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驰骋藏北高原的“笔记本书记”
西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远在阿里,苦在那曲”。对于那曲地区巴青县拉西镇党委书记阿梅来说,深呼吸后感受到的不是氧气的稀薄,而是家乡草原的芬芳。阿梅调离鲁布寺前,热泪盈眶的僧人们纷纷给她献上象征尊贵的黄色哈达。
新华网拉萨9月12日电(记者彭茜、梁书斌、黄兴)西藏民间流传着一句话“远在阿里,苦在那曲”。作为青藏高原典型的高寒牧区,那曲地区海拔均在4450米以上。这里冬日苦寒,刺骨的寒风卷着沙尘呼啸而至。即便在相对温暖的夏季,氧气含量也不到平原地区的50%。
对于那曲地区巴青县拉西镇党委书记阿梅来说,深呼吸后感受到的不是氧气的稀薄,而是家乡草原的芬芳。自出生起,33年来她从未离开这片土地。
当记者问起巴青县的情况,她从包里掏出一本笔记本,只见封面是县里的基本情况、村民矛盾纠纷、群众反映情况和驻村干部情况的目录标注。负责乡镇工作的5年间,她积累了近30本这样的工作笔记。
笔记是藏汉双语,处理完了的事务要打钩,重要事项以五星标记。从文字实录、照片,再到手绘图……阿梅的笔记本堪称“多媒体”。
打开笔记本,她如讲故事般娓娓道来发生在这片藏北高原上的点点滴滴。
“2008年5月,希望早点搞完草场承包,有的人家草场特大,有的人家却没有地盘。有些人不仅自己占地,还买了许多。”阿梅的笔记本上写道。
巴青的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放牧是这里千年延续至今的传统。由于地广人稀,巴青乡89万亩草场常年分配不均,牧民们怨声载道。自2007年担任巴青乡乡长开始,解决草场纠纷就是阿梅工作的“重头戏”。
有牧民找到阿梅抹眼泪,说自家门前的草场被人霸占,只留一条窄道行人,牛羊无草可吃;有牧民圈地甚广,威胁阿梅叫她别管闲事。
阿梅铁了心要将草场承包到户,平均分配给牧民。她拿着卷尺徒步丈量草场,走了上千公里,卷尺也用坏了10余个,家中木箱中尽是她穿坏的运动鞋。
奔波了大半年,阿梅先后调节草场纠纷19起,使牧民们按户和牲畜比例得到了草场资源。她在笔记本上打了一个大钩,然后把牧民致谢的青稞酒一饮而尽。
2009年2月的一页笔记是一张巴青乡的手绘平面图。阿梅顶着寒风爬上县城一侧的山头远眺,只见乡里矮小的房子拥挤不堪,路边的垃圾花花绿绿。她忍不了“这样乱七八糟”,一笔一画地将巴青乡的布局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从未学过城市规划的她,找来硬纸片、塑料泡沫和饮料瓶盖,开始搭造梦想中的乡镇模型:红顶白墙的建筑、宽阔整洁的街道……历时两年,规划全部完工。
“现在,我把这些纸房子都变成真房子了!”阿梅很自豪。巴青乡拓宽了道路,改善了乡镇办公环境;新建了商品房,牧民们经商致了富;实施了垃圾定点回收填埋制度,每10天集中清理一次。就连经常酒后闹事的顽劣青年,也被阿梅罚去捡垃圾,不敢再犯。
2009年4月5日,阿梅的笔记本记录了发生在巴青县鲁布寺的一次流感疫情。40多名僧人突发急病,她彻夜照看,为他们端水、喂药。
“他们非常单纯、可爱,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阿梅说。自担任驻寺干部以来,寺庙的147名僧人她都一一谈过心,帮他们解决家庭困难,教他们学汉语,还为寺庙修房架桥……而阿梅刚出生两个月的女儿却因长期呆在海拔4550米高的鲁布寺差点得重病。
阿梅调离鲁布寺前,热泪盈眶的僧人们纷纷给她献上象征尊贵的黄色哈达。
“只有与老百姓心贴心地交流,老百姓才会认可你。”阿梅说。
今年,阿梅带着大大小小的笔记本离开巴青乡,来到拉西镇。她经常把笔记本拿出来,翻阅着、回忆着,或托腮沉思或莞尔一笑。现在,她准备带着笔记本到北京参加十八大,上面写满了村民们的心声,希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出台更多帮助草场生态恢复的好政策。