其是报业改革,更是任辛此次“取经”的目标。他认为,从报业本身发展来说,确实到了一个需要扩张发展的阶段,“我看大众报业集团做得不错,除了几个地市的报纸都已经整合进来外,还扩张到有线电视、网络等方面,还有资本运作,好的经验做法和理念我们要带回去好好学习。”

  除了参加第20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之外,此次来济,任辛还有另一个私心,“相传任姓的发源地是在山东,我个人还想来寻个根,所以这次一定得来看看。”任辛说。

责任编辑:王晓亮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